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课堂的分组学习模式的探究

2016-03-02张明明

关键词:课堂教育全面发展语文教学

张明明

(吉林省吉林市吉林女子学校 吉林吉林 132001)



语文课堂的分组学习模式的探究

张明明

(吉林省吉林市吉林女子学校 吉林吉林 132001)

摘 要:新课标的开展对高中语文课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要转变原来单一僵化的课堂模式,提倡新式的,开放的,多样性的教学理念。现代的语文课堂教育不仅要让学生们学习到语文课本中的知识,还要教会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其健全的、独立的人格,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分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不仅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还增加了趣味性,这对现代语文教育的开展无疑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关键词:语文教学 课堂教育 高中语文 全面发展

一、引言

所谓分组学习,顾名思义,就是在课堂上将全体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分组,让学生们在分组中通过讨论等方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习目标,更好的对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分组学习方式的开展,大大提升了语文教学课堂的趣味性,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导,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使学生的思维能力,辩论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得到锻炼,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分组学习模式完全复合素质教育对新式课堂的要求,应该逐渐成为现代课堂的主导方法。[1]

二、分组学习可以有效开展的前提

1.精选学生可以接受的内容

分组学习不应该是不分场景和事件盲目合作,更不应该是利用合作学习时间进行嬉戏打闹或者干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分组学习首先应该是教师为学生们选择可以接受的内容和感兴趣的形式。内容是学习的载体,形式是更好地传播这种载体的有效路径。教师应该积极开展对课堂学习模式的探讨,在合适的时间和地点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引领同学们积极发表对该问题的看法,在学习过程中综合提高诸如演讲、分析、质疑、合作等多方面的能力,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这个过程中选取讨论素材是关键,如果教师选取的素材学生们不喜欢或是根本不了解,那么讨论往往会就会流于形式,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在语文教学中,合作素材的选取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是要难度适宜,二是要可操作性强,三是要抓住重点,四是要开放性强。[2]

2.分组要合理

分组问题也是影响合作探究学习效率的重要原因。教师在进行课堂分组时一定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和各个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综合分组,做到各组同学各方面的能力均衡。分组时要本着互帮互助的原则,将学习好的同学与学习较差的尽量平均分配到各组中。这样好学生可以向学习一般的学生传授学习方法,在给他们解答问题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口才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较差的同学更可以掌握高效的学习方法,并在好学生的督促下改掉不良的学习习惯,获取学习的乐趣。

3.营造学生愿意合作的气氛

我国传统的授课模式是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向学生们灌输知识,学生们只是一个知识的接受者,而不是知识的探求者。学生要时刻紧跟教师的讲课节奏,要不就会掉队,导致知识出现断节的情况,学生完全成为课堂的附庸。在这种大背景之下,学生们已经养成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根本没有合作探究的意识。因此,教师应该致力于改变这种呆板的教学模式,通过多种途径的合作学习模式丰富课堂内容,营造一种学生们愿意合作的学习环境,改变传统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们自由分享各自的学习经验和方法,通过合作探究的形式体会到分组学习的乐趣,让学生们产生主动学习的动机。

4.教会学生技能,使学生会合作

要想在语文课堂上开展高效的分组学习模式,学生们之间进行实质的合作、探究、讨论等学习模式,取得预期的效果,就必须教会学生合作的技巧和技能,使学生会合作。俗语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教师在语文课堂中没有向学生们传授合作技巧和合作方式,学生们面对一个全新的课题可能就会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样与其他同学进行沟通学习和合作探究,不但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而且取得的效果甚微,合作课堂往往就会流于形式,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除了要选择和培养一批有工作能力的小组长以外,还要使每个组员学习掌握合作技能。通常,教师需要教授学生的基本合作学习技能有服从的技能、倾听的技能、交流的技能以及评价的技能。教师应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三、分组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语文课堂教学的时间非配不均匀

