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构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常态机制的思考

2016-03-01喻俊伟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年24期
关键词:干部作风评议问责

喻俊伟

(桃源县委党校 湖南桃源 415700)

关于构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常态机制的思考

喻俊伟

(桃源县委党校 湖南桃源 415700)

一、当前在推进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上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上“时轻时重”的问题。有部分领导干部在思想上没有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没有将正确的作风观念转化为工作及生活中的自觉行动,而是被上级机关“牵着鼻子走”,具体表现在当上级领导高度重视、态度硬朗、亮出重拳时,他们还能够有所顾忌,自觉遵守作风建设的各项规定,而当上级领导不在着重强调、频繁督查时,他们在精神上便开始松懈,疲于应付,各种不良风气开始“卷土从来”。

2.推进上“时紧时松”的问题。长期以来,机关单位对作风建设拥有了一定的“免疫”能力,形成了“抗体”,作风建设落实上出现三种倾向。一是作风建设“一阵风”,上头喊得响,领导盯得紧的时候,便走走过场抓一抓、讲一讲,一旦上面不做要求,下面也就不执行了。二是作风建设“一头热”,作风建设在上头热,往往督得紧,阵容闹得大,活动开展得多,而少数基层单位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工作不热心,存在应付心理,对上面要求有时视而不见、我行我素,有时还乱发议论,把相关作风建设规定束之高阁。三是作风建设“一锅煮”,将作风建设和其他工作混在一起,都和作风建设有联系,抓作风建设没有针对性,没有突出重点,没有明确的载体。作风建设要选择不同的“调料”,掌握不同的“火候”,使用不同的“炊具”,有的要“炒”,有的要“炖”,有的要“煎”。

3.落实上“浮于表面”的问题。作风建设,容易停留在制度层面,挂在嘴边,怠于执行。一是制度设计不实。机关作风建设方面的制度制定了一套又一套,甚至可以拿出好几本制度建设方面的台帐,但这些单位制订的制度有的与单位实际不符,缺乏针对性;有的为图省事,照搬照抄制度规章,与本单位实际结合不紧;有的制度只有原则性规定,没有具体实施方法,可操作性不强,致使有些制度形同虚设,在工作落实上没有起到效果。二是督促检查不严。作风建设检查先通知,检查的是有准备的不真,听汇报看资料是“死”的不实,参与督促检查的多为“常客”,易碍于情面不严。三是执行不力。作风建设不敢动真格,一些部门和单位虽然制定了相关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措施,但是在实际执行和操作过程中,往往不敢动真碰硬,存在“护短”行为,不愿意得罪人,更不愿意“家丑”外扬,对责任追究不了了之。

二、关于构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常态机制的对策建议

1.加强教育引导,提高作风建设的自觉性。

(1)完善学习教育制度。“心者,一身之主,百行之本。”我们应不断强化对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作风养成教育,并提升学习教育的针对性,使之成为干部的清醒认识和自觉行动。坚持集中教育和日常教育相结合,在完善学习日、“三会一课”、中心组学习、干部培训和轮训、学历教育、挂职锻炼、外派学习等学习教育制度的同时,强化“书记讲坛”、“转作风、创满意、树形象”、领导干部带头上党课等集中性的主题教育学习活动,实现以教育促进思想政治素质和精神境界的不断提高,切实增强党员干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并建立对党员领导干部理论学习情况的考核激励制度,把学习培训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之一,保障学习教育的经常化、制度化。

(2)创新教育宣传载体。要紧紧围绕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创新宣传教育载体,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揽,通过“书记讲坛”、“一把手”电视公开承诺、廉政警示教育等形式,着力在“实”、“活”、“新”上下功夫。“实”,就是紧密结合干部作风建设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做到“管用”。“活”,就是采取集中学习、外出参观、成果交流、知识竞赛等多种灵活的教育形式,进一步增强思想理论教育的吸引力、亲和力、渗透力。“新”,就是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立足实际,大胆创新,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最终使思想教育入脑入心,真正起到转变作风的效果。

