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传统的本位意识与主体的创造能力
——卡拉斯歌剧演唱革新的启示

2016-02-24

戏剧之家 2016年24期
关键词:卡拉斯歌唱家音色

荣 蓉

(江苏省盐城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强化传统的本位意识与主体的创造能力
——卡拉斯歌剧演唱革新的启示

荣 蓉

(江苏省盐城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江苏 盐城 224002)

在卡拉斯的歌剧表演唱中,歌剧不再是风雅,不再是堂皇的剧场和盛装的男女,它已经进入流行和大众的行列,雅俗共赏。将娴熟的歌唱技巧与艺术表现统一于舞台表演,是她歌剧演唱中始终坚持的不变原则;浓郁的民族风格贯穿其歌剧演唱始终,并赋予作品千种音色和表情,极大地展现了声乐演唱的无穷魅力。这就是卡拉斯歌剧演唱带给我们的珍贵启示。

歌剧演唱;理念;生活化;表情;本土化风格

歌剧艺术发展至今天,不仅是欧洲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全人类共有的财富。歌剧演唱伴随歌剧诞生四百年来的发展、演变,历经了一代代歌剧表演者的智慧、艺术创造与传播,从而使声乐演唱艺术发展到今天的繁荣景象,并在社会生活中有持久的生命力。

歌剧演唱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在表演形式、风格的变化和创新上,仍然来自大众文化的变化,来自大众文化中的人的音乐审美意识、音乐审美情感体验方式的变化。在这一点上,20世纪最伟大的女高音歌唱家之一——玛丽亚·卡拉斯的歌剧演唱是最具说服力的。她的演唱不仅继承意大利美声歌唱传统风格,在演唱方法、艺术语言、舞台表演等方面皆超越传统;最主要的是她在那个时代已经洞察到歌剧演唱最为敏感的发展方向,即传统歌剧表演形式需要改革,适应时代和大众音乐审美文化诉求;且其表演唱形式要趋于生活化、通俗化。同时,将娴熟的歌唱技巧与艺术表现统一于舞台表演,是她歌剧演唱中始终坚持的不变原则;浓郁的民族风格贯穿其歌剧演唱始终,并赋予作品千种音色和表情,极大地展现了声乐演唱的无穷魅力。这就是卡拉斯歌剧演唱带给我们的珍贵启示。

一、将娴熟的歌唱技巧与艺术表现统一于舞台表演

声乐演唱的技巧在声乐表演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古今中外一切卓有成就的声乐表演艺术家,无疑不具有高超与独到的演唱技巧。卡拉斯之所以能在歌剧表演艺术中取得卓越成就,是与她掌握了非凡的歌唱表演技巧分不开的。她在传统美声唱法的基础上,融抒情、花腔和戏剧女高音于一身,被称为“全能女高音”,同时在表演剧目中还包括卡门这样女中音角色,令人叹为观止。“一位声乐艺术家要在艺术上得以充分表现,没有相应的技巧是不行的,艺术上的自由需要有充分地运用技巧的能力,正因为如此,当今世界上第一流的音乐学府——美国朱丽亚音乐学院流行着这样一句口号:第一是技巧,第二是技巧,第三还是技巧。”[1]

诚然,声乐表演艺术中的技巧固然重要,但还有一样东西比技巧更重要,它就是声乐表演中的灵魂。声乐表演中的灵魂并非天生具备,而是来自艺术家长期积累的艺术修养和生活体验。比如中国的老一辈歌唱家王昆、郭兰英,他们演唱的作品民族风格浓郁、感情真挚,深受群众欢迎。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有戏曲或民族民间音乐的歌唱经历,从小在传统音乐的怀抱中成长,又经历了新兴音乐的熏陶,参与抗日歌咏运动、延安秧歌剧运动,新中国成立后更是歌唱舞台上的活跃者。郭兰英是唱晋剧出身,她的演唱渗透出深厚的戏剧功底;其演唱的歌剧《小二黑结婚》《窦娥冤》《我的祖国》,声音晶莹剔透、明亮坚实,行腔委婉自如,润腔精妙细腻,唱出了主人公的心声,民歌的魂。尤其是《我的祖国》的演唱,至今无人能及。王昆学过信天游、秦腔、河北梆子,这些为她成功地扮演歌剧《白毛女》中的喜儿角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她们的演唱既保留了个人的嗓音特点和鲜明的地方特色,又大量继承了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在长期的实践积累和生活体验中提炼艺术精华。

