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酵于知乎的争议性事件演变逻辑

2016-03-02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争议性魏则西传播者

姚 瑶

(南京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发酵于知乎的争议性事件演变逻辑

姚瑶

(南京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江苏 南京210000)

2016年5月初,雷洋事件和魏则西事件引起了全国关注和广泛讨论。这两起事件都发轫于知乎社区平台,经传播过程中特定因素的催化,最终持续发酵为全社会关注的公共议题。本文试图从传播学角度探析争议性事件在新兴的话语空间——知乎社区平台的演变逻辑,即个人遭遇何以成为舆论热点?从人和工具两个层面细分传播活动,分别得到传播者、接受者、知乎社区平台、信息内容这四个维度,以此为切入点对两起事件进行个案分析,探讨众多类似事件中的传播学规律。

争议性事件;知乎;舆论;生成演变

一、问题提出

2016年5月初,有两起争议性事件引起了全国关注和广泛讨论,分别是雷洋事件和魏则西事件。这两起事件最显著的共性特征是都发轫于知乎社区平台,且经过传播过程中特定因素的催化,最终持续发酵为全社会关注的公共议题。本文试图从传播学角度探析争议性事件在新兴的话语空间——知乎社区平台的演变逻辑,即个人遭遇何以成为舆论热点?

从人和工具两个层面细分传播活动,分别得到传播者、接受者、知乎社区平台、信息内容这四个维度。具体到雷洋、魏则西事件中,传播活动中“人”的角色就是一个信息内容最初的发布者、少数几个设置议程的意见领袖、产生观点认同的大多数共鸣者,而传播活动中的“工具”则是知乎平台以及在知乎平台上传播的文本信息。从这四个维度思考整个传播活动,可以得到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这些事件首先在知乎上得到极大关注?在知乎社区内的传播中,有哪些可具化的因素催化事件持续发酵?在知乎被关注后,是如何扩散到整个互联网上得到更多关注,最终成为社会性公共议题?本文以雷洋、魏则西个案为例,分析并回答以上问题,探讨众多类似事件中的传播学规律,以期为引导良性舆论互动环境的形成提供可行的实践路径。

二、积极的传播者:个人身份建构的意见领袖

两起事件中信息源的传播者都有明显的个人身份特征。知乎大V“山羊月”与雷洋是人大同学,目前是博士生,是知乎的资深用户。用他自己的话说,“我愿意用我在知乎730多天298个答案十万个赞同积累下的这一点真诚,换大家一次信任,还雷洋一个公道,好吗?”表述中对自己获得赞同数、回答问题数的列举直接反映出知乎社区意见领袖的形成机制,即积极主动的参与问答和高质量内容获得他人赞同,成为判定知乎意见领袖的关键因素,拥有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或独特的个人经验是成为意见领袖的必要条件,而用户积极主动、严谨负责的社区参与行为才是决定因素。山羊月利用账号的影响力积极主动地发文求助,是意见领袖充分利用自身话语权使个人关注的议题进入大众视野,引发更多用户的关注和思考。魏则西事件的第一级传播者是本人。用户头像旁的标签栏上,“二十一岁”“滑膜肉瘤转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生”“计算机专业”几个关键词直接对应用户在现实社会中的身份定位。他在知乎回答中明确地将矛头直指百度及其医学信息的竞价排名机制,成为社区观点的提供者,以当事人身份对个人遭遇的陈述也更具有说服性和可信度。由魏则西设置的议程——“百度作恶”,引导了初期舆论的整体走向,对“百度是否是恶源”的争论也贯穿整个事件的争议性讨论之中。

三、特定的信息内容:传播扩散的决定性因素

(一)标签引起有效关注

雷洋事件中醒目的“人大”“硕士”“人父”标签成功引起网民的有效关注。“人大”是中国顶尖名校,“硕士”则构建了精英知识分子形象,“人父”有温情色彩。根据知乎的话题关注机制来看,“人大”“硕士”标签的关注者大多是知识精英,以大学教师、研究生、大学生群体为主,这类群体的传播能力相对普通草根用户较强,更具有公共知识分子情怀。通过他们的二次传播,事件进而得到更多普通用户的关注,最后必然进入各大主流媒体的视阈。“二十一岁”“大学生”“滑膜肉瘤转移”三个标签简单明确地构建出魏则西“青年大学生身患绝症”的符号形象,受众信息解码时感知到话语暗含的“悲剧”意义,随之产生“同情”的主观感受。由此,标签的明确指向性迅速引起受众群体的有效关注,孤立的单个词语被意义再赋予形成立体的信息内容,信息内容与受众心理契合使传播活动进入预期轨迹。

