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池中立花坊间生香

2016-02-26

商界·时尚 2016年1期
关键词:生花插花日本

如今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步伐,让越来越多的都市人向往安静平和的生活状态。而插花这件美好的事物,在一花一草间承载着生活的质感。

东方式插花艺术历史可由中国及日本的历史中察寻出来。早在公元57年,日本使者前来中国,在长安及洛阳两地,学习吸收中国的政治法律制度、文学、儒学、佛学、医学以及书法绘画等,将之引入日本,从而推动日本的政治经济改革与文化艺术的发展。

池坊流作为日本最古老传统的插花流派,一直被公认为日本插花的本源。虽然从中也能看到中式插花的影子,但相比之下更为简约。比如池坊流中,生花以强调线条美为特色,作品中仅插少量的花朵。东方的哲学思想认为,人类只是浩瀚宇宙中非常微小的角色,这种意念也反映在日本池坊流插花艺术上,所以呈现出来的是简洁而又朴素的插花风格。

对于插花人与花材之间的美妙关系,日本室町时代初期的猿乐演员与剧作家世阿弥在《风姿花坛》一书中写道:“花之道,非手之所及,心之所在也。”插花者借花表达心意,发挥花的生命之美,同时也有了对生命的感悟。

在池坊花道550余年的历史中,有最传统的立花、生花和具有现代个性的自由花。无论是哪种花形,池坊插花均以简约为风,以植物之美,于指间默默传承着插花之道。

池坊插花的分类及制作难点

立花:

又称作“立华”。立花是最传统的日式插花花型,亦是花道的精髓所在。立花的枝条数目取奇不取偶,一般以9条枝条最为常见,这9条枝条各安排在上、中、下段,形成独特的格调,插花时各枝需注意一定的顺序和位置,不能前后倒置,总体成垂直并稍成圆柱形。立花的插花构图着眼点在于线条的构成,讲究线条美。

生花:

由于立花的塑造较为困难,不便普及在日常生活中,所以在18世纪渐渐发展出较为简化的生花。生花以“真”“副”“体”三个主枝构成一个整体,用简单且又秀美的手法,表现出草木花卉最本质的美。在生花作品中,花器中的花与水相接之处被称为“水际”,生花十分注重“水际”之美,体现生花“亭亭玉立于水面”的美妙意境。

自由花:

受当代艺术思潮的影响,最近才崭露头角的自由花,因其长于个性的表达,将草木的美及特征多种多样地表现出来,更适合当代的都市环境。自由花可以粗略地分成自然主义风格和抽象派风格。两种风格都基于尊重原材料的美和基本特性,用创新的方式来展示花草枝叶,表现出不同的效果或情绪,其所具有的可能性是无限的。

张晓珊

日本华道会中央委员

池坊华道教授

池坊花道珊瑚社创办人

BM:在你看来,花道于生活,扮演着哪种角色?

Z:在快节奏的时尚都市中,我们往往行色匆匆,时而想来,是否忽视了内心的修炼和提升?而花道可以说是“心灵深处的一面镜子”,学习插花,沉浸其中,便能得出许多对生活的感悟。

BM:在学习插花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技巧在于什么地方?

Z:学习插花,我们要用二个“眼”,一个是“肉眼”,另一个是“心眼”。用“肉眼”去观察一花一草的“生”(生命之美),而“心眼”并非我们常理解的字面意思,在这里表示要用心去感恩大自然给予人类的“美感,真诚,品格”,从中感悟花与人的和谐。接触花道,常与花为伴,共度时光,从中我们要用心去理解四季绽放的花朵,无论形状、姿态还是颜色,处于自然风土所带来的四季转换中,将个人的思绪及情感寄托于微妙变化的草木表情里,这也是有心掌握插花的技巧所在。

BM:对于新手你会给予哪些建议?

Z:池坊插花,学会容易,学好难。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生命与表情,能否感受花的生命之美以及花的语言,就得看平时学习的态度,以及对生活的观察和感悟,使美丽的花材插入花器之中,形成更美观,又有意境和故事的作品。对待插花这件事,一定要用朴素的心态和认真的态度去接触花儿们,这也与心境有关。世界上最难的事,莫过于在热闹中按兵不动,在华丽的舞台背后默默地为成功落幕工作,“不忘初衷并非不可放眼未来”。

BM:国内目前开设的池坊插花教室多吗?

