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探新媒体下的政务微信
——以四川省教育厅为例

2016-03-01谢择月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教育厅政务四川省

谢择月

(四川师范大学 影视与传媒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微探新媒体下的政务微信
——以四川省教育厅为例

谢择月

(四川师范大学 影视与传媒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政务微信是继政务网站、微博之后出现的新兴电子政务平台。但究竟如何定位政府的传播情境、传播角色,如何更好地建设微信平台都成了时下最受关注的问题。本文浅析微信的特点、功能、传播情境以及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政务微信;微博;政务网站;媒介情境

自2012年8月17日微信公众号推出以来,中国政务微信公安警务微信、医疗、党政新闻宣传居于前三甲。政务微信的功能定位也由原先的“信息发布”为主升级为政府“在线服务”为主。用户可在政务微信平台上完成全流程和闭环式的服务,既节省了用户的时间,也节省了政务部门的人力、物力。

但仍有大部分的政务微信虽然开通,但依旧存在各式各样的问题,一部分为了跟上形势而盲目跟风,运营状况并不乐观,一部分政务微信迟迟得不到认证,还有一部分微信公众号没有和受众互动。因此,为了更好地服务公众,需要运营好政务微信。本文试图从传播模式、圈层传播特点、社会作用来研究政务微信,帮助这个平台更好地服务公众,更加成熟运营。

一、政务微信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通过这一平台,个人和组织等都可以打造一个微信公众号,并实现和特定群体的文字、图片、语音、视频全方位沟通互动,微信互动方式更加平等。

格雷戈里·贝特森把社会信息传播区分为揭示传播内容的“内容讯息”和揭示传播者之间关系的“关系讯息”[1]。所以说,传播是内容传播和关系传播的统一。在传统的传播体系中,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传播路径,公众只能被动地接受政务机构的传播,要是有质疑或者不满的情绪,无法得到顺畅的表达和释放。对于政务微信来说,我们自身去选择“关注”或者是“不关注”,这就构成了一个相对平等的对话关系。主体是公众,他们可以选择是否“评论”、“点赞”、“转发”,公众可以自下而上地反馈意见,需求能得到满足、有政治参与感、有一个平等有效的沟通渠道,这些主动权都掌握在信息接收者手里。微信和传统传播模式的最大区别在于,话语权转变到信息的接收者手中,每个用户都有自己的偏好和意愿,这造成了传播活动的控制间接性和不稳定性,两者之间关系相对脆弱。

同时微信是一种圈层传播,传播速度相对较慢,但传播效果强。不管是一对一的私人对话,还是一对多的人际传播,都不是处在同一个空间内的,互联网超越了地域的限制的。地域或是某个场景,并不是因为电子媒介而消失了,而是演变成了一种新的场景,这种演变是由于信息的快速、大量的流动造成的,这种场景打破了印刷媒介相对封闭的信息系统,形成一种高度参与、互动性强的开放式信息系统,它使得地域之间的差异在空间上消失了,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和政务部门及时沟通。

二、微信较之于政府网站、微博的区别

微信、微博、政府网站这三者相互构成了新型的“网络问政”的格局,但三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三者相比较之后,政务微信平台的优势凸显,提高政务微信服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可以更好地和公众沟通。

政府网站是网络问政的一个公共服务平台,具备良好的信息系统,后台数据库强大、信息容量大,信息检索功能相对成熟。但不足之处在于,PC端查看信息不便捷,且呈现新闻类独大的局面,内容运营不完善,信息更新不规律等。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微博可以在移动终端自由地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获取信息,相较于电脑方便、快捷。和政府网站相比,微博人员、开发成本低,公众更容易接入互联网,互动更频繁。但微博的消息容易被消息洪流淹没,极容易被遗漏。“四川教育”这个微博账号是四川省教育厅的官方微博,有12万多的粉丝数,每条微博的点赞、评论较少,其微博大部分是转发和教育消息变更的通知。

政务微信不但具有移动终端的优势,并且开发成本低。还具有点对点传播的针对性和私密性、微信支付的便捷性,使电子政务取得了阶段性的意义。点对点的传播是人际传播,人际传播的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率高。[2]微信公众号和受众之间就是点对点的传播,针对性和私密性强是一种高质量的精准传播。也可以是一对多的传播模式,当看见一条消息随手转发到微信朋友圈或者微信群聊,这是群体传播。当把消息转发到微博上那就构成了大众传播,其对象是社会上的一般大众,微信的消息得以广泛扩散。微信的订阅号每天只可以推送一条消息,不适合用于及时性和突发性信息的传播。发送的消息的字数、时间不受限制,信息含量大。没有打开消息时会有红色角标提示,不会遗漏信息,适合公共服务。

