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影片《盗梦空间》的叙事结构

2016-03-01薛世锐

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7期
关键词:梦境线性文本

薛世锐

(西华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浅析影片《盗梦空间》的叙事结构

薛世锐

(西华师范大学 新闻传播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9)

本文以影视叙事学为理论框架,对电影《盗梦空间》进行了叙事结构层面的分析。影片的叙事结构采用了因果式线性结构和循环式结构,叙事内容丰富,逻辑性很强,冲击着人们的想象力。通过这两种叙事方式,构建起了《盗梦空间》的叙事结构,呈现出一个主线明确、故事前后呼应、易于被观众理解的影片文本。

《盗梦空间》;叙事结构;因果式线性结构;循环式结构

一、引言

《盗梦空间》叙事结构的突出特点,就是用镜头的组合和转变来展开故事,采用了梦幻式的复调结构,即以梦境和幻觉为主要叙述链接和内容,以两个以上的叙述声调形成对话和冲突,物理时空转化为心理时空,多重对话(人物与人物间的对话、人与自身的对话)形成对话狂欢。《盗梦空间》具有复杂的叙事时空,其故事发生的空间不同于常见的悬疑类型的影片,其具有多重性的嵌套式的结构。并且《盗梦空间》中的画面与镜头多变,空间形象的隐喻与象征众多,给观众带来心灵与视觉上震撼的观影体验的同时,也对观众理解剧情形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导演在叙事结构的安排上,运用了因果式线性结构和循环式结构两种方式,来构建起一个叙事主线明确、故事前后呼应、易于被观众理解的影片文本。

二、因果式线性结构

影片的主体运用了因果式线性结构,是以科布完成盗取齐藤内心的秘密和移植想法给费舍尔为叙事的动力推动叙事的发展进程,整个故事遵循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戏剧结构模式。叙事的线索以单一的线性时间展开,较少设置大段时间进程的插叙式叙述,故事遵循叙述事件的单线梦境心理时间的内在逻辑发展,以“情节结构模式”环环相扣,走向高潮和结局。这种因果线性模式贯穿到了层层的时空套层结构里,营造出逻辑结构缜密而又时空交错的观影感受。

在因果关系的处理上,遵循线性结构,可以很好地帮助观众完成对剧情的理解。本片的叙述对象本身具有较为复杂的内在结构和逻辑。所以,在整部影片中,以因果式的线性结构为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样有助于观众理解剧情,使观众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剧情内部,了解剧情的走向。其次,影片还有第二线索,也就是围绕着主人公与妻子之间的感情纠葛所展开的叙事。随着影片一步步地发展,渐渐揭开了主人公与其妻子之间的往事,也使观众明白了剧情中的一些情节的原因,这也是一种因果式的线性叙事结构。最终,通过对有着具体逻辑的因果式线性叙事结构的搭建,观众在繁复的细节和电影复杂的虚拟世界的规则中,能够有一条明晰的路径,走进电影叙事的内容中去,深入了解文本的内容。所以,因果式线性结构是《盗梦空间》这部影片的基础叙事结构。《盗梦空间》突破时间的限制,以五层梦境和潜意识幻觉营造了梦境时空转换,从而也采用了对照式结构叙事,最典型的是第一层梦境——卡车落水时与后面套层的四种梦境形成的对照。这些多层空间叙事的叠加和视角转化造成影片悬念迭起,达到了节奏紧张的效果。

三、潜在的循环结构

影片采用了潜在的循环结构,影片首先交代了科布来到潜意识边缘找到了齐藤,然后以倒叙的方式交代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貌似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倒叙结局;但是结尾脱落始终没有停止,影片巧妙地设置了开放性结尾给观众留下无限遐想,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式结构,从而形成了电影的回环套层式循环结构。

电影的开端其实是故事的结尾。以线性结构来看,被困在梦境中潜意识边缘的老年齐藤,是在影片文本的末尾才出现的。由于行动出现偏差,盗梦者的计划没有顺利进行,齐藤被困在梦境中,加上梦境中的时间与现实中时间的巨大反差,等到齐藤被带回现实世界时,齐藤已经在梦境中变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一梦醒来恍如隔世。所以,作为影片结尾处的一部分情节,却被用在了电影叙事的开头,这是循环结构一个方面的体现。

循环结构在本片中的另一个方面的体现为主人公在片尾终于获得了合法的身份,可以回到美国去看自己的子女。但是他不敢相信这是现实,于是拿出自己的陀螺,在等待陀螺旋转的结果时,电影结束。也就是说,电影并没有给出这样的大团圆结局:究竟是梦境中还是现实的生活终于迎来了美好的结局。这样的安排,一方面打破了传统的大团圆结局,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循环,暗示着影片的故事在电影文本范围之外,观众仍然可以放大想象空间。一方面,我们可以认为主人公是在现实世界之中的,他终于走出困境回到了家中;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认为他可能仍然处于某一个梦境之中,而且很可能是被困于梦境之中。这样的潜在的循环结构,不仅增加了电影的观赏性,而且也提出了不同的结尾来供观众思考和猜想,具有很强的参与感和代入感。对电影文本的叙事效果的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四、结语

《盗梦空间》的电影文本非常典型,是一部在电影叙事语言上有着独特性的影片。《盗梦空间》具有开放性和多义性,从心理学、哲学、逻辑学方面展开研究探索,都有丰富的内涵可供观众思考。在影片本文所构成的独特系统里,因果线式叙事结构和潜在的循环叙事结构,避免了影片陷入难以理解的境地。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是有迹可循的。对剧情的理解不仅没有太大的障碍,而且这样的叙事结构更好地服务影片的剧情进展,调动了观众的观影积极性和好奇心。最后的开放式结局也为观众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留出了空间。综上所述,本片叙事结构和对电影叙事的探索都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1] 安德烈·戈德罗(法),弗朗索瓦·若斯特(法).什么是电影叙事学[M].刘云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12-20.

J905

A

1674-8883(2016)07-0202-01

薛世锐(1987—),女,四川南充人,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方向:影视与新媒体动画。

猜你喜欢

梦境线性文本
渐近线性Klein-Gordon-Maxwell系统正解的存在性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线性回归方程的求解与应用
梦境改造师
梦境改造师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二阶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
梦境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