当今我国的高中语文教育还无法摆脱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们鲜有互动,或是只是简单的进行提问。由于我国的高中语文教学任务重,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往往为了赶进度而忽视了学生们的课堂表现,更无法给学生们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和各抒己见,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再者,分组学习模式在很多地区仍然处于探究阶段,教师对这种方法了解不深,很难在课堂上对时间进行有效的调配,往往因为一两次的学习效果不理想而影响到正常的教学进度。语文分组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就是时间分配不均,大部分教师仅仅把这种教学模式当做教学过程中的作佐料,留给分组讨论的时间很少,或是学生们刚进入状态就被教师接管课堂,学生们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分析、交流和分享,大大降低了分组学习模式的效率。[3]

2.语文课堂中的分组不尽合理

语文课堂中分组不均也是影响合作效率的根本原因之一。我国的高中教室中普遍存在好学生和成绩较差的学生集体闸墩的现象,而教师为了节省精力只是将就近的学生分到一个组,这样就很可能会导致分组成员之间的分组不尽合理。一旦出现两级分化的现象,成绩好的一群学生合作学习模式开展的有声有色而成绩差的同学聚在一起嬉戏打闹,严重浪费了课堂教学时间。

3.教师在分组学习中的作用没有很好地体现

在进行分组讨论学习时,学生们正进行得如火如荼,甚至因为一个问题争论的面红耳赤,但是很多教师不能很好地融入学生之间,置身事外,不能很好地倾听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不能对其中错误的观点进行及时有效地纠正,没能做好指导监督工作,更加无法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反馈,这必然会导致课堂学习效率的下降,使分组学习流于形式。[4]

四、如何有效的在语文课堂中开展分组学习

1.科学分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分组是进行分组讨论学习首先面临的问题。教师应该在充分

了解本班各个学生学习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合作意识等的基础上将能力差不多的同学尽可能的分到不同的组中,这样个人素质不同的各个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促进共同学习。例如,可以将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和学习探究能力强但是不擅表达的同学分在一个组中,这样各个组中就会形成明确的分工,善于探究的学生进行知识的梳理与总结,再交由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在全班展示,不仅锻炼了他们各自的擅长的技能,更促进了他们之间的合作意识的发展,锻炼了合作能力。当然,分组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各地区的教师应该根据本班学生的具体情况不断探索属于本地区的分组模式,可以在课堂上根据实际情况实时调整不合理的分组,以求更加充分合理。

2.合理规划时间,增强相互之间的互动

语文教师要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为学生们留出充足的时间进行讨论,在不影响课程正常进度的情况下尽量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们拥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主动获取知识。同时,在进行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灵活掌控讨论的进行速度,合理规划小组讨论、组员发言、整合总结的时间,保证合理充分的利用课堂时间。同时,各小组分组形势也是灵活多变的,可以采取辩论赛、知识竞猜等形式,这种丰富多彩的学习模式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调节课堂气氛,还可以增加各组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时间,积极融入学生中间,对学生们的不同意见进行总结归纳,并指出学生们发言中的不足之处,督促其加以改正。

3.教师要做好总结,及时反馈学生们的意见和建议

当分组学习结束时,教师应该根据各组学生们反映的情况进行概括式总结,并对每位同学的课堂表现做出中肯点评。重点表扬表现活跃的同学,并对其中的错误之处进行纠正,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指导,让他们明确自身的不足,以便以后及时改正。这样不仅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还活跃了课堂气氛,给学生们营造了一个民主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分组式学习在高中课堂上高效地实现。

五、结语

本文主要探究了语文分组学习模式的内涵与意义,指出阻碍分组学习模式的主要原因有分组不合理、教师和学生互动性不强以及时间分配不均等问题,并重点探讨了解决上诉问题的主要途径,即合理规划时间、进行科学分组以及加强师生互动等,使小组学习效率进一步提高,充分发挥其在现代高中语文课堂中的重要作用,希望对我国的高中语文教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臧松年.以分组教学为突破口,有效提高语文教学成效[J].考试周刊,2011,(58):53-53.

[2]孟洋.高中语文分组联动教学模式下阶段测试的设计[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20):115-115.

[3]陈翠芳.高中语文如何实施分组合作学习[J].考试周刊,2014,(7:39.

[4]张玮.初探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分组学习[J].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3,(2):55.

猜你喜欢

课堂教育全面发展语文教学
生活教育无处不在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浅析小学数学课程教育对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