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胸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

2016-03-01Riskfactorsforsurgicalsiteinfectionincardiothoracicsurgery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6年1期
关键词:切口感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Risk factors for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in cardiothoracic surgery

戴玉芳(DAI Yu-fang),彭美玲(PENG Mei-ling),刘 惕(LIU Ti),张 玲(ZHANG Ling),江淑芳(JIANG Shu-fang),冯诚怿(FENG Cheng-yi)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 213003)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zhou, Changzhou 213003, China)



心胸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

Risk factors for surgical site infection in cardiothoracic surgery

戴玉芳(DAI Yu-fang),彭美玲(PENG Mei-ling),刘 惕(LIU Ti),张 玲(ZHANG Ling),江淑芳(JIANG Shu-fang),冯诚怿(FENG Cheng-yi)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常州213003)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zhou, Changzhou 213003, China)

[摘要]目的了解心胸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查阅病历资料、床旁调查及出院后电话随访等方式对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某院心胸外科手术患者SSI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监测手术患者953例,发生SSI 21例,SSI发病率为2.2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SI与年龄、切口类型、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恶性肿瘤6项因素有关(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住院时间和引流管留置时间是SSI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建议针对心胸外科SSI的危险因素采取相关干预措施,预防和控制SSI的发生。

[关键词]手术部位感染; 心胸外科; 危险因素; 切口感染; 医院感染

心胸外科手术涉及肺、食管、纵膈及心脏、大血管等人体重要的组织和器官,术中为全身麻醉,进行气管插管,具有手术时间长、手术过程复杂等特点[1],对患者的创伤较大,影响患者的循环、呼吸等生理功能,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之一。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同时也严重影响医疗质量,甚至会导致患者死亡[2]。某院于2014年1—12月对心胸外科开展SSI目标性监测,及时发现SSI的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控制措施减少SSI的发生。

1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某三甲综合医院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心胸外科的手术患者。

1.2调查方法依据卫生部2009年发布的《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和江苏省卫生厅2010年发布的《医院感染管理标准操作规程(试行)》,采用前瞻性目标监测方法,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每日查阅心胸外科手术患者的病历资料,了解患者手术情况,并且到病区进行床旁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情况、感染情况、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等,对出院后手术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询问切口感染情况。

1.3诊断标准参照2001年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和2010年版的《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结合临床症状和病原菌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1.4统计分析数据录入Excel表格,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再对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一般资料2014年1月1日—12月31日共调查心胸外科手术患者953例。其中男性663例,女性290例;年龄1~84岁,平均(55.41±16.58)岁;住院时间3~124 d,平均(19.86±12.58) d。

2.2SSI情况953例患者中发生SSI 21例,SSI发病率为2.20%。其中心脏血管手术122例,占12.80%,肺食管胸腔纵膈手术(普胸手术)831例,占87.20%;其中深部切口及表浅切口感染各8例,占38.10%,器官腔隙感染5例,占23.80%。

2.3SSI单因素分析将性别、年龄、糖尿病、住院时间等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切口类型、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恶性肿瘤患者的SSI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953例心胸外科手术SSI单因素分析

2.4SSI多因素分析采用进入法(Enter)选择变量进入模型拟合,以SSI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6个变量全部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最终进入模型的是引流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是SSI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对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行Hosmer-Lemeshow检验,P>0.05,模型拟合良好。

表2 953例SSI危险因素的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

3讨论

本次共调查心胸外科手术患者953例,发生SSI 21 例,SSI发病率2.20%,低于张贤平等[2]监测的结果(2.43%),高于王伟丽等[3]监测的结果(1.96%)。

SSI的危险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为局部因素与全身因素,前者包括污染的细菌量、细菌毒力和切口局部微环境,后者包括宿主对感染的免疫反应和获得性因素,获得性因素包括高龄、患糖尿病、肥胖、手术持续时间≥3 h、手卫生依从性差等[4]。此外还与无菌器械管理、医务人员无菌操作和术后切口换药等因素有关[5]。

本研究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SI与年龄、切口类型、手术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间及恶性肿瘤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引流管留置时间和住院时间是SSI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次调查引流管留置时间≥5 d的占46.48%,平均(5.39±5.20)d,引流管留置时间≥5 d的患者发生SSI的概率高于引流管留置时间<5 d的患者。虽然术后留置引流管能有效引流残留的积血和渗液,但是留置引流管属于侵入性操作,而引流管是细菌侵入切口的途径,由于置管时间过长,可能增加SSI的发生。同时若引流管护理不当,则导致引流液逆行感染,亦可导致SSI[6]。本次调查患者住院时间在3~124 d,平均(19.86±12.58) d,住院时间≥20 d的患者发生SSI的概率高于住院时间<20 d的患者,这可能由于医院病房内人员流动较大,是各种带菌者以及病原菌集中的地方,加之许多设施和器械受消毒条件的限制,容易被病原菌污染,随着住院时间的延长,患者在医院发生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增加[7]。

根据以上危险因素分析,提出以下防控对策:(1)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无菌观念;(2)医护人员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避免细菌通过医护人员的手传播,导致SSI的发生;(3)掌握正确的拔管指征,术后尽早拔除引流管,减少污染的可能;(4)尽量减少病房内人员流动量,限制家属探视,增加空气洁净度;(5)加强病房管理,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及时下床活动,提高机体的康复能力。

[参 考 文 献]

[1]许缤, 陈红岩, 孙嫣, 等.胸外科手术后医院获得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1):64-66.

[2]张贤平, 姜亦虹, 史婷奇.心脏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2, 11(1):62-65.

[3]王伟丽, 王书会, 刘芸宏, 等. 1 223例胸外科患者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J].中国消毒学杂志, 2014, 31(5):476-478.

[4]邓敏.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和预防策略[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0, 9(2):73-75.

[5]彭美玲, 刘惕, 周健, 等.骨科手术部位感染危险因素[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4, 13(11):665-668.

[6]刘维维, 华莎.胸部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调查[J].实用预防医学, 2013, 20(2):212-214.

[7]黄荔红, 游荔君, 王佳, 等.手术部位感染回顾性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3, 12(2):97-100.

[中图分类号]R181.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9638(2016)01-0061-03

DOI:10.3969/j.issn.1671-9638.2016.01.016

[作者简介]戴玉芳(1966-),女(汉族),江苏省常州市人,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医院感染管理研究。[通信作者]彭美玲E-mail:864328859@qq.com

[基金项目]2012年常州市卫生局指导性项目(WZ201205)

[收稿日期]2015-03-20

猜你喜欢

切口感染医院感染危险因素
腹腔镜辅助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临床效果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
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治疗
重症监护病房感染危险程度分析与护理措施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