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上)》的文化教学点
——以中韩双语版的《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上)》为例

2016-03-02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610064

大众文艺 2016年23期
关键词:语汇教学点汉语

曾 敏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610064)

论《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上)》的文化教学点
——以中韩双语版的《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上)》为例

曾 敏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610064)

中韩双语版的《汉语口语速成》系列汉语教材在韩国很受欢迎,是各类学校和机构中文教学教材的首选。《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上)》是根据1999年北京语言大学的马箭飞教授主编的《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改编的。韩国汉语教材《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上)》选用了马箭飞教授主编的《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前十三课,笔者将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对这本教材的文化教学点进行统计分析,并总结归类其文化教学重点,从而剖析这本教材文化教学点选取的优劣。

语言;文化;教学重点

一、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不学习文化是不可能的;学习文化,不学习语言也是不可能的,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

汉语文化词语作为汉文化和汉语言的结合体,是许多汉语学习者的困难点,但也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许多的汉语学习者在初步了解了语音、语法、汉字和基本词汇之后,渴望迅速扩充词汇量,以适应生活和进行社会交际的需要。他们需要加深对于词汇的理解,不仅仅是词汇本身的指称意义,还包括词汇所隐含的文化意义和交际意义。汉语学习者在了解了词汇背后的文化意义后,不仅可以加深对汉语言的理解,还可以提升对汉文化的兴趣。

语言是社会现实的向导,也是社会历史的见证。语言记录的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它也蕴含着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因此,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学习一种语言,既是为了掌握一种新的交际方式,也是为了掌握这门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

二、 教材中的文化教学点

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可知,一本教材的优劣与其文化教学点的选取也有一定关系。笔者对韩国汉语教材《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上)》中的文化教学点进行了统计,具体如下表:

课文题目文化教学点课文中课文后01 认识一下!“京剧”习语:“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成才”“掌上明珠”02 吃点什么?中国菜:“糖醋里脊”“京酱肉丝”习语:“心有余,力不足”“力不从心”“鼎力相助”03 在校园里问候语 “你这是去哪儿呀?”“我随便转转”无04 住的麻烦无无05 怎么去好?北京的名胜古迹:“香山”“故宫”“天坛”“颐和园”无06 做客宴请文化:“介绍对象的顺序”“客套话”“送礼”“辞谢”“拜别”亲属和社交称谓:“伯父”“伯母”无07 旅行计划地理文化:“草原”文化古城:“洛阳”“大同”名胜古迹:“龙门石窟”“少林寺”“云冈石窟”无08 生活服务“真丝”(丝绸)无09 北京的市场“讲价”无

10 为了健康习语“妻管严”无11 购物无无12谈论朋友 无无13 旅行归来名胜古迹:“泰山”“云冈石窟”“悬空寺”“应县木塔”佛教文化:“佛像”无

三、 教材中的文化教学重点分类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胡文仲先生提到,直接影响语言的学习与使用的文化因素有六个方面,这也是文化教学的重点以及难点所在。韩国汉语教材《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上)》的文化教学点虽然不多,但几乎涉及了这六个方面。笔者将韩国汉语教材《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上)》的文化教学点与六类文化语汇对应分析如下:

(一)受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制约的语汇。根据上表的统计显示,在韩国汉语教材《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上)》中,典型的受到自然立地环境制约的语汇就包括许多名胜古迹词语,如“泰山”“少林寺”“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应县木塔”等他们名字的由来都受到了地理环境的影响,而且在其他许多国家几乎没有,所以讲述相关的文化内涵是必要的。

(二)受特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制约的语汇。根据上表的统计显示,在韩国汉语教材《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上)》中,受特定的物质生活条件制约的语汇有文化古迹“应县木塔”“天坛”“故宫”“颐和园”和中国菜“京酱肉丝”“糖醋里脊”以及“真丝”(一提及就会想到中国的丝绸)。首先,从文化古迹来说,如果单纯的介绍这几个词语,不讲述词语背后所受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大家就不能理解到这些古迹的特别和珍贵。如“应县木塔”“天坛”“故宫”等都有类似的特点,如果不介绍它们背后的文化故事,是不能理解这些文化词汇的内涵的。其次,从中国菜来说,中国自古就有“八大菜系”和“四大菜系”一说,饮食文化和当代文化背景以及地理环境是密切相关的。如南方许多地方吃辣就和地理因素有关,因为南方湿气重,吃辣可以祛湿。最后,从“真丝”一词来说,一提及它就会想到中国的丝绸。而中国的丝绸一直是举世闻名的,这与古代中国纺织业和养蚕业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三)受特定的社会和经济制度制约的语汇以及一系列亲属和社交称谓等等。根据上表的统计显示,在韩国汉语教材《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上)》中,受特定的社会和经济制度制约的语汇有“伯父”“伯母”,也就是亲属和社交称谓。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再加上重视家庭观念和等级观念,称谓词汇非常的丰富。虽然各国都有称谓词语,但是词义不一定等值,如英语国家“叔叔”和“伯伯”就都是“uncle”,而中国则是分开的。如果学习者不能理解目的语有关词汇的文化内涵和背景,就会产生信息交流活动的误解和障碍。所以称谓语是汉语学习者的一个难点。

