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守儿童形象建构的媒介责任探析

2016-03-02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负面关怀媒介

陈 童

(湖南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8)

留守儿童形象建构的媒介责任探析

陈 童

(湖南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8)

留守儿童形象建构的三种常见类型,即学习优异、品德优良的正面形象,叛逆儿童、校园暴力施虐者的问题形象,遭受性侵、无辜被拐卖、在公益中被帮扶的弱势形象。媒介在建构留守儿童形象时出现三方面的问题:一是追求真实,撕裂痛苦;二是标榜中立,缺乏关怀;三是服从客观,漠视隐私等。媒介建构留守儿童形象时应该秉承的责任:优化正面报道效果,发挥媒介教育引导功能;淡化“问题儿童”命题,置入人文关怀;打破形象建构的模式化,推动社会重构。

留守儿童;媒介形象建构;媒介责任

“留守儿童”概念来源于父母外出务工,而把自己的子女留在家里,独自一人生活或由祖父母单独照料,抑或是在亲朋好友家寄养。随着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的激增,留守儿童不断进入受众的视线。对于留守儿童形象的建构,媒体大都倾向于“问题儿童”命题式的负面形象。

一、留守儿童形象建构的状况梳理

(一)媒体对留守儿童形象建构的特点和规律

笔者研究新闻报道中的留守儿童形象建构发现,媒体报道这一群体时呈现出的特征化趋势有:一是以前对于留守儿童的报道,倾向性建构的背景是留守儿童父母单纯地外出务工,改善生计;二是现今的留守儿童,诞生于“单亲”家庭的数量在增长。研究发现,大部分留守儿童都是单亲家庭,亲情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在媒介形象中的呈现,更多是一种负面的问题命题。

第一,主流媒体倾向性建构留守儿童的问题命题式形象。主流媒体对于留守儿童形象的建构存在严重的刻板印象。在留守儿童议程设置中,《光明日报》与《中国青年报》主要以留守儿童的性格、心理的怪异、教育问题等形象再现,突出留守儿童情感缺失及被社会关爱的“沐恩幸福”形象。[1]《人民日报》则多以需要关爱的弱势群体与需要教育与管理的“问题儿童”为主,辅之以善良纯真、勤劳懂事、孝顺积极、励志向上的“好儿童”的正面形象。[2]“留守儿童”形象趋于群体化、类型化,模糊个体性,即“沐恩的幸福群体”形象、“留守的问题儿童”形象、“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形象。中央电视台则从留守儿童的“情感孤独儿”形象出发,以留守心声表达自我孤独,以社会关爱显露社会孤独,并认为电视新闻报道存在数量失衡和以“刻板成见”“过度煽情”为主的偏颇问题。[3]从家庭生活状况分析发现,家庭缺失的情况较为严重,生活上的“单亲家庭”比例高于隔代抚养,家庭中的角色缺失,刻画了留守儿童缺失关爱的形象。[4]把“留守儿童”等同于“问题儿童”是一种污名化倾向,留守儿童对于污名化会产生默认模式,认同媒介所建构出的形象。

第二,地方媒体倾向性建构留守儿童的“负面”形象。地方媒体倾向于从问题命题式来建构留守儿童的负面形象。《羊城晚报》和《重庆商报》两份报纸所刻画的是被动的留守儿童形象。[5]笔者分析媒体报道留守儿童时运用的词汇与呈现的文字和配图,整理并归纳出留守儿童的媒介形象特征,主要包括需要关爱的弱势群体形象,需要关注的“问题儿童”形象,勤劳善良、懂事乐观的“好儿童”形象。[6]《南方周末》以留守儿童个体化或群体化的生活境况,真实再现立体化的形象,不是就某一个留守儿童的“单个问题”命题式而展开,再现了留守儿童的负面形象。媒介所刻画的形象大都是负面的,无助、缺爱、贫穷、伤心、孤寂、脆弱、肮脏。

(二)留守儿童形象建构的三种常见类型

媒体对于留守儿童形象的建构总是趋于一种“固化”边缘群体的整体形象。一是留守儿童的正面形象表现为孝顺懂事及品德优良的形象,知识改变命运及学习优异的形象,天真活泼、追寻理想的形象。二是客观中立的报道建构了留守儿童“沐恩幸福”的被关爱的形象,新闻报道中的主角是党政机关及社会相关组织,留守儿童只是新闻中的附属品。问题式的议程设置下,呈现出的是边缘化群体的“弱者”形象,倾向于遭受性侵、无辜被拐卖、在公益中被帮扶的弱势形象。三是留守儿童建构的负面形象。从自身角度,如留守儿童的外表形象——外貌特征、身型、穿着、神态等方面建构出负面化;从心理行为角度即叛逆儿童、校园暴力施虐者的问题形象。

