APP下载

论广播新闻记者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

2016-03-02张久辉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新闻报道广播

张久辉

(秦皇岛广播电视台 电台新闻中心,河北 秦皇岛 066100)

论广播新闻记者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

张久辉

(秦皇岛广播电视台 电台新闻中心,河北 秦皇岛066100)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广播新闻记者的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广播新闻记者的主体意识,包括对具体新闻事件的独立思考、对相关社会问题的看法等。广播新闻记者要在传播新闻事件的同时,积极传播正确的价值观。我们要通过对受众群体的细化,更加科学地进行新闻内容的选择和传播,满足不同群体的新闻需求,增加广播新闻的吸引力。

广播新闻记者;主体意识;受众意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极大地促进了广播新闻的发展,同时加快了新闻传播的速度和效率,而且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和透明性也得到加强。这就要求广播新闻记者在具体的操作中,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与受众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把新闻工作做得更专业、高效,进而吸引众多的受众。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广播新闻记者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对他们的工作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信息高速传播的今天,广播新闻记者要积极转变思维,改变以前简单的新闻采写与传播方式,通过对当代新闻理论的学习,不断满足新时期全新的工作要求。具体说来,新闻记者要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和受众意识,进而全面提升自己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创作出更加优质的新闻报道,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新闻需求,从而全面提升广播新闻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推动新闻行业的健康 快速发展。

一、对广播新闻记者身份的阐述

记者是社会新闻传播的积极执行者,他们要及时采集社会上的重大新闻事件的具体信息,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报道和传播,让市民及时了解相关的新闻热点和资讯,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新闻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广大记者要牢记必须在工作中积极传达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同时努力为社会构建积极健康的价值观。一个优秀的新闻记者在完成基本工作的基础上,还要对具体的新闻事件进行独立研究和思考,进而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同时将这些意见在稿件中进行一定程度的表达。

二、广播新闻记者应具有主体意识

广播新闻记者的主体意识包含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对具体新闻事件的独立思考、对相关社会问题的看法等。广播新闻记者要在传播新闻事件的同时,积极传播正确的价值观。新时期对广播新闻记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新闻传播的效率,记者要做到“采—编—播”一体化,实现新闻传播的高效率、高成果。

(一)主体意识对新闻工作的决定性影响

广播新闻记者的主体意识决定了新闻工作的质量,这是因为在信息化的今天,要做好广播新闻记者的具体工作,除了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有具体要求以外,还要求新闻记者具有清晰敏捷的思维。一则社会新闻事件,在具有高度主体意识的记者的报道下,可以增加新闻事件的看点和吸引力,同时还可以根据新闻事件引发群众对相关社会问题的思考,提升新闻传播的影响力。

(二)主体意识对新闻深度的影响

一则新闻报道的深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闻记者的主体意识。为了全面提升新闻报道的思想性和影响力,广播新闻记者就要全面加强自身的主体意识,这样才能保证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做到客观公正。此外,新闻记者还要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和极强的责任感,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为社会传达积极健康的思想和内容。

(三)发挥广播新闻记者的主体意识和能动性

新闻记者的主体意识能促进自身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的发挥,进而为具体的新闻工作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持和动力支持,有助于新闻记者发挥自身的思辨性,并积极发掘新闻背后的内涵与主题,进而提升新闻的质量和吸引力,为广大民众带来高效的新闻体验,提升民众的满意度。对于某一个专题的新闻报道,需要广播新闻记者积极联系实际,结合人民群众的思想与需求,在遵循新闻发掘与传播的各项规律的基础上,对新闻事件进行深度报道,进而为受众提供全方位的新闻事件报道。这样做有利于提升新闻报道的质量和效果,还可以促进受众对新闻内涵的理解和深化。

三、广播新闻记者的受众意识

新闻工作的服务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因此如果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喜爱,那么新闻工作可以说是失败的。受众意识也就是根据这个客观事实而来,它要求新闻工作人员时刻牢记人民群众是服务对象,同时通过对受众群体的细化,为自己的新闻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性,从而更加科学地进行新闻内容的选择和传播,满足不同群体的新闻需求,增加广播新闻的吸引力。

(一)为受众进行服务的意识

广播新闻记者要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对人民群众的重要性,进而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受众对新闻报道的反应和意见,积极思考听众对新闻报道的要求和希望,指导广播新闻记者针对受众的具体需求来开展工作。因此,在新闻的选题、采访、编写和报道环节都要考虑到受众的需求,从受众的角度出发,为受众带来符合其需要和利益的新闻报道。比如对某些重大新闻可以采取循环播报的方式,确保每个受众都能及时掌握相关信息。

(二)在为受众服务的同时进行引导工作

广播新闻记者可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新闻需求,在为人民群众提供新闻服务的过程中要善于积极引导受众。具体说来,广播新闻记者要发挥自身作用,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促使广大受众在听取新闻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进而为社会的和谐、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有力的支持。在这个过程中,新闻记者要根据受众的知识结构和文化水平,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新闻报道,力求满足各个阶层人民的具体需要。同时还要确保广播新闻的定位,切忌为迎合观众而转变新闻工作的导向性,注意时刻保持正确的新闻工作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新闻行业的相关社会功能和作用。

广播新闻记者不仅要满足人民群众对各项社会事件和新闻的知晓权,同时还肩负着重大的社会责任,要对社会的舆论进行科学合理的引导。因此,相关的广播新闻记者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明确自己的主体意识和受众意识,进而为人民群众传达高质量的新闻。

[1] 郭晶.优秀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应具备的意识[J] . 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5(7):64.

[2] 陈潜.论广播连线报道中记者的五种意识[J].华章,2013(20):322.

G214.2

A

1674-8883(2016)17-0222-01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新闻报道广播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全新登场
新版新闻记者证式样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广播发射设备中平衡输入与不平衡输入的转换
网络在现代广播中的应用
论交警广播直播室的构建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