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预防胃肠道手术术后切口感染中的效果

2016-02-23柴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4期
关键词:切口感染

柴华

【摘要】 目的 观察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在预防胃肠道手术术后切口感染中的效果。方法 100例需要进行胃肠道手术的患者, 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分别采取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和常规护理,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率。结果 护理后, 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率(4.0%)明显低于对照组(14.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2.5±4.6)d, 短于对照组的(18.6±5.4)d,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 观察组总满意率(98.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施行胃肠道手术患者可能导致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进行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 术后切口感染率明显减低, 并且可大大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04.194

手术切口感染是胃肠道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 可致手术切口裂开、切口疝, 甚至造成全身感染及多器官功能衰竭, 对患者的术后康复造成了较大的影响。研究显示, 在术后对胃肠道手术后患者采取良好的护理措施可极大的减少切口感染 [1]。近年来, 本院针对胃肠道手术后患者采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2月~2015年4月在本院普外科住院并需要进行胃肠道手术的100例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所有入选病例按照制定好的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观察组年龄21~75岁, 平均年龄(41.4±11.2)岁;阑尾手术20例, 胃部手术10例, 腹部疝手术12例, 肠道手术8例;合并糖尿病13例, 合并高血压15例。对照组年龄20~76岁, 平均年龄(42.2±11.3)岁;阑尾手术19例, 胃部手术8例, 腹部疝手术14例, 肠道手术9例;合并糖尿病10例, 合并高血压16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类型及合并症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进行护理, 具体为:①术前护理:a.术前向患者讲述手术前准备, 如保持皮肤及衣物清洁。b.向患者及家属说明预防术后感染的重要性, 让患者具备预防感染的常识。c.对易导致术后感染的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d.改进术区备皮方法, 对于不影响手术视野的患者不进行剃毛法备皮, 而是使用75%医用酒精去除皮肤上的污垢和油垢, 然后再用碘伏进行反复消毒。②术中护理:手术中注意术区皮肤的绝对无菌原则, 对术区及周围的皮肤使用皮肤保护膜;加强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术后加大腹腔冲洗力度, 用碘伏及生理盐水彻底反复冲洗腹腔及切口。③术后护理:术后注意观察患者手术切口有无红肿、渗血、渗液、敷料是否干燥, 定时清洁换药。

1. 3 观察指标 ①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切口感染率及住院时间。②满意度调查:参照谭玉英[2]对护理满意度的评价标准, 调查内容包括护理态度、操作技术、护理措施等, 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护理后切口感染率及住院时间比较 护理后, 观察组切口感染2例, 感染率为4.0%, 对照组切口感染7例, 感染率为14.0%, 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2.5±4.6)d, 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8.6±5.4)d, 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 随访6个月后, 观察组满意40例, 一般9例, 不满意1例, 总满意率为98.0%, 对照组满意32例, 一般8例, 不满意10例, 总满意率为80.0%, 观察组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是一种科学高效的护理管理方法, 其以服务患者为中心, 以护理质量不断提高为目标, 以护理方法不断改进完善为手段, 以获得在改进中提高, 在提高中完善的高效护理方法[3]。因此, 持续质量改进已经成为当今护理管理的核心内容。将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应用于预防胃肠手术术后切口感染, 从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可能导致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进行护理改进, 使护理效果明显提高。同时通过质量改进形成新的科学、高效的护理流程, 以便在全院推广, 使资源共享, 提高护理效率。本研究将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应用于预防胃肠手术术后切口感染中, 结果显示, 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率、满意度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 对施行胃肠道手术患者可能导致术后切口感染的因素进行术前、术中和术后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措施, 术后切口感染率明显减低, 并且患者满意度高, 此外这种护理模式还可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水平,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宋新莲.护理干预对普外科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 吉林医学, 2012, 33(26):5754-5755.

[2] 谭玉英. 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神经外科术后感染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2013(4):304.

[3] 李千红, 刘瑞, 卢秀萍, 等. 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神经外科术后感染护理中的应用. 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7(15):1814-1815.

[收稿日期:2015-08-13]

猜你喜欢

切口感染
腹腔镜辅助直肠全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临床效果
骨科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相关因素分析与手术室护理干预对策
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因素分析及治疗
术后切口感染手术室相关因素分析
循证护理在预防剖宫产切口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化脓性阑尾炎术后切口感染预防及护理
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
肝胆外科手术切口感染的多因素分析及治疗对策
普通外科患者手术院内感染发生率和手术室护理关系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