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蹈表演专业理论课程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2016-03-02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430074

大众文艺 2016年23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舞蹈因素

刘 梦 (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430074)

舞蹈表演专业理论课程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刘 梦 (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 430074)

科学有效分析课堂教学影响因素是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学效果的前提。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的方法,选取舞蹈表演专业男女班共31名同学为样本,综合考虑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课程因素、学生因素、教师因素,从上述三个方面对影响舞蹈表演专业理论课程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性程度进行分析,为有针对性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提供了指导。

舞蹈类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效果;影响因素;问卷调查

一、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舞蹈艺术是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舞蹈表演专业的就业前景十分可观,毕业生可在文艺团体、专业及普通学校、艺术馆(站)、青少年宫、企事业单位等工作。同时,高校作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舞蹈表演人才的基地,如何提高舞蹈表演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以满足社会需求是高校舞蹈教育工作者所关心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舞蹈表演专业培养过程中往往存在重技能轻理论的现象,造成舞蹈表演专业理论课程课堂教学效果欠佳的情况。为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分析影响舞蹈表演专业理论课程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是关键环节1。

基于此,本文以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2015级舞蹈表演专业男女班同学为样本,通过问卷调查分析的方法,探讨了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各因素的重要性程度,为如何提高舞蹈表演专业理论课程课堂教学效果提供了参考。

二、舞蹈表演专业理论课程

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舞蹈表演专业以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舞蹈文化、了解中国各民族舞蹈文化内涵为宗旨,以培养具备舞蹈表演方面知识和能力,能在专业文艺表演团体、文化馆站、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中小学从事舞蹈表演和教学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舞蹈表演专业学科基础理论包括:《乐理与视唱》《舞蹈艺术概论》《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史》《运动人体解剖学》《学术论文写作》,上述课程为必修课;《少数民族音乐赏析》《中外舞蹈思想概论》《中国原生态舞蹈文化》《艺术人类学》《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材》《民俗学》《中国舞蹈美学》《舞蹈心理学》《中国近现代当代舞蹈发展史》《舞蹈意象论》《舞蹈形态学》《中外经典名著选读》《少数民族歌曲赏析》,以上为选修课。通过对于上述课程教学过程的回访发现,均存在课堂教学效果欠佳的现象,这也是本文写作及调查的出发点。

三、调查样本选择及问卷设置

调查问卷样本选择过程中,充分考虑在大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及教师作为这一活动中的主体,两者之间存在极为密切的关系2。学生对教师教书育人行为的观察最为直接,同时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互动等行为又最为紧密,所以学生最具有资格作为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因素分析调查的主体3。故本次调查分析以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2015级舞蹈表演专业男女班共31名同学为样本。该样本数据中男生为17人,女生为14人。

调查问卷设置过程中,参考相关文献研究成果,可概括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为三个方面,即学生因素、教师因素、课程因素4。学生对教师的熟悉程度、学生对课程的兴趣,以上二个因素统称为学生因素;教师教学能力、教师课堂行为表现统称为教师因素;课程因素则包括课程在专业中的重要性、课程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各影响因素分类及编号如表1所示。以此为基础,调查问卷针对每一个主要因素,设置一个选择性问题。问题设定过程中,分别对每一个因素影响教学效果的程度进行界定,即设定“很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很不重要”五个选项,供样本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回答。

表1 影响因素分类及编号

四、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统计整理,同时在问卷调查结果综合处理过程中,拟定对各选项答案赋以不同权重系数。“很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很不重要”各选项的权重系数依次分别为5分、4分、3分、2分、1分。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对各问题的回答答案进行权重系数加和求平均值,以该平均值表征其重要性程度。各问题回答答案平均值分值越高,代表该因素其重要性程度越高5。

统计分析针对各因素设置的问题回答结果,发现同学们对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的认识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以学生因素中“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这一因素对于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的重要性程度为例,如图1所示。根据统计结果,发现有58%的同学认为很重要,另外39%的同学认为重要;可见“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这一影响因素得到了大部分同学的共识,认为对课程的兴趣是决定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而对于课程因素中的“课程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这一因素,同学们的回答,则相当发散;其中26%的同学认为很重要,55%的同学认为重要,同样有10%的同学认为并不重要,分析这一现象存在的原因与现阶段同学们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相对模糊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次调查分析以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2015级舞蹈表演专业男女班共31名同学为样本,作为本科二年级的学生,现阶段普遍职业发展规划意识淡薄、缺乏自我定位、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和未来努力的方向, 因而对专业理论课程在实现职业目标及职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缺乏清晰客观的认识。

根据权重分析的计算结果,对比分析各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程度发现:“教师的教学能力”这一影响因素被学生认为最为重要,其重要性平均打分达到4.58分。这一现象表明同学们认为具备优秀教学能力的老师可优化教与学的活动过程,是保证教学效果良好的关键环节。

其次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学生对课程的兴趣”,该影响因素的重要性程度平均打分为4.55分,表明充分的学习兴趣是调动学生自身积极性的主要驱动,也是实现良好教学效果的保障。

“学生对老师的熟悉程度”及“课程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这两个因素被认为同等重要,其重要性打分均为3.97分。该现象表明,学生认为学生与老师在课上及课后的互动,提高彼此之间的熟悉度,对于提高教学效果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而对于有益于未来的职业发展的相关课程,学生会投入努力以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课程在专业中的重要性”这一因素的重要性打分为3.94,基本与因素6“课程对未来发展的重要性”相同,体现出课程本身价值在教学效果中的反馈。

而对于“教师课堂行为表现”这一影响因素其平均值仅为3.23,说明舞蹈表演专业同学并未过多看重教师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

基于上述分析方法,有针对性地区别分析男女班同学的调查结果,男女班同学的统计结果基本一致,表明对于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重要性认识,男女班同学并未有明显差异性。

五、结语

舞蹈表演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往往偏重于舞台实践及专业技能的学习,而对于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往往重视不够;而专业理论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艺术素养、审美感觉、创造性思维、舞蹈编创、作品赏析、舞台表现等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作用。而舞蹈表演专业学生由于其入学起就存在文化基础薄弱、专业技能水平与文化知识水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使得其在提高专业理论课程课堂学习效果及教师课堂教学效果的认知上存在自身的独特性。为了更好地保证舞蹈表演专业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科学的教学效果影响因素调查分析,是提出合理的课堂效果改进措施的重要理论依据。

注释:

1.郝增辉.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分析及优化策略——基于传播学的视角[J].怀化学院学报,2014,33(6):116-118.

2.许云华,李万莲,林传红.大学课堂教学效果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77):69-73.

3.滕玉成,任生霞.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0,12:79-80.

4.郑金山.高校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评估模型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16,32(5):73-76.

5.郭聃,张志丹,张晋京等.纪录片辅助资源环境课堂教学效果问卷调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6,8:72-73.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舞蹈因素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德育教学效果——立足曾国藩修身齐家思想的教学实践探索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四大因素致牛肉价小幅回落
学舞蹈的男孩子
舞蹈课
校园舞蹈 多姿多彩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短道速滑运动员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流星花园》的流行性因素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