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务微博“过气”了吗

2016-02-29

人民周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政务公安舆情

在2016政务V影响力峰会上,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了《2015年人民日报政务指数微博影响力报告》。全国各地、各政务职能领域的“政务V”们,平日里活跃在互联网上,轻点鼠标、勤敲键盘,已经成为党和政府进行信息传播服务的一支生力军。

当今是微信大行其道的时代,腾讯第三季度财务报告透露,微信月活跃用户6.5亿人次。十八届五中全会宣布放开“全面二孩”政策,当晚刷爆了微信“朋友圈”。移动客户端也跃跃欲试,如“今日头条”客户端宣称,每天人均阅读时长已达53分钟,它的精准分发开启了“分众传播”、用户强粘性的新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微博是不是有点“过气”了?我们可以斩钉截铁地说:没有!

一、政务微博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信息采集、新闻发布、舆情处置机制

相对于政务微信和政务客户端还处在草创“阵痛”期,政务微博已经进入常态运营期,普遍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工作机制。如上海公安微博群以市局的@警民直通车—上海为龙头,以各区分局官方微博为骨干,以民警个人、派出所和大队为基础。在国庆期间,每天入驻市局指挥联动中心,通过与交通、消防、治安等指挥平台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获取全面的交通、消防、治安事件信息,还直接派编辑到预测流量较大的执勤点,即时搜集信息。

2015年资本市场发生剧烈动荡后,6月20日周一早上大盘低开高走,约10时30分达到最高点后三大指数开始跳水,一个诱因可能是某网站10时23分左右发布的一篇题为《证监会研究维稳资金退出方案》的报道,造成人心惶惶。午间休盘时,12时15分@证监会发布火线辟谣,证监会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时称,“证监会将继续把稳定市场、稳定人心、防范系统性风险作为工作目标”,该消息得到转发和评论各3000多条,维护了大盘平稳。

“青岛38元大虾”事件发生后,青岛市政务微博密集发声。2015年10月6日,@青岛市北发布、@青岛物价、@青岛公安、@青岛发布、@青岛工商作出回应。10月7日,@青岛发布又发布市旅游局、工商局、物价局和公安局《关于进一步治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通告》;发布《关于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声明》,称市旅游局、工商局、物价局、公安局等将联合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拉网式市场秩序大检查、大整顿。

网民对一些知名人士涉嫌吸毒、嫖娼案情通报中“朝阳群众”扮演的角色有议论,@平安北京接过话题,解读中国特色的群防群治政策,强调首都作为“首善之区”高标准的社会治理,把一个带点负面的话题变成了理直气壮的社会正能量传播。

二、政务微博运营团队媒介素养很高,是网民尊重和佩服的“网络达人”

政务微博运营团队是体制内率先触网的一批人,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尤其是熟悉网络表达,洞察网民心理,把握网络舆论生成、发酵和消解的规律。

湖北荆州商场电梯“吃人”事件后,网上流传各种乘坐电梯的“攻略”,各种夸张的“正确姿势”。@江宁公安在线回应:“手扶电梯‘吞人事故绝大多数是电梯故障或维护不善导致的,这种事故本属于极小概率事件。”3万多名网友转发了这条微博。@江苏网警推出《网上谣言Top10》栏目25期,精选一周谣言案例做出澄清,获得6200余次转评。

三、政务微博与主流媒体微博、民间网友联动在加强

2012年9月15日、16日,因为日本政府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部分附属岛屿,引发中国民众的强烈不满,一些地方出现少数人混杂在抗议人群中打砸日系车、日货商店的行为。9月18日7时2分,@公安部打四黑除四害发出经领导审定的博文:

“【理性爱国 合法表达】近日,一些地方发生了示威游行活动,抗议日本政府‘购岛行径,群众爱国热情令人赞许。但也发生了少数人借机打砸抢烧行为,这是我们不愿看到而‘别人愿意看到的,是令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我们郑重呼吁大家理性爱国、合法表达,不要采取过激行为,共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这条微博经人民网等主流媒体和浙江公安、平安中原、平安荆楚、平安辽宁、深圳公安、济南公安等地方公安微博转发,形成了舆论声势,对于遏制街头的非法行动起到了有力的震慑作用。

2015年“正能量”第一博,大概就是9月3日大阅兵这天,大学女生@周顾北的一句话博文:“这盛世,如你所愿。”配图是《人民日报》老记者拍摄的1968年,周总理在天安门城楼紧锁双眉的照片。@中国维和警察等政务微博纷纷转发推介:

“开国大典的时候飞机不够,您说飞两遍。如今再也不需要飞两遍了,要多少飞机有多少飞机。这盛世,如你所愿。山河犹在,国泰民安。当年送你的十里长安街,如今已是十里繁荣。”

政务微博不是单枪匹马,已与@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新华视点等主流媒体微博实现联动协作,组成了当下网络舆论场最为强势的“舆论集团”,并扶掖民间“自干五”网友,在澎湃的舆情声浪中掌握着舆论的主动权,乃至主导权。我们在《社会蓝皮书》2015年互联网年度舆情分析报告中指出:正能量已经全面覆盖微博平台。

四、政务微博也能实现在线查询和业务办理等微信功能了

政务微博不仅是单向信息发布,与网民的在线交流,近年来开始提供线上便民服务,通过私信实现在线咨询、服务预约和业务办理等职能。如@上海发布推出粉丝服务菜单,已实现“公交实时到站”“电子监控违法”“出入境办证”“个税查询”“结婚登记预约”等10多项在线服务。@国家发改委同时推出审批流程和审批进度查询、举报价格违法等服务功能模块。北京、广州、深圳的公安和交警部门微博提供违章查询、业务咨询等服务,为市民出行和办理相关业务提供便利。多省教育部门如@四川教育、@河南教育、@安徽省教育厅等开通私信查询高考成绩、录取查询等服务。

在线查询和办事是政务微信的长项,一些政务微博也基本实现了这些功能,的确是与时俱进。

政务微博展望

政务微博下一步的发展,需要突破瓶颈,消除“信息孤岛”,借微博促进和实现政府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规模效应。当前,亟待搭建一体化电子政务新数据库,如包含个人户籍、教育、就业、医疗领域的人口信息库;包括地理路况信息、天气信息的空间地理信息库。

要鼓励公务员开设微博。目前公务员微博与政务机构微博发展失衡。各级公职人员开博仅37684个,开博官员行政职务普遍不高,相比于我国庞大的公务员基数,还有很大的扩展空间。

政务微博是政务公开的创新方式,也已成为党政机关政务建设的“标准配置”,借力社交媒体,建设阳光政府、服务型政府,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是迄今为止一项最了不起的“互联网+”实践。突发事件处置,身手敏捷;敏感议题应对,守正持中;治理网络谣言,扶正祛邪……微博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网络舆情》执行总编辑 祝华新,人民网舆情监测室首席数据分析师 潘宇峰)

猜你喜欢

政务公安舆情
“老公安”的敛财“利器”
“10岁当公安”为何能畅通无阻
政务
政务
政务
政务
舆情
公安报道要有度
舆情
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