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观

2016-02-23

南方文学 2015年9期
关键词:鞋匠鼻涕小说家

@徐兆正

在圣安娜医院,一个病人在床上喊道:“我是亲王!把大公爵关禁闭。”有人走近病床,凑到他耳边说:“把鼻涕擤掉!”他乖乖的擤鼻涕。人家问他:“你是干什么的?”他轻声回答:“鞋匠。”然后又大声嚷嚷起来,我想,我们无一例外都像这个人,反正我刚九岁的时候,很像他:既是亲王,又是鞋匠。

@天涯赵瑜

我是一个这样的人:坐班车时会看下两边的人员分布,我会坐在人少的那一面,我知道阳光会照过来。

当我老了。出门时T恤衫上会写上一行大字,凡扶我者,不论是否撞人者,皆无责任。

@吕露

不能忍受的愚蠢是,假装自我、刻薄、误认小聪明为才华而飘忽,以及表演专注。刻薄是毁灭。用刻薄的语言表演才华会让失色的颜色留下语言的刻薄。自我这时不存在,也从未存在。

@许开祯

小说家最难的是如何让读者去信你。个别情节开头情节都好处理,人物在起步阶段上升阶段都能让读者信服,但让读者完全地相信所有情节就太难。不乏好的作品开头部分都能感染读者也让读者相信,但在重大转折或人性突变时小说家就找不到更多的理由与逻辑,有些草草了之,有些加进许多意淫,让读者倒了胃口。

@臧棣

诗的阅读,既是一种解释,也是一种实践。这就意味着,阅读诗歌,其实就是以我们自己的生命为边界,不断移动。在不同的情境中,渊源不同的心智状态,这种移动,也许是回归,向过去的回归,也许是探险,向未来的开放。

@徐东

诗大约终究是诗人对世界的模仿与发现。诗人所以成为诗人,不是因为他在写诗,而是他生命需要诗,他必须去获得诗。在没有诗的感觉的时候,诗的确离人很远。诗是远方,是流动,是静止,是有限的生命对爱的无限的渴望。

文学需要主观的真实,要消弭现实,才能呈现精神现实。

好在,还有阅读和精神生活,才不至于完全不适在这世上存活。感谢那些内心里还存有善良与美好的人。没有那些人,那些美好的部分,不可想象这世界该是如何让人痛苦。

我想说的废话越来越多,渐渐我变得难以驾驭我的文字。

文学奉献一种越乎痛苦与欢愉之上的形象,它迫使艺术家不再孤立,让他们臣服于最卑微,最普遍的真理。

轻小说是受人欢迎的,但并非要受人欢迎才那样写,而是自己觉得那样写也好,也适合。不适合,不是自己所创造的,都不能说是好。好小说都是自由的,开放的,有爱的,真实的,能给别人带来爱的感受与安慰的。

人终要做自己的,能做,那是一件人生幸事。

小说是发现真理的一种通道。

真是有点怕渐渐失去记忆。还不算老呢,就开始遗忘了一些人和事。

猜你喜欢

鞋匠鼻涕小说家
《刺杀小说家》 分镜故事板
怎样的鞋匠算是一个好鞋匠
小说家的才智是什么
拥有小说家的眼睛
鼻涕瀑布
哲学家与鞋匠
四颗补鞋钉
补鞋底只能用四颗钉子
受不了
大象会吃到自己的鼻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