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对“课堂提问”的思考

2016-03-02刘靖波

关键词:课堂提问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刘靖波

(吉林省四平市第十二中学校 吉林四平 136001)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对“课堂提问”的思考

刘靖波

(吉林省四平市第十二中学校 吉林四平 136001)

摘 要: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实现师生互动,让教师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策略,也能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精心设计问题,抓住时机,巧妙提问,为实现高效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关键词:初中物理 课堂教学 课堂提问

一、精心设计问题,化难为易

物理学教学内容丰富多彩,课堂复杂多变,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深入钻研、剖析教材内容,把握教材重点、难点,仔细研究学生情况,根据学生知识水平和心理特点,找准启发学生思维的兴趣点精心设计问题,问题的设计要围绕教学目标,符合学生实际,围绕教学重点难点。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认真钻研教学目标和教材,挖掘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根据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多种水平的问题。首先,设计的问题难易要适当,问题过难,会使学生丧失回答问题的信心;问题过易,则不利于学生能力发展。问题的难易程度应以多数学生经过思考后能正确答出为宜。其次,课堂提问应尽量形成系列,环环紧扣教学内容。

问题要表述具体、清楚,切忌问题太大、表述不清、模棱两可,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可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化难为易,在解决每一个小问题的基础上,深入问题实质。如学习“机械效率”一节时,学生对“有用功”、“额外功”很难理解,于是我设计并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用桶从井中提水时,你的目的是提水还是提桶?学生回答:当然是提水了。我又问:这个过程中,提水时必须和什么一起提上来?学生回答:连带桶一起提上来。我又问:提水做的功和提桶做的功,哪个是为达到目的必须做的有用功?学生回答:提水做的功是有用功。我又问:哪个是没必要做的但又不得不做的额外功?学生回答:提桶做的是额外功。我又问:如果桶掉在井里了,你现在要把桶捞上来,怎么办?捞桶时会不会连水也提上来?学生想了一下回答:捞桶时会连水提上来。我又问:这时你的目的是提水还是捞桶?学生回答:当然是捞桶了。我又问:提水做的功和提桶做的功,哪个是为达到目的必须做的有用功?学生回答:提桶做的功是有用功。我又问:哪个是没必要做的但又不得不做的额外功?学生回答:提水做的是额外功。到这时学生明白了,在实际情况中,表面上看是做同一件事情,但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分清哪个是为达到目的必须做的有用功,哪个是没必要做的但又不得不做的额外功。这样,既联系生活实际又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劳动取得成果,才会感到由衷的喜悦,才能进一步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优化课堂教学环节,精心安排教学过程

精心安排教学环节,教师必须从特定的教学目标出发,根据现有的教学条件,选择并在教学中实施最能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方案,从而最大限度的改善课堂教学。同时要优化物理课堂教学的两大重要环节。

首先,必须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方法,尽量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多利用学生熟悉的内容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假设和猜想,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来进行验证,对实验结论进行归纳。最后教师再进行点拨和释疑,把实验得出的结论上升到理论高度。这是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方法。例如,在讲授“长度的测量”时,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们思考如何才能准准确的了解教室讲台的长度,想出方案。接着让学生们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测量结果。由于学生的想出的方法不同,最后的测量结果也会有所差异。让学生们进行思考,分析其原因。这样不仅让学生感到学习的乐趣,同时为接下来的进行多次测量计算平均值的教学奠定基础。

其次,对实验精心设计。物理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初中物理教学涉及了大量的演示和学生实验。通过实验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和了解物理规律的建立,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在学习《密度》这章知识时,教师可以准备这些器材,密度计、量筒、天平、金属块、细线、盐水、弹簧称以及一定量的水,让学生选取适当的器材,设计出不同的方法对盐水的密度进行测定。通过这个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所学的物理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让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避免学生单向的思考问题。还可以把所学的知识系统的整合,对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充分进行培养,让学生牢固的掌握所教授的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从物理知识走向生活,采用应用式提问

从教材编写的特点看,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都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为基本,让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就存在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从而分析、归纳得到抽象的物理知识。所以,教师在问题设计时候,可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采用应用式提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成功地解释或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从而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有效激发学生积极思考,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比如:在学习“比热容”时,可设计“汽车司机为什么常用水来冷却发动机?”“北方居民在冬天为什么常用热水来取暖?”“为什么沙漠地带昼夜温差很大?”等问题。这些问题设计都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能很好地引发学生思考,为课堂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

四、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提问

通常,我们的物理课堂提问主要是教师提问学生,是一种单向的、封闭性的提问.教学中如果能引导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则是更为有效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思路策略很多,其中情景引导是很常见的方法,举一例说明如下.在“摩擦力”的教学中,先播放一段视频,内容大致是汽车深陷泥泞的路中、车轮打滑、往泥路上铺上煤渣(或稻草、木板)后,汽车就能安然通过了,然后要求学生提出与物理有关的问题。

学生一般会提出“为什么打滑?”、“为什么铺上煤渣后汽车能够通过?”等简单的“为什么”之类的表面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具体的深层次的问题,例如“摩擦力有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吗”、“在泥泞路上铺煤渣有什么作用呢?”、“车辆通过与摩擦力的大小有关吗?”、“怎样增大摩擦力”等,在学生思考、提问的基础上逐步归纳总结出反映本课时教学内容的问题“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探究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等。

猜你喜欢

课堂提问初中物理课堂教学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