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道德内化缺失及对策分析

2016-03-02马军红王一茹

邢台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内化道德德育

马军红,王一茹

(邢台学院,河北邢台 054001)

大学生道德内化缺失及对策分析

马军红,王一茹

(邢台学院,河北邢台054001)

道德内化是大学生品德生成的内在机制,是完善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基础。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大学生道德内化现状不容乐观,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分析大学生道德内化缺失问题及其原因,探究增强大学生道德内化实效性的策略,坚持德育服务本质,促进道德内化实现;坚持德育回归生活,加强道德内化现实性;坚持德育方法立足实践,增强道德内化实效性,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大学生;道德内化;缺失;对策

道德内化是指个体在社会实践中,通过环境的影响和教育的引导,将社会道德转化为自身内在的行为准则和价值尺度,从而不断完善自我道德品质的过程。其实质是个体把外在的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大学生正是通过道德内化,把一定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自身品德,来实现道德人格塑造和道德境界的提升。可以说,道德内化是大学生品德生成的内在机制,是完善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基础。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大学生道德内化的现状却不容乐观,各种各样的问题相继暴露,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深入分析大学生道德内化缺失的主要问题及其根源,探究增强大学生道德内化实效性的策略,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大学生道德内化缺失的主要表现

大学生对一定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化是加强道德修养,实现自身道德品质提升的关键。但在实际生活中,大学生却出现了对社会道德规范的“知而不信”、“知而无情”、“错知而信”现象,妨碍了大学生自身道德品格的健康发展。

1.大学生道德认同缺失,知而不信

道德的形成首先是从道德认知开始的。道德认知是大学生对有关道德信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大学生对所处的道德关系及其规范要求等认知客体的直接印象和感受,是大学生道德内化的基础和前提。但是,大学生获得了对社会道德规范及要求的认知,却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够相信和认同这些道德要求,“知而不信”现象在高校大学生中屡见不鲜。具体表现为:一是道德内化止于道德认知。大学生对社会道德规范在认知上是比较清楚的,但一旦涉及到自身具体行为时,行动的最终结果却往往背离已有的道德认知,这表明学生对道德知识仅仅是达到了“认知”目的,而根本就没有吸收内化为自己心目中高尚的道德法则。二是道德认同与道德认知偏离。一些大学生把德育当成一门专业课程进行学习,只注重对道德知识的学习,忽视对道德知识的理解和认同,对道德规范只认知,但不赞同、不认可,致使道德认同与道德认知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偏离,知而不信。三是道德信仰迷失。“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随着社会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需求越来越成为人们占主导地位的需要,每个人都应以坚定的信仰指导自己人生目标的实现。但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许多大学生却面临着道德信仰模糊,信仰不坚定、不确切,不知道自己在信什么,该信什么等道德信仰迷失的危机。

2.大学生道德情感缺失,知而无情

现实生活中出现了部分大学生对社会道德规范熟视无睹、置若罔闻,对一些道德问题无动于衷、视而不见的知而无情现象。这种对社会道德漠不关心、知而无情的麻木心理状态和表现,也是当今社会道德状况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知而无情在道德实践中具体表现为道德情感冷漠。所谓道德情感冷漠,“是指一种社会人际道德关系的隔膜和孤独化,以及由此引起的道德行为方式的相互冷淡、互不关心,乃至相互排斥和否定。”[1]道德情感冷漠是一种缺乏善心、丧失同情心和逃避道德责任的表现,是对社会道德规范的情感缺失引起的。道德情感冷漠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一方面表现为,对处于困境中的人、对违背道德的事情的冷漠无情。另一方面,被救助者对救助者的冷漠,是道德情感冷漠更为知而无情的又一具体表现。如,湖北5名贫困大学生因受到资助不知感恩而被资助人取消了资助资格。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历经十年寒窗步入象牙塔的大学生来说,对此不乏丰富的道德认知,可“有知”并不一定“有情”。一些接受了资助却对资助人的帮助漠然视之的大学生,就是有知无情、知而无情。受助人的冷漠无情会使资助者感到寒心,以至于包括资助者在内的更多的人都可能会成为冷漠的看客,直接削弱了履行道德责任的可能性。道德情感冷漠的结果会使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越来越低,进而导致利己主义思想的泛滥,给大学生的成长造成极大的危害。