Z:目前国内开设的池坊插花教室不多,因此我开设了池坊花道珊瑚社,本意并非借此盈利,而是建立一个平台,将插花这件修心养性的生活逸事传道授业。毕竟,所谓“道”不仅是一种学术,一种技巧,也是一种品行人格的修养。

松木千惠

(旅居日本多年,师从日本池坊花道派特级教授星花风先生近20年。)

BM:你师从日本池坊花道特级教授星花风先生近20年,先生的传授让你最受益的地方在于?

S:池坊花道不仅仅是学习插花本身,更在于对生活的领悟和阅历的积累。在日本,每次上课,先生都会穿上和服,仪态优雅,语音柔和。因为衣带整齐是对花儿们的尊重,也是对学生们的尊重。在上课过程中,除了教授插花技术外,先生还会传授历史文化、人情礼仪,时常带领我们去美术馆、植物园,深入大自然了解植物的生长习性。

BM:在池坊插花的学习过程中,进阶最大的难点在什么地方?

S:我认为除了扎实掌握基础技术要领外,和其他的艺术创作一样,需要内心自我修养的提高。技术层面上只要勤于练习,进阶指日可待,然而要想有直指人心的作品,需要有很多生活的历练和感悟,毕竟境由心生,从池坊插花的角度来讲,心境与作品的呈现关系挺大的。

BM:目前池坊插花在中国的发展如何?

S:随着国内经济发展,人们对美的意识提高,还有互联网的普及,很容易接触到国外的新兴事物。大批留学人士回国创业,其中不乏在国外学习花道的同仁们回国开设课堂、举办花展。希望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这项传播“花样美学”的事业中来。

BM:关于池坊插花,中文版本的书籍略少,听闻你近年来计划将日本一些很好的关于池坊花道的书籍翻译为中文?

S:这也是源于池坊花道的魅力,想让更多喜爱插花的中国朋友了解池坊花道的精髓,所以正在酝酿翻译一些池坊花道作品方面的书籍。

BM:池坊花道给你和你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和改变?

S:植物用它们的姿态启示我,无论风霜雨露,都要迎风而立。我们也要以一朵花的姿态优雅地行走于世间。以花会友更是无限美好。

郭少静

资深花艺设计师

华道家元池坊教授

著有《六月海藻的婚礼花艺》 《我的插花生活—时尚生活居家插花》 《花语呢喃》 《婚礼花艺图库》系列

BM:作为花艺设计师,你接触西式插花比较多,两者相比有何差别?

G:10年前我一直关注西式插花,后来有幸接触到池坊花道,作品中呈现的植物姿态深深吸引了我。通过这些年对池坊花道的接触和学习,更深切地感受到西方和东方两种插花形式上的相辅相承。其实,不论是西方还是东方的插花,都教导插花者将感情放入作品之中,不过东西方表达情感的方式有所不同,西方的插花者利用“型”做桥梁来表达情感,而东方式插花在创作时并不太依凭媒介,而是以情感为创作出发点。

BM:池坊插花的学习是需要时间去累积的,当中遇到过哪些困难?

G:在我看来,池坊插花的学习,更多的是一种对自然界的学习,对美的学习。通过时间的沉淀,慢慢变成身体的一部分感知,没有这个发酵的过程,很难变得通透。

BM:都说学习池坊花道是一种修炼,是否会在意学成后可以获得哪些认证证书?

G:我认为许可(池坊的证书),是对自己学习的一种肯定和激励,并不代表什么。我们的教育机制让我们太看重所谓的证书,而证书并不代表能力。特别是领悟美的能力。有很多同学从一开始咨询课程时,就想知道“我多久能学完?学完能获得什么证书?”那么请问什么是“学完”?如何算“学完”?我记得有篇文章中曾说道:“我们培养了很多高学历的野蛮人。”其实,从小我们就没有被教授“美”是什么,只能现在补课。但这不是应试教育,不需要给别人答案,唯一要给答案的人,是自己。

BM:插花流派众多,你认为池坊花道最独特之处在于?

G:庄严感,寂静感以及对自然的完美诠释。

猜你喜欢

生花插花日本
插花吟
日本元旦是新年
要下雨啦
《黄金时代》日本版
法治漫坛
插花由易到难
妙笔从哪里生花?
插花有感
织思成锦,祈念生花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