当今,声乐表演艺术迅猛发展,音乐教育的普及和正规化、系统化的培养,掌握高超的声乐表演技巧的歌唱者层出不穷,但是真正成为声乐表演艺术家的却并不多见。卡拉斯的卓越成就当然并不仅仅限于杰出的歌唱技巧,而在于她非常重视和讲究歌唱的艺术表现,特别是表情性。用她自己的话说:“美声就是表情。而单有一个美丽的声音是不够的,作曲家为你写下了音符,而歌唱家必须把音乐和表情放进这些音符中,我们一定要将作曲家原来希望的千种色彩和千种表情添加上去。”[2]事实上,中国的传统声乐艺术很丰富,仅戏曲就有三百多个种类,都有各自的演唱技巧和风格,表现在音色上的差异也是很明显的。而对于我们当前声乐教学整体出现“重技轻艺”的倾向,值得反思。在2013年4月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记得评委对其中一个歌手说过这样一句话:歌唱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好听,第二个阶段是好听,第三个阶段是动听,也就是打动观众。这应该就是声乐演唱技巧与艺术表现完美统一的艺术体现,是声乐表演艺术进入完美理想境界的切实保证。

二、赋予作品千种音色和表情

一个国家或民族需要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而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往往是各具风格的音乐家创造的。没有艺术上的个性、缺少个人艺术风格的作品是乏味的。个性是艺术家的生命力所在。近年来我国的民歌演唱风格出

现“千人一面”的局面。老百姓除了对前辈歌唱家独特的音色、个人风格熟悉外,对新出现的民歌手既辨不清其演唱风格也分不清谁是谁。卡拉斯的歌剧演唱将歌词、音色、戏剧表现完美结合,形成极富魅力的个人舞台表演风格和丰富多变的音色。尤其是她提出歌者要有千种音色和表情表达作曲家的意图,而不拘泥于一种音色或模仿前人。这种百变声音塑造音乐形象的歌唱审美理念,适合当前声乐演唱多元化发展的文化需求,也是声乐艺术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魅力所在。

实际上,在我国的民族声乐中,一直以来在歌唱的音色方面是相当丰富的,而这方面出色的歌唱家也是大有人在。如我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郭淑珍,她演唱的《黄河怨》,用音色多变的演唱技巧表现了戏剧性的感情色彩,其演唱情真意切、感人肺腑,以巨大的艺术感染力震撼了观众的心灵;青年歌唱家吴碧霞,她演唱的歌剧选曲和中国民歌都同样受到人们的喜爱,两种不同的声乐体裁通过她的嗓音准确表达出来,带给听众是美的享受。“她演唱的《洗菜心》《八月十五月儿园》等民歌,韵味浓郁,特色鲜明,就像一股股清泉涌出,又像各地的‘土特产’。她演唱的《霍夫曼的故事》《夜莺》等颇具难度的外国歌剧咏叹调,高音甜美圆润,字正腔圆,眉目传情,手、眼、身、法、步准确地表达了每一个细节,人们在转瞬间又看到了一个抒情花腔女高音的完美艺术表现。”[3]这是文化移入或文化适应的一个成功例证,即在民歌中移入美声唱法的发声方法,在西洋歌剧中移入传统民歌、戏曲的行腔咬字、舞台表演等。所以,在艺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今天,对于卡拉斯娴熟的歌唱技巧、独具个性的舞台表演、百变音色的运用,我们都可以移入到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中来,为民族声乐艺术繁荣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三、歌剧演唱的本土化风格的普及与创新

歌剧艺术在西方已经发展了近四百年的时间,传入中国只有八十多年。在短短的几十年中,中国歌剧艺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无论是创作还是唱法上都融入了中国戏曲、民歌以及西洋音乐经验,形成了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多种音乐风格形式。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后至今,由于各种因素,它的发展逐渐走入低谷,始终只被少数人认知,只有少数人才能掌握其演唱技巧,相对于民族声乐和流行歌曲,民族歌剧的大众认同度和社会影响还很小。

