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新常态下振兴芜湖铁画产业的思考

2016-03-01王荣才姚本先

新乡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振兴经济新常态

王荣才,姚本先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a.宣传统战部 b.办公室,安徽 芜湖 241002)



经济新常态下振兴芜湖铁画产业的思考

王荣才a,姚本先b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a.宣传统战部 b.办公室,安徽 芜湖 241002)

摘要:芜湖铁画在20世纪50—60年代和20世纪80—90年代曾经两度辉煌,2006年芜湖铁画锻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受到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的冲击,铁画产业的发展跌入低谷。芜湖铁画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产业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不高;竞争无序,行业自律意识欠缺;宣传力度小,产品知名度不高;管理理念陈旧,品牌意识不强;传承方式落后,技艺传承受到限制。经济新常态下振兴芜湖铁画产业要遵循保护和发展并重、继承和创新并举的原则,通过认真分析铁画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出台有针对性的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当前应当做好以下工作:扶持大型企业,打造产业精品;保护知识产权,规范市场秩序;弘扬铁画精神,增强铁画影响力;注重内涵式发展,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促进相关各方协作,形成发展合力。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芜湖铁画;振兴

一、芜湖铁画的传承与经济新常态

(一)芜湖铁画的传承

芜湖铁画原名“铁花”,诞生于清康熙年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铁画的创作特点是以锤为笔,以铁为墨,以砧为纸,锻铁为画。芜湖铁画画风苍劲古朴、气韵天成。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芜湖铁画基本上处于自发式间断发展的状态。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芜湖铁画得到发掘、保护,重新焕发了活力。1958—1959年,一大批优秀铁画作品在匈牙利、法国等国展出,铁画技艺蜚声海内外[1]。20世纪90年代,“飞龙”“储氏”“文典”“艺蕾”等多家各具特色的工艺品公司以及与之配套的一些个体作坊在芜湖建立起来。2006年,芜湖铁画锻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安徽芜湖共有铁画公司20家左右,行业从业人员达到200名。经过数代人的不懈努力,芜湖涌现出一批锻制铁画的高手。其中,杨光辉、储金霞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另外还有8人获得了“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 3人获得了“安徽省工艺美术名人”的称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芜湖铁画锻制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储金霞在政府的支持下率先建立了占地400平方米的标准化铁画大师工作室。由安徽尚美文化创意产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占地1.3万多平方米的中国铁画产业园已初具规模。就当地几个知名品牌来讲,“储氏铁画”被评为安徽省著名商标,“飞龙铁画”“文典铁画”被评为“芜湖市知名商标”,“艺蕾铁画”在“中国创业富民大赛”中崭露头角,“徽艺坊铁画”利用互联网营销取得突破。近年来,芜湖铁画多次参加省级、国家级工艺美术大赛并多次获奖。芜湖铁画已经成为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文化产业。芜湖人还尝试使精品铁画进入艺术品收藏市场,同时设法使普通铁画由用途比较单一的馈赠礼品转变为具有芜湖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纪念品。2015年1月,《金羊载耀·铁骨铮铮》铁画艺术珍藏邮册发行,这是芜湖铁画与有着“国家名片”之称的邮票的首次结合。2015年6月,“铁画书法笔筒与立体铁画屏风组合”参加国家旅游局主办的“百佳十强”旅游商品评选并获得银奖。芜湖铁画人才培养计划目前已落户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和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

(二)经济新常态下铁画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及“新常态”。“新常态”一词是在对全球经济形势进行研判的基础上对我国经济发展态势的准确概括。同年11月,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新常态的特征主要有3个。一是经济增速由高速转向中高速,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2]。习总书记的讲话表明,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经济新常态下,不能再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要想成为经济发展可持续的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新中国成立以来,芜湖铁画艺术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取得了辉煌的创作成就。陈列在人民大会堂的铁画珍品《迎客松》、陈列在毛主席纪念堂的铁画书法作品《长征诗》、被伦敦大英博物馆收藏的铁画作品《梅、兰、竹、菊》以及中央人民政府赠送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巨幅铁画作品《霞蔚千秋》,均是芜湖铁画辉煌的见证。然而,随着经济改革不断深化,芜湖铁画产业也面临着转型发展的艰难抉择。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近年来芜湖铁画产业的发展举步维艰。近10年来,铁画产品在大众消费层面的需求逐年萎缩,芜湖铁画产业处在发展异常艰难的时期。芜湖铁画产业的发展历程表明,产业的兴衰与经济发展方式有着直接关系。适应新常态是为了引领新常态,在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从前的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正在被以质量型、差异化为主的竞争所取代,兼具二产和三产功能的芜湖铁画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