(四)受文化生活制约的语汇以及众多的成语、熟语等。根据上表的统计显示,在韩国汉语教材《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上)》中,受特定的精神文化生活制约的语汇有“京剧”和一二课后的习语。首先,“京剧”作为中国的国粹之一,是一个文化讲解的重点;其次,习语的讲解也是一个难点,如第一课的“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成才”“掌上明珠”,对于基础班的学生来说也极具难度。

(五)受特定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心态制约的表达方式,如谦辞和敬辞、问候语、祝贺语、礼貌语言、语言禁忌、语言迷信等等。根据上表的统计显示,在韩国汉语教材《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上)》中,这一部分的文化词汇表现得最多,在好几篇课文中都有体现,特别是《做客》一文。首先,体现在问候语上,中国人习惯根据具体的情境,用一些明知故问无需回答或无疑而问的问题作为问候语。如第三课《在校园里》的“你这是去哪儿啊”“我随便转转”就是一个无疑而问的问候语。其次,体现在宴请文化上,包括主客的礼貌用语,拜访人家时礼物的选择语以及语言禁忌等等,从《做客》这篇课文就可以完整的体现。这些知识只有让学生了解了中国的风俗习惯和社会心态之后,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并在交际中运用。

(六)受特定的认识方式影响的语言习惯。根据上表的统计显示,在韩国汉语教材《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上)》中,体现的最明显的就是《做客》主客见面人物的介绍顺序,如在课文中,黄勇的同学飞龙到自己家做客,黄勇先向自己的爸妈介绍飞龙,然后再向飞龙介绍自己的爸妈。这是因为在中国先被介绍的人说明身份越被尊重。如果不说明中国这种介绍顺序背后所隐含的文化知识,外国学生是无法理解这些简单做法背后的文化内涵的,也不能在交际中面对类似情况时进行正确处理。

四、 教材中文化教学点存在的问题

从以上统计结果来看,韩国汉语教材《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上)》的文化教学点不多。因为它是一本初级汉语教材,所以其选取的文化教学点在数量上是可取的。但是,教材中选取的文化教学点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文化教学点分布不均

韩国汉语教材《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上)》总共有13课,其中有3课完全没有涉及文化教学点,文化教学点也主要集中在第6课(《做客》)、第7课(《旅行计划》)和第13课《旅行归来》),统而言之,就是主要集中涉及了旅游文化和宴请文化。所以,对于授课者来说,如何均衡文化的说解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对于不曾涉及文化点的课文,授课老师需思考如何根据相关的课文进行相应的补充。

(二)文化教学点部分偏难

因为韩国汉语教材《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上)》是一本用于汉语初学者的教材,所以教学文化点不应过难。而课文中提到的“京剧”“石窟”“丝绸”等都是文化重点,它们所涉及的文化知识宽泛复杂,如果想在课上让学生有充分的理解是很困难的。所以授课老师在涉及以上的文化教学点时,需把握好文化教学的深浅程度。

文化教学一直是对外汉语教学界的研究重点之一,传播中华文化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之一。从韩国汉语教材《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上)》的文化教学点可以看出,它在文化教学点的编写上较为合理,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最主要的还取决于老师对于本教材文化教学点的把握。

[1]马箭飞,苏英霞,翟艳(卞型友,姜必任改编).汉语口语速成•基础篇(上) [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1.

[2]吕必松.对外汉语教学(讲义)[M].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

[3]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0.

[4]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5]徐雪梅.实践与构想——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课堂中导入文化因素的尝试[J].高教研究与探索,2002特刊.

[6]周颖菁.试论对外汉语教学口语课程中的文化因素[J].高教研究与探索,2002特刊.

[7]刘森,李正栓.对外汉语教学与跨文化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1).

[8]高剑华.对外汉语教学与文化传播[J].文化学刊,2007(6).

[9]倪嘉琳.文化视野下的对外汉语教学[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11).

[10]唐智芳.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曾敏,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方向:国际汉语教学。

猜你喜欢

语汇教学点汉语
学汉语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教学点如何由“痛点”变“亮点”
追剧宅女教汉语
用歌剧语汇展示戏剧力量——解读悬疑歌剧《马克若普洛斯档案》
《荆楚岁时记》饮食类语汇探析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向大师致敬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教学点的教学质量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村小学和教学点经费保障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