“四川省教育厅”微信公众平台能够成功运营的一个重要前提在于四川省教育厅网站良好的信息化建设。“四川省教育厅”是继“四川省教育厅”网站、政务App之后,四川省教育厅又一次积极推动电子政务的另一个新平台。这一平台能够获得较为广泛的关注度,一方面是充分利用了微信受众群体广泛的独特优势,另一方面是以四川省教育厅强大的信息化建设为支撑。这为信息的推送和配套的服务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能够解决技术上的障碍,使微信平台的成本降低,高效率,易获取,优势能够充分发挥。

三、政务微信展现新的情境媒介

在情境论方面,梅罗维茨认为戈夫曼忽略了角色和社会秩序的变化,戈夫曼提出“环境的限定”是由特定的交往地点和观众所决定的。[3]笔者认为,梅罗维茨有一种融合贯穿始终,他的融合并非是事物简单地相加,而是在动态的环境中,以“破”为基础的“立”,是一种不断重组创造的过程。由此,他提出“以后区和前区观念为基础,在混合场景中出现新行为可被称为‘中区’行为。从场景的分离中产生的两类新行为就可被称为‘深后区’行为和‘前前区’行为”。[4]

在传统的政务传播上,党政机构主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播介质进行组织化、制度化的政务传播,各媒介也经过层层筛选和把控来营造有利于政府自身的舆论环境。麦库姆斯和肖认为,大众传播具有一种公众设置“议事日程”的功能,传媒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达活动赋予各种“议题”不同程度的显著性的方式,影响着人们对周围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断。传统的媒介一直担当的是党政机构权威消息和主导意见的来源,会对消息进行层层筛选来营造最佳的舆论环境,从事的传播活动是“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长此以往,传统媒介的传播形象是权威的、正式的。

在传统媒体时代,普通的公民他们只能从政府的门户网站或者报纸等方式来了解政府的相关信息,当有问题时很难与政府部门进行及时的沟通和询问,双方处在信息的不对等状态下。新媒体环境下,普通民众和政府部门的情境产生了新的变化,由原来单向、被动的传播变为双向的、互动的传播模式,双方的信息逐渐变成对等的状态。四川省教育厅的公众号除了每天按时推送消息之外,界面本身就包含“教育咨询”、“信息公开”、“微查询”这三个一级目录,每个一级目录下又包含五个二级目录,如“高考成绩查询”、“录取通知书查询”、“咨询电话查询”“、公示公告”等,提供快速便捷的查询服务,极大地方便了用户。政府的前区已经发生了改变,中区行为逐步展现为新的前区,政府部门也逐渐向“服务型”政府过渡。

政务微信作为电子媒介,在网络问政过程中的政治参与表现出平等性和间接性的特点。“使用与满足”此理论把受众看做是有着特定“需要”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是基于特定需要地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3]微信是双向、互动的传播,公众在作为信息接受者的同时也可以作为信息的传播者,极大地满足了政治参与感。当用户有好的信息或文章,可以向“四川省教育厅”投稿,当有教育信息需要查询时,微信平台都满足了用户一定的参与感,在参与感得到满足的同时也对信息查询方式产生了新的行为。媒介的变化必然会引起社会环境的变化,而社会环境的变化必然导致人类传播行为的变化,政务微信的出现构成了人们社会生活中的又一交往平台,形成一种新的情境。

但现在的微信公众号之间没有开通相互推荐的功能,存很多类似的微信账号无法相互关联,被公众所知。为此,各部门应适当加强宣传公众账号的力度,使优秀的微信公众号被人们熟知。只有将新的媒介平台普及,才能产生新的行为和新情境,政府部门才能更好地为民服务。

[1] 刘蒙之.格雷格里·贝特森对传播学研究的奠基性贡献[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4):72-78.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73,165.

[3] 何梦祎.媒介情境论:梅罗维茨传播思想再研究[J].现代传播,2015(10):14-18.

[4] 约书亚·梅罗维茨(美).消失的地域:电子媒介对社会行为的影响[M].肖志军,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38.

G206.2

A

1674-8883(2016)07-0297-01

谢择月(1992—),女,安徽人,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研究生。

猜你喜欢

教育厅政务四川省
前三季度四川省五大支柱产业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四川省土木建筑学会
四川省 多举措增强2500万 农民工获得感
政务云上看政情
关于陈某政务公开申请案的启示
二维码让政务公开更直接
2014中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年度排行榜
政务微信,你加了吗?
2012中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年度排行榜
中国省级教育门户网站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