3.大学生诚信缺失,错知而信

错知而信是指明明知道有些认识、观点和做法是错误的,却依然照信不误、知错而行。在经济飞速发展、生活日益富裕的今天,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有所抬头,少数人思想混乱,道德缺失,价值标准多元化,是非、善恶、美丑观念混淆。原是一方净土的校园也难逃不正之风的冲击,本应是学富五车的大学生们深恶痛绝、断然拒斥的事情,如今却成为屡屡发生的现象。一些大学生认为考试作弊没什么大不了,课程开设多、学习任务繁重,考试作弊也是可以理解的;在学校中拖欠学费、违约助学贷款,在就业中提供虚假求职履历等现象在大学生中也不乏其人。诚信对大学生来说,是一种安身立命的资本,是能够成功步入社会的“通行证”。诚信理应是大学生基本的道德素质要求,可是被视为天之骄子的大学生却出现了严重的诚信缺失行为。就业时伪造荣誉证书、提供虚假履历信息等的诚信缺失现象是许多高校毕业生都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大学生错知而信的现实表现,也是高校大学生道德信仰缺失问题比较突出和集中的反映。大学生自身对一些行为、规则等的错知而信,会导致他们对一些不道德的社会规范的内化,危害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大学生道德内化缺失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道德内化的缺失使其道德素质发展陷入步履维艰的困境之中。分析大学生道德内化缺失的主要原因,是探寻大学生道德内化有效路径的根本所在。

1.社会环境变化对大学生道德内化的消极影响

我国正处于全球化、多元化、网络化和社会巨大转型的特殊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的运行态势。然而,经济水平的提高与精神境界的提升并不一定是同步的,物质的丰富与技术的进步有时还会以伦理价值与道德文化的迷失为代价。首先,全球化与多元化冲击大学生的道德内化。当今社会全球化发展的客观必然趋势,冲击着学生对我国多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一些世代相传的优良道德准则不能够被学生继承和内化,社会主流意识存在着被削弱的危险。而西方的暴力、吸毒、享乐等腐朽的文化垃圾和堕落的生活方式,无一不严重冲击着他们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加大了大学生对主流社会道德内化的难度。其次,市场经济重利性制约大学生的道德内化。在社会客观现实环境中,不少学生错误地把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利润、交换原则运用在情感和道德上,把名誉地位当作人生幸福的标准,把及时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最大目标,大学生对物质生活过分关注而精神生活却出现庸俗化倾向。第三,网络信息泛滥阻碍大学生的道德内化。互联网使信息的来源、传播途径及内容多种多样,使得直接找出问题的具体答案或者仅用一种标准去判断事情的是非几乎成为不可能。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造成学生的道德困惑和道德冲突,导致学生道德内化的混乱,为学生优良品德的塑造制造了障碍。

2.学校教育的偏差对大学生道德内化的负面作用

大学是培养高等人才的主阵地,高校教育一直都在提倡全面均衡发展的理念,既关注学生智育的发展,也非常重视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德育是影响学生道德发展的主导因素,在国家和学校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内化实效性不高的问题依然存在。首先,教育功利性导致对学生道德内化理念出现偏差。“近一个多世纪以来的教育,它的主要宗旨只是教人去追逐、适应,去认识、掌握、发展这个外部物质世界,着力于教会人的是‘何以为生’的知识与本领。”[2]教育使人掌握和提高了驾驭物质世界的知识和能力,人类也把教育视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正是在教育发挥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中也恰恰暴露出其缺失所在——当代教育放弃了“为何而生”的本真教育意义,沾染了过于实用、功利的色彩,不利于学生的道德内化发展。其次,学校德育管理不合理制约学生道德内化。“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国家的教育方针把德育放在素质教育的首要地位,可以看出对德育的重视。可是目前一些学校的德育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状况。特别是一些职业院校,更是只顾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忽视学生如何做人的道德内化问题,没有把学生的道德内化做到实处,内化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3.大学生自身素养对道德内化的消解削弱

学生是道德内化的主体,当学生自身对道德教育产生不正确的思想认识时,势必影响学生对德育内容的领会和接受,从而消解削弱道德内化的效果。目前大学生自身存在的影响道德内化的主要问题有:首先,轻视品德素养削弱道德内化。大学生一般情况下不会在德育课程学习上付出精力与心血,基本上本着能够达到老师的考试标准就可以;大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德育活动也只是为了完成学习任务,获得优秀的品德鉴定评语而已。大学生自身对德育不重视的错误思想认识,降低了道德学习的欲望,严重影响着道德内化的效果。其次,消极逆反心理阻碍道德内化。高校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8岁至23岁左右,此阶段大学生的思想情绪起伏波动较大、心理矛盾冲突变化频繁,是消极逆反心理比较突出的年龄阶段。如果教育者一味强调对学生进行道德的外部灌输,不注意关注学生的主观心理感受,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或排斥的消极逆反心理,对道德教育不听、不信、不认同,对宣传的先进道德榜样典型不屑一顾,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学生强烈的消极逆反心理造成思想认识不易交流,道德情感不能沟通,道德内化自然不能产生应有的效力。因此,要认真分析学生消极逆反心理产生的特点,找到可行的疏导方法,切实增强道德内化的实效性。

