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目标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

2016-03-02□董

新课程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语文能力职业素养中职语文

□董 丽



构建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目标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

□董丽

【摘要】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思想指导下,中职语文教学应及时进行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改革。本文以《南州六月荔枝丹》的教学为例,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改写一段导游词,并以导游的身份为游客进行讲解。通过这种教学,立足文本,贴近生活,针对岗位需求,使学生通过模拟为游客作景区、景点介绍的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职业素养。

【关键词】中职语文;《南州六月荔枝丹》;语文能力;职业素养

《南州六月荔枝丹》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新教材中由倪文锦、于黔勋两位老师主编的《语文》(基础模块)下册。本单元阅读与欣赏的重点是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学会概括要点;学会理清说明顺序,引导学生有条不紊地说明事物;能够正确使用常见的几种说明方法。《南州六月荔枝丹》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篇目,力求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这一传统篇目焕发出新的光彩。作为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语文教师,还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使本次活动更好地与旅游专业学生的专业需求相联系,更好地为他们的专业学习服务。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设计了本次的“景区模拟介绍”活动,让学生针对南国荔枝的特色旅游展开介绍,发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职业素养得以全面提升。

一、任务的分配

课前4天,布置给学生预习准备任务,即以《南州六月荔枝丹》为素材,利用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改写一段导游词,并以导游的身份为游客进行讲解。

具体任务如下:

任务一:负责从旅客上车到参观荔枝园过程中的讲解。

任务二:负责在荔枝销售市场的讲解。

任务三:负责归途中的讲解。

教师对导游词提出要求:内容充实;条理清晰;使用3种以上的说明方法;语言生动有趣、口语化。

各小组主动领取任务。第一组领取任务一,第二组领取任务二,第三组领取任务三。小组成员分工明确,积极准备。

每小组分工如下(例如第一组共8名成员):

(1)大家共同研读课文,根据任务确定讲解内容。

(2)两名学生到机房搜集相关资料,使其内容更加丰满。

(3)两名文笔好的学生负责改写导游词,并使其文通字顺,语言生动有趣。

(4)一名学生负责制作幻灯片,配合讲解。

(5)根据平时表现,推选出两名导游员,模拟练习。

(6)请模拟旅游专业的老师帮助指点动作、表情等。

(7)一名学生负责执笔记录整个活动流程。

二、任务环节的设置

学生按照分工,做好活动的课前准备。一是知识准备。采用课外探究、自主学习的方法。学生进入资料库,查找所需内容,收集所需资料,还可到旅行社等地考察。资料库的建立能够使学生在自学时做到有的放矢,有效避免学生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二是心理准备。每一位学生都要积极参与、认真准备;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大胆表现、彰显才华;赏识他人、超越自我。

在整体设计和充分课前准备的基础上,笔者结合本课特点,设计了4个具体环节来完成教学目标:

1.第一个环节:任务导入

教师重申要求及标准:①内容充实得一颗星。②注意解说顺序,思路清晰得一颗星。③使用3种以上的说明方法,每用到一种说明方法得一颗星。④语言生动有趣,口语化。语言在严谨准确的基础上做到生动、趣味性强得一颗星,通俗易懂得一颗星。3个小组采用模拟导游的形式展开竞赛,最后评出优胜组。

2.第二个环节:模拟演练,交流互动

教师适时引出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问题依梯度而设,层层深入。教师要求其中一个小组讲解时,其他组学生认真做好笔记,以备点评。本组成员也要认真听,发现问题,可以补充。

第一组——

(1)两个导游员依次进行解说。导游员A负责沿途中的讲解,导游员B负责盈园的讲解。

(2)小组互评,教师对学生评价不到位的情况及时引导,提醒大家写导游词的时候应该注意上下句的衔接要自然,在解说的过程中,尽量做到口语化。

例1:第一个导游员讲解时有这样一段话:“本次旅行的最大玩点就是走进果园,走进市场,品尝最新鲜的荔枝。荔枝原产于我国,是我国的特产。”游客可能正沉浸在美味的想象中,突然就来了一句,荔枝原产于我国,是我国的特产。两句话的衔接有些生硬,中间需要过渡句。

教师做出示范:“本次旅行的最大玩点就是走进果园,走进市场,品尝最新鲜的荔枝。观赏荔枝,我们为什么要选择广东增城呢?因为那里是荔枝的故乡,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美丽的传说。荔枝原产于我国,是我国的特产。”这样,两句话之间就有一个过渡,而且悠久的历史正好照应了下文荔枝两千多年的栽培史,美丽的传说又为“挂绿”名称的由来打下埋伏,一举两得。第三个环节:全新视角,人文内涵。