(二)故事情节般的个人遭遇引起受众兴趣

雷洋事件的主线可概括为,人大硕士毕业生雷洋被警方怀疑嫖娼,抓捕过程中发生肢体冲突,送医就诊后死亡。而事发当天是他与妻子的结婚纪念日,当晚外出是去机场接亲属。纵观整起事件,关键信息之间有多处逻辑矛盾的地方。“嫖娼”“拒捕”“死亡”使事件情节突出,“结婚纪念日”“外出接亲属”的附加信息让事件逻辑矛盾,而警方回应雷洋死因声称“雷洋确实嫖娼”的答非所问把事件推向高潮,刺激了大众对雷洋真正死因的追问。而魏则西从发现病情,辗转治疗——无药可治,被医生判“死刑”——百度发现治疗可能,重燃希望——四处借钱做治疗——治疗无效病情加重,揭穿骗局——肿瘤扩散,命不久矣。事件悲剧性色彩浓厚,个人遭遇波折起伏,最大限度地引起了大众的同情心理。综上,由于事件情节曲折,调动起了大众的接收兴趣,而大众对事件普遍持有的同情心理实际完成了传播活动中受众与内容的隐性情感互动,对事件的热议和持续关注则是对当事人的情感支持。

(三)明确的权益诉求聚合起群体认同感

魏则西事件中,主体魏则西的身体和经济利益受到双重侵害,他所代表的弱者病患身份定义有普遍适用性: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被侵害的,这又激发起大众对自我身份的建构,即弱势群体的认同感。而雷洋事件中,尽管传播者与当事人利益无直接联系,但传播者“山羊月”通过表达策略成功建立起一个对抗关系,即公权力与公民之间的冲突和抵抗。大众强烈质疑警方执法是否得当,与警方的冲突中受损的公民权利更是成了事件的核心议题,事件的实质就是四、作为传播介质的知乎社区

公众对公权力压制公民权利的想象与判断引起的舆论对抗。也就是说,权益受损者和侵权责任方主体明确,利益诉求被完整表达。于是在与普通大众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前提下,文本内容引发的以情感为基础的“共意动员”就成为参与扩大的保障。“医”“警”与“民”的对抗关系构建了一个可供讨论的舆论空间,网民在对抗关系视角下对事件的解读与意义建构符合当下社会大众的共同想象与判断,引发“情感共鸣”与“观点共振”。[1]

首先,知乎是社会化问答网站,知识分享是其主要特征。共享的类型主要表现为:成员之间就某一问题分享自己的知识,其余成员在浏览的同时继续加以补充,和他人进行评论互动,或转移到私信一对一互动。成员在社群活动中自发地交换意见和观念,分享外部的新知识,内隐知识的传递就在这个知识共享型虚拟社区内产生。概括起来,就是知乎既有知识分享的功能,又有社交媒介的功能。而分享行为又不囿于纯粹知识的分享,个人经验和经历、个人感悟和思考作为隐性知识传播成为一种知识分享模式在知乎广泛运用,如语料“……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就是典型的隐性知识传播。借助社交媒介功能,隐性知识能在社区内以人际传播的方式迅速传播。

其次,知乎相较于其他网络社区有一定的封闭性。以微博为例,如果将魏则西事件与雷洋事件平移到微博上,是否同样会发酵成舆论热点呢?笔者认为,由于知乎特殊的关注机制和内容设置,在其他平台未必能得到相同效果。知乎在内容上的整体布局是“父话题——子话题——具体回答”的树形结构,后一部分总是在前一部分的基础上繁衍出来。级数增加使知乎能从整体布局上涵括各个方面的内容,通过话题框架的预设引导用户生产内容,用户则可选择感兴趣的议题关注。这一封闭性特点促成了传播的精准定位,也造成了不同父话题之间的割裂,用户刷新到的问答均来自事先设置的关注领域,不同兴趣爱好的用户间难以融通。可见,知乎社区实际上是这两起争议性事件发酵的工具性因素,它的平台模式和社区架构是技术性的催化剂。

五、结语

本文通过对两起争议性事件的传播学分析,概括出它们的共性特征,最终分析出这类争议性事件从发轫到发酵的基本逻辑:最先由意见领袖以个人观点和思想编码原始信息,形成具有传播力的有效信息——意见领袖积极传播有效信息——有效信息在知乎介质进行二级传播——大众解码信息获得群体性认同感——大众加入社区讨论催化热点的形成——冲破知乎社区壁垒发散到其他媒介场域中——成为社会性公共议题。抽离具象的事件讨论转向宏观思考,其背后也有可循的社会逻辑。正处于转型阶段的社会矛盾突出,对“官富警医学”的普遍仇视构成社会阶层间的对抗关系,非理性的舆论声讨和情绪发泄超过了对事实真相的 追求。而社会公共讨论需要一个良性的互动氛围,如何形成一个良性的互动氛围还需要更多学者进行跨学科的讨论。

[1] 高恩新.互联网公共事件的议题建构与共意动员——以几起网络事件为例[J].公共管理学报,2009,6(4):102.

G206

A

1674-8883(2016)17-0066-01

姚瑶(1992—),女,安徽芜湖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闻学。

猜你喜欢

争议性魏则西传播者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休闲运动的争议性反思:从时间到生活方式
争议性的产生
让我们都成为直销正能量的传播者
魏则西之死
魏则西事件:科室承包监管再规范
网络舆情传播的层级演化——以魏则西事件为例
陕西魏则西事件震撼全国
道格?里曼的“个性化”电影
争议性材料在历史课堂中的使用——以抗日战争的教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