三、增强大学生道德内化实效性的对策分析

积极探寻高校德育推动大学生道德内化的实施策略,促使大学生有效进行道德内化,正确引导大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和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保证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1.坚持德育服务本质,促进道德内化实现

服务是指以自己的劳动尽量去满足他人、社会的需要。学校教育服务就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为了更好地实现教育目标,尊重和满足学生教育需求的一种新的思维模式,是对“传道、授业、解惑”的新思考。学校树立教育服务意识,对德育满足学生的道德需求,在立足服务过程中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实现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人们对教育属性及其本质认识的深化,教育为人类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愈来愈被人们所认可。“教育服务”理念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教育共识。学校确立和增强德育服务意识,尽可能向学生提供高质量、高标准的“德育服务”,从而最大可能满足学生的道德需求,尽力帮助学生进行道德内化,促进学生道德素质的完善与发展。而且,坚持高校德育服务于学生本质,让学生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使道德内化真正成为学生本身自觉自愿的内化,这样的道德内化才能达到学生的认同和信奉,才能真正地达到道德自律的目的。所以,高校德育就要在服务过程中注意运用能够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方法,如道德体验、道德探究等等。因为学生通过体验、探究得出的结论,自然有着深切的感受、深厚的情感和深信的认知,学生会认为是正确的,就会主动认同内化,就容易形成坚定的道德信仰,从而激发学生的道德责任感,使学生的道德品质在实践中升华和发展,真正结出道德之果。

2.坚持德育回归生活,加强道德内化现实性

道德内化与生活有着内在天然的联系。一方面,大学生的道德内化不能是独立于其生活之外的所谓纯道德的生活,道德总是要寓于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道德内化必须回归学生熟悉的生活,学生才能感觉到是真实有效的,才愿意接受和内化来自于生活的道德内容,也使道德内化具有了生活的意义。另一方面,生活本身具有内化道德的价值。“孟母三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例证,就充分说明了环境对人发展的重要影响。生活作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使人发生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恰是道德内化功能发挥的体现。而且,这种道德内化影响是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深刻地进行着,由此,生活具有深刻地内化道德的价值。所以,道德内化必须深入到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把学生生活作为道德内化的根源和基础。这些源于学生自己生活和自己亲身感受的道德内容,学生才觉得真实、有效,能够帮助他们切实解决道德问题,教会他们学会生存并过上真正的道德生活。这样的道德内化可接受性才强,道德也因此而变得“有效”。道德内化回归生活、在生活中进行,要求内容上联系生活、体现生活性,方法上贴近生活、注重体验和实践。贴近生活,能够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的内化方法,就很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积极主动地接受道德内容,将会使道德内化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坚持德育方法立足实践,增强道德内化实效性

正确选择和运用科学的德育方法,是增强大学生道德内化实效、实现道德内化目的的关键。传统的德育往往采取“你讲我听、你打我通”的强制学生接收的单向灌输方法,很难准确把握学生的真实心理反应,学生往往是口服心不服。因此,要提高道德内化效果,就要结合学生思想特点和品德发展规律,改进和创新高校德育方法。学生的道德内化及德性的养成离不开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的实践性方法有助于学生道德内化。德育中的“实践”是指“在学校德育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自身道德需要的推动下自主参与,以自我道德意识作为调控机制,能动地、现实地与道德客体发生相互作用而实现双向对象化,以促进个体道德整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3]立足于实践的德育方法应符合以下要求:第一,要把学生作为道德实践的主体。学生主动参与并成为实践主体的道德实践才是有效的道德实践。学生能够通过亲身的合作、交往、体验、志愿服务等,提高道德认识,生成道德情感,有助于学生道德内化的实现。第二,要坚持道德实践的常态化。有效的道德实践具有连续性和全面性,应是常态化的道德实践。学生的道德内化是在经常性的、各种场合的道德实践活动中完成的,因此,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空引导学生开展学校、家庭、社会的道德实践,保持道德实践的“全时性”和“全域性”。第三,要保持道德实践的深度性。形式化、表面化、机械化的实践对学生来说犹如昙花一现,不能使学生领会实践活动的道德意义。因此,道德实践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所要实践的道德规范的意义、价值,对道德实践的过程、结果进行体悟与反思,提高对道德实践意义的认识,在实践中体验道德、感悟道德、内化道德。

[1]万俊人.再说“道德冷漠”[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86-87.

[2]鲁洁.道德教育的当代论域[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14.

[3]范树成.实践德育论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7):56.

G641

A

1672-4658(2016)01-0174-04

2015-12-10

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学生道德内化缺失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HB15MK021

马军红(1973-),女,河北清河县人,博士,邢台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内化道德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激活中队活力,内化少先队员组织归属感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思辨:儿童哲学促学生道德内化的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