二、媒体建构留守儿童形象存在的问题

媒介在建构留守儿童形象时,出现三方面问题:一是追求真实,撕裂痛苦。媒体秉承了真实报道新闻的原则,但在客观上造成了无情撕裂留守儿童痛苦伤疤的事实,展现了残酷血腥的社会现实。例如,《“留守儿童”遭摧残 13岁女孩做妈妈》的新闻报道,虽然真实地报道了事情,可是却揭开了花季少女无知所烙下的伤疤。二是标榜中立,缺乏关怀。客观中立是新闻专业主义对新闻工作者的要求,媒体常常采用冷静客观的笔触报道留守儿童新闻事件,刻画留守儿童形象,缺少人文关怀。例如,《留守女童伴祖母遗体7天追踪:该县留守儿童占3成》,此新闻虽然中立地报道了事件,但是应有的人文关怀却没有,媒介只是客观中立地呈现事实,对于一个2岁的女孩和已逝的奶奶跟踪后续报道,突显“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的悲剧事情,背后却看不到媒体的人文关怀。三是服从客观,漠视隐私等问题。《湖南三名未成年人劫杀小学老师》事件中,虽然媒体客观地报道了新闻事件,但是后来陆续对这三名儿童进行了隐私的揭露,还深入挖掘出了儿童家长的背景、工作、生活环境、受教育状态等。还有公益报道中,作为公益帮扶对象的留守儿童,他们的姓名和影像常常不加遮掩地出现在公众视线,他们的尊严成为树立公益组织品牌的垫脚石。

三、从伦理视角探析新闻媒介建构留守儿童形象时应该秉承的责任

留守儿童是成长中的孩子,媒体一般通过议程设置有选择地进行报道,从而突出某一个视角,让受众产生共鸣或同情。然而,其对留守儿童的伤害却酿成了恶性循环的后果。笔者对上面留守儿童形象建构的类型及建构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新闻媒介建构留守儿童形象时应该秉承的责任。一是媒体应该优化正面报道效果,发挥媒介教育引导功能。新闻工作者不应只从新闻专业主义的角度把问题四、结语

陈述清楚后就丢向社会,虽然真实、客观地报道了事实,可是媒体有强大的舆论引导作用,而媒体报道现存的大部分是负面或者揭示阴暗面。成长期的儿童具有强烈地趋同心理,这样媒体报道不是在强化负面的行为,滋生恶性循环吗?媒体应该发挥教育引导的功能,相应地提供安全教育和生命教育,以身作则,承担起社会责任。二是要淡化“问题儿童”命题,置入人文关怀。媒体不是冷冰冰的话语机器,而应当在传递资讯的时候表现一种关怀的姿态,不能让留守儿童成为媒体的“缺失者”和“失语者”,也不能只流于表面的关怀。与此同时,媒介不能报道单个留守儿童,以偏概全,将其视为留守儿童的群体形象,从而使受众对留守儿童产生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三是媒体要打破形象建构的模式化,推动社会重构。媒体对于留守儿童倾向性建构出问题命题式,再现出留守儿童的负面形象,对于受众的解读难免产生一种刻板印象的译码。媒体不仅是社会的记录者,也是问题的传输者。媒体不应只是流于表面地揭露留守儿童的窘境和面临的困难,在希求社会能更多地关注这一弱势群体的时候,媒体也应该努力化解这一社会危机,整合社会力量,秉承正义主义,更好地推动留守儿童工作的进程,有利于社会的发展进步。

媒体对于留守儿童的形象倾向于负面形象建构,但是从中立客观的角度报道的比较多。对于成长期的儿童,媒介应该秉承高度的责任感,传播留守儿童的新闻事实,在讲好留守儿童故事的时候,不能撕裂留守儿童的伤疤,给留守儿童造成身体和心理的影响。媒体具有涵化作用,不能给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的生活造成 恶性循环,造成恶性的舆论传播。

[1] 肖利珍.《光明日报》与《中国青年报》留守儿童报道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1:26-27.

[2] 曹钦.留守儿童的媒介形象分析——以《中国青年报》为例[J].东南传播,2013(01):105-108.

[3] 郜琪.论电视媒介的农村留守现象报道[D].吉林大学,2014:22-24.

[4] 戴军.教育理论研究的后现代思维倾向[D].东北师范大学,2009:88-92.

[5] 操圣宁.关于报纸媒体对留守儿童模式化报道的探究——以《羊城晚报》和《重庆商报》的报道为例[J] .新闻知识,2011(11):24-26.

[6] 杨兰军.“留守儿童”形象的媒介呈现研究——以《华西都市报》和《大河报》为样本的分析[D].吉林:吉林大学,2015:14-23.

G206

A

1674-8883(2016)17-0065-01

猜你喜欢

负面关怀媒介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建议在直销业推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
书,最优雅的媒介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远离负面情绪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