例2:第二个导游员在介绍荔枝的花期时完全照搬了课文中的语言,没有修改。请学生再读这段话。教师提示,这是一段不折不扣的书面语,直接写进导游词,说起来也难,听的人也听不太明白,再让学生试着将它改成口语,依照对比,学生定会从中受到启发。

第二组——

(1)第二组同样选出两个导游员进行解说,导游员A负责介绍荔枝的贮藏,导游员B要介绍挑选荔枝的小窍门。

(2)小组互评,教师点拨。

①对语言方面的评价,教师可以这样点拨:我们在讲课文时说过,要想使语言做到生动有趣,可以使用什么方法?学生会答出引用诗句或文献资料。教师根据第二组使用的三处引用让学生说说其作用,学生应该回答出杨贵妃的故事增强了语言的趣味性。

教师引导:白居易的诗文:“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有什么作用?将荔枝不易贮藏的特点描写得生动形象。

②解说顺序稍作调整。教师引导:面对品种繁多的荔枝,大家早就垂涎欲滴了,那此时此刻,大家最想做的是什么?学生回答:购买荔枝。教师可继续引导:大家既然迫不及待地想去买,那我们不如迎合顾客的心思,就先介绍如何购买新鲜的荔枝。所以这段导游词的顺序我们也可以调整一下,介绍完如何挑选,我们再说:“在大家购买之前,我提醒大家荔枝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易贮藏,正如白居易说的:‘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希望大家适量购买。”这样的解说顺序更能切合当时的情景。

第三组——

(1)推选出3名导游员进行讲解。根据上交材料可知导游员A讲解关于荔枝的小故事,导游员B演唱歌曲《再见》,导游员C致欢送词。

(2)小组互评,教师补充。教师作引导:那内容方面你们觉得有些单薄?其他组的学生你们还有什么样的建议?你们觉得课本上哪些内容适用于归途中的讲解?学生各抒己见,说到荔枝的移植或发展时,教师应给予肯定并加以表扬。

3.第三个环节:总结提高

每小组讨论本节课的收获,并把本组总结的口诀贴在黑板上。

然后教师总结:要写好导游词,首先要掌握一定的资料,在这些资料中筛选出最适合的内容向大家介绍,在介绍时要条理清晰,可以运用列数字,举例子,引用故事传说、诗文对联等方法讲述,使语言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4.第四个环节:巩固练习

教师出示课件,大屏幕上出现几幅古莲花池的图,并发放一份保定古莲花池的相关资料,让学生根据课上所学知识完成一篇导游词的写作。

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目标的中职语文教学模式应该有两个特点:一是研读文本时要力求形式创新。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三组,呈半圆形围坐,采用讨论方式,大家畅所欲言,营造一种民主、宽松、和谐、欢乐的气氛,没有限定的答案,让智慧碰撞的火花闪闪发亮;二是实践活动中要力求内容出新。实践活动中巧妙地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职业素养、岗位需求紧密联系,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有利于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从而实现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实践活动的最终目标。

通过本次语文实践活动,学生既学会了品味语言,又没有局限于品味语言;既学习了说明方法,又通过课堂活动的各个环节,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结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堂课很好地体现了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这一宗旨,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升了语文学习的主动性,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使语文课更好地适应了职业教育的需求,彰显了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特色,符合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课程改革的方向。

本节课在取得一定效果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由于文化基础比较薄弱,学生对所搜集的资料信息进行加工提炼的能力较差。针对这一点,笔者为学生开设了一个“怎样筛选有效信息”的专题讲座,为学生讲授了相关知识,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二是根据学生写作水平参差不齐、差距较大的情况,笔者将一些较好的学生作品上传到资料库中,供大家学习欣赏;将一些较差的作品修改后也上传到资料库中,让学生对比修改前后的作品,供大家学习借鉴。利用这种方法缩小差距,从而实现学生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金健人.郑广宣中外写作技法大观[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4.

[2]程海林.任是无情也动人——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J].语文教学通讯,2004,(Z3).

[3]茆文付.“醉翁”抒了什么情[J].语文教学之友,1996,(9).

[4]王玉玲.《南州六月荔枝丹》引用一览表[J].语文教学之友,1996,(9).

(编辑:郝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1-0090-02

作者简介:董丽,河北省霸州市职成教育总校讲师。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语文能力职业素养中职语文
从“听说读写”到“语思审文”——从周丽蓉老师《开学第一课》实录看语文能力的培养
在“闲书”阅读中培养语文能力——儿童“闲书”阅读指导例谈
应用型本科人才语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技工院校校级领导职业素养的建设及质量评价研究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职业素养+职业技能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落实多元语文实践,提高学生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