(3)突出教育宣传重点。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领导干部是关键。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是一种无声的力量,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是作风建设的重要切入点。要促使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带头搞活作风建设“整盘棋”,切实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党纪国法教育。要加大对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充分发挥优秀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使干部作风建设学有标杆、赶有方向。

2.严格监督检查,加大作风建设的震慑力。

(1)健全监督网络,形成监督合力。作风建设只有盯得紧,才能有进度,只有督的严,才能有深度。要整合监督力量,实行全员抓作风,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要发挥党内监督的职能作用,形成党内监督的合力,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企业和群众中聘请一批作风建设监督员,建立广泛的监督网络。并突出监督重点,把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监督问责的重要突破口,做到一检查一通报、一问题一剖析、一案例一曝光,对问题较多、群众反映强烈的部门和单位,可派驻督导组进行重点督导,直至问题解决。要提升社会监督的地位,以基层和群众的评判作为改进机关作风的重要导向和动力。同时,实行作风建设有奖举报制,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监督的积极性、主动性。

(2)改善监督方式,实现全程监督。作风建设要常抓不懈,要切实做到事前调研、事中督导和事后总结相统一。在着力抓好民主生活会、廉政谈话、诫勉谈话等党内监督制度落实的同时,要将监督关口前移,从事后监督为主转向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要突出权力公开运行这个重点,强化政务公开和党务公开的推行力度,做到权力行使到哪里,领导活动延伸到哪里,对他们的监督就延伸到哪里,将领导干部的一切行为都置于党纪国法和社会道德的严格约束之下。

(3)强化监督责任,保证监督效果。强化上级的监督责任,凡因上级监督不力、下级出现问题的,要追究领导责任。强化单位的监督责任,对本单位党员干部的作风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对抓作风不力的单位要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强化班子内部的监督,教育“一把手”敢抓敢管,班子成员搞好互相监督。

3.强化结果运用,树立作风建设的风向标。

(1)建立民主评议体系

要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注重实效的原则逐步建立民主科学评议体系。要增强评议体系的民主科学性,把上级评议和群众评议、专家评议结合起来,并增强群众评议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要改进评议手段,提高评议的针对性和客观性,定期对干部作风的服务意识是否增强、服务态度是否改进、服务质量是否提高进行考核评议;要公开评议结果,建立通报机制,对一段时期机关作风方面和机关作风建设中存在的带苗头性、倾向性的问题及时予以通报,及时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要把评议结果与干部的升降去留挂钩,使得以考评促转变。

(2)健全考核奖惩机制

要根据实际,完善干部作风建设违规惩戒机制,在范围上,分类界定、侧重不同,重点定位在因工作态度不好、责任心不强、不作为、乱作为等作风方面的问题;在方式上,要形式多样、简便易行,在采用书面检查、经济处罚、诫勉谈话、取消评先评优资格、通报批评、调离岗位、暂停职务等方式的同时,还可通过新闻媒体、网络、通报等形式定期公布违规行为和违规人员;在效果上,注重及时纠正苗头性的违规行为,把违规行为处理在萌芽状态。并逐步树立用好的作风选人的用人导向,最终营造出一种人人争相发扬优良作风的良好氛围。

(3)严格责任追究

为防止作风建设“雷声大、雨点小”,失之于软、失之于宽,要出台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相关规定、推行行政问责方法,实行问责倒查追究,除问责当事人外,还要对其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问责,用问责提高执行力、用问责促进干部负责、用问责提升服务水平。并加大查处力度,对作风督查发现的人和事要硬起手腕,勇于“亮剑”、“开刀”,不怕丑、不护短,予以公开曝光,让随者止步,闻者震慑。

猜你喜欢

干部作风评议问责
强化述职评议 落实主体责任
监督执纪问责如何“备豫不虞”
“滥问责”的6幅画像
问题筛子“链”着问责筛子
“抠”字眼,暴露干部作风成问题
创新评议形式 提高评议实效
对“数字脱贫”要问责
对“自度曲”本原义与演化义的追溯与评议
加强和改进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对策建议
同行评议过程中专家的回报模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