如何使民族歌剧走出困境,发挥它应有的效应?居其宏教授说过:“在承认中国当代歌剧可以有不同美学追求和审美趣味的前提下,要求大多数歌剧家在从事歌剧创作时眼睛盯着市场,心里装着观众,把歌剧的戏剧性和歌剧的剧场趣味作为艺术构想的重要出发点,把雅俗共赏当作歌剧的艺术目标去追求,力争以最精湛的制作把失去的观众重新吸引到剧场来。”[4]其实,在卡拉斯职业生涯早期就已经这样做了,她掌握了社会与艺术的脉动,洞悉了观众心理,全心投入,服务于观众的审美需求。20世纪的音乐家们对卡拉斯是这样评价的:卡拉斯给那些黑色音符带来生命,将歌剧带入一个大众和流行的新阶段。在中国普及并发展民族歌剧,让广大群众都理解并喜欢她,至少要做以下两方面工作。

第一,歌剧要实现民族化,走民族化的道路,首先是创作。歌剧最早诞生在意大利,之后在意大利乃至整个世界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意大利作曲家如罗西尼、贝里尼、多尼采蒂,威尔第、普契尼等人创作了许多风格各异的歌剧。这些作品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了歌剧艺术的形成、成熟和发展。因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莫扎特、威尔第、瓦格纳、普契尼等歌剧大师,他们的作品无不传达着自己国家的人文精神。卡拉斯、帕瓦罗蒂、多明哥等众多歌唱家的演唱无不透露出浓郁的乡土气息,从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异国的文化气息,用我们自己的语言,向全世界人民传递我们民族的精神和文化,这需要创作人员和歌唱家们共同努力。其实,我国的戏曲博大精深、有丰富的唱腔,仅润腔就有几十种,更不要说众多少数民族不同的民间音乐元素,这些都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值得我们研究和学习。

第二,任何文学艺术都来源于生活,生活是冶炼优秀民族风格音乐的大熔炉。我国历来就有采风的传统,采风实际上就是深入生活。不管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优秀声乐作品还是八九十年代广为传唱的曲目,都是生活长河中人民大众创造的艺术闪光点的复制和再现。对创作者来说,深入生活就是捕捉灵魂闪电的过程,对演唱者来说,深入生活就是把自己和时代、生活以及作品融为一体,把作品升华到一个更高层次的过程。卡拉斯在排演歌剧《美狄亚》期间,每天都早起去体验主人公美狄亚的生活,一遍又一遍地体验和研究主人公生活的点滴。所以她演唱的《美狄亚》被认为是20世纪歌剧舞台上最伟大的表演。

总之,卡拉斯的歌剧演唱和歌唱理念告诉我们,歌剧不再是风雅,不再是堂皇的剧场和盛装的男女,它已经进入流行和大众的行列,雅俗共赏,它超越了语言,超越了时空。她的演唱,始终透露出意大利传统美声唱法的优美风格,超越声音技巧,透过音乐表达戏剧,把人性中相同的情感揭示得刻骨铭心。

[1](美)约翰·阿尔多因.卡拉斯在美国朱丽亚音乐学院讲学集[M].程淑安译.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1.

[2](美)史戴流史士·加拉塔波罗斯,卡拉斯[M].洪力行,林素碧译.台北:台湾高谈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

[3]石维正,歌思乐想——石维正文集[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4]居其宏.歌剧综合美的当代呈现[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6.

J822

A

1007-0125(2016)12-0012-02

荣 蓉(1978-),女,汉族,安徽马鞍山人,硕士,江苏省盐城师范学院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声乐表演与教学。

猜你喜欢

卡拉斯歌唱家音色
精雕细琢的外形与音色 Bowers & Wilkins(宝华韦健)805 D4
一腔浓烈半世悲凉,歌剧女神毁于船王“孽缘”
小歌唱家
卡拉斯,为什么是20世纪的歌剧女神?
歌唱家与报晓员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论长笛演奏的音色变化
从辉煌到柔美——七彩音色之西方管乐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