二、芜湖铁画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市场经济是块试金石, 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目前,芜湖铁画的发展处于相对困难的时期,谈论建立成熟的产业化经营模式还为时过早。具体来说,芜湖铁画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以下5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产业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不高

目前,芜湖铁画产业从业人员约有200名,芜湖铁画产业年产值在2000万元左右,产业规模较小。近年来,随着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陷入困境,政府投入的扶持资金明显减少[3]。当地企业缺乏竞争意识,不重视成本控制,销售渠道拓展不力,导致铁画产品的社会影响力较弱。铁画企业不重视整合资源、培养新人,企业之间没有实现优势互补、错位经营,阻碍了芜湖铁画产业的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二)竞争无序,行业自律意识欠缺

20世纪90年代,外来资本开始进入芜湖铁画行业,一些企业急功近利,在生产中偷工减料。另外,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也助长了恶意抄袭之风,铁画产品模仿严重、千篇一律的问题一度十分突出。劣质铁画、镀金画因为价格便宜而风靡一时,挤占了精品铁画的市场空间。恶性竞争导致市场混乱,劣质铁画对注册品牌的产品形成了冲击,一些铁画生产者、经营者举步维艰,有些企业甚至负债经营。

(三)宣传力度小,产品知名度不高

要想实现艺术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就应当在雅俗共赏上下功夫,即企业既要生产高端产品,也要生产中低端产品。芜湖铁画中蕴含的文化特质长期被人们所忽视,对于铁画精神的讨论仅仅在学术论文中可以见到。宣传力度较小是制约芜湖铁画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除了芜湖本地居民之外,很多中国人对铁画艺术知之甚少。

(四)管理理念陈旧,品牌意识不强

芜湖铁画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模式相对简单。近年来,由于经济不景气,铁画生产受到了影响。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一些企业没有在创新发展方式上动脑筋,而是选择依靠副业来维持运转。目前,芜湖的铁画产品良莠不齐,劣质铁画凭借其低廉的价格占据了市场,粗制滥造的劣质铁画严重影响了芜湖铁画的声誉,这对当地知名品牌的发展极为不利。

(五)传承方式落后,技艺传承受到限制

目前芜湖铁画技艺的传承方式相对落后,主要为家庭作坊中父子相传、父女相传,或者由师父收徒进行传授。传授方法基本上是口传身授,普遍缺乏对技艺的总结和创新,不利于铁画工艺的进一步发展[4]。

三、经济新常态下振兴芜湖铁画产业的策略

芜湖铁画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代表,也是安徽省芜湖市地域文化的代表。在经济新常态下,传统行业要深度挖潜,保护、传承、创新芜湖铁画时不我待。

(一)扶持大型企业,打造产业精品

一是整合当地各种资源,做大做强一批优势明显或特色鲜明的铁画企业。要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培养铁画制作和企业管理人才,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和技术研发能力,拓展产品的营销渠道,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推陈出新,打造铁画精品。二是推动一批具有影响力和市场知名度的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同时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助推产业发展,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5]。要引导企业树立产品服务意识,积极适应新常态,利用好互联网+,在旅游、教育、文化、艺术等领域开拓市场。三是建立政府和企业联系的制度。定期举办企业发展论坛,召开企业座谈会,及时掌握企业的经营情况,通过创设良好的政策环境,扶持铁画企业发展。

(二) 保护知识产权,规范市场秩序

当前,铁画市场上假冒名家作品肆意抬高价格的现象比较普遍。在芜湖古玩城等传统艺术品交易市场上,各类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粗制滥造的铁画产品严重损害了铁画的声誉。目前需要做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打击恶意抄袭行为,防止发生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事情。要认真查处假冒伪劣产品,制止不法分子的低价倾销行为,进一步为铁画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要组织开展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发挥企业和行业组织的自我管理功能,建立打假维权联动机制。对于没有注册商标的企业,政府要鼓励其积极注册商标。同时还要推进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实行市场准入制度,防止粗制滥造的铁画产品流入市场。

(三)弘扬铁画精神,增强铁画影响力

300多年前,一位流离铁工与一位姑熟派画家联手创作出芜湖铁画。铁画艺术凝聚了一方百姓勤劳、聪慧、坚毅的品质,表达了人民群众最朴素的情感,挖掘和宣传铁画艺术中蕴含的文化精神对于铁画产业的发展意义重大。目前,应当改变将铁画精品作为外交礼品、重要场合装饰物的做法,让其“飞入寻常百姓家”。当地政府要开展各种活动(如举办非遗日展览、举办铁画艺术节等)大力宣传铁画艺术,要深入挖掘芜湖铁画的文化内涵,结合旅游业的发展打造城市名片。要积极组织有研究机构、大专院校、生产企业、行业协会参加的铁画发展研讨会,营造有利于铁画文化传播的环境。高等学校、研究机构要加强对铁画文化和锻造技艺的研究工作,促进铁画艺术的创新。

(四)注重内涵式发展,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在经济新常态下,铁画产业要更加注重内涵式发展。芜湖铁画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有利于突破当前产业发展的困局。首先,当地政府要牢固树立品牌意识,采取举办论坛、开设网站、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使品牌理念深入人心。要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致力于帮助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其次,要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发展基金,在品牌开发、品牌管理、品牌推广等方面实现创新,力争打造一到两个中外驰名商标。最后,要打好文化牌,要采取品牌展示、品牌推介等手段,扩大品牌的影响力。

(五)促进相关各方协作,形成发展合力

一是由政府引导铁画企业、相关高等院校开展合作研究,创新铁画锻制技艺[6]。二是由行业协会“芜湖市镜湖区传统工艺美术保护和发展促进会”联合芜湖铁画研究会、芜湖铁画艺术研究会,在企业和传统手工作坊中遴选一批铁画高手进行重点培训。三是实现高校和中职学校与企业的对接,在学校中开设铁画锻制技艺和艺术设计课程,培养既有深厚理论基础,又有高超锻制技艺的学院派传承人。

四、结语

芜湖铁画诞生于清康熙年间,在20世纪50—60年代和20世纪80—90年代曾经两度辉煌,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铁画产业的发展陷入低谷。铁画产品不同于其他一些手工艺品,其发展一直以政府为主导。在经济新常态下,当地政府亟须探索一条更加注重产品本身和整个行业内涵式发展的道路。铁画产业的发展有赖于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也有赖于企业、行业协会、高校、研究机构的共同努力,只有多方参与,多措并举,努力形成发展合力,才能使铁画产业的发展走出低谷。

参考文献:

[1]沈卓娅.芜湖铁画的历史和艺术特色[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1984(2):75-80.

[2]张占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趋势性特征及政策取向[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1):15-20.

[3]周昭成.《大众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启示[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7):37-41.

[4]张国斌.芜湖铁画产业化转型与发展探议[J].装饰,2008(7):116-117.

[5]范芝铭.城市品牌建设下的老字号品牌发展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3:17.

[6]苑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究[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2(3):1-5.

【责任编辑王素】

收稿日期:2016-01-18

基金项目:安徽省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3zdjy171) ;安徽省芜湖铁画文化传承创新基地项目(2015zsxm006)

作者简介:王荣才(1975—),男,安徽芜湖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党史党建、文化与传媒、经济学。姚本先(1963-),男,安徽肥东人,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心理学、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J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726(2016)04-0059-03

猜你喜欢

振兴经济新常态
新常态下东北老工业基地再振兴的途径及创新
东北粮食物流发展研究
从供给侧改革谈东北机械工业振兴
经济新常态下河南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城市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对策
浅论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经济新常态下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探究
中菲谈“振兴”五大领域合作
经济新常态下中小房产企业竞争优势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