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次法混炼新技术与应用”通过科技成果鉴定

2016-02-23黄丽萍

橡胶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橡胶轮胎青岛

我国橡胶轮胎行业多年的高速发展,在创造了橡胶消耗量、轮胎产销量世界第一业绩的同时,招致国际贸易保护频发,技术壁垒不断升级。轮胎结构性产能过剩、能源和资源消耗过大使行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境。转型升级、结构调整势在必行,而创新是必由之路。2016年3月5日在山东枣庄通过科技成果鉴定的山东丰源轮胎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一次法混炼新技术与应用”项目,将带来炼胶技术的一次革命,推动橡胶工业向高品质方向发展。

据了解,该项目自2013年11月启动,至2016年1月开发成功。在项目开发和实施过程中,由5家单位密切合作,其中,山东丰源轮胎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作为项目牵头、落地和实施单位;特拓(青岛)轮胎技术有限公司发挥技术引领作用;北京万向新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挥在自动化、环保等方面的优势;大连橡胶塑料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发挥大型橡胶机械制造的特长;青岛中海嘉新材料有限公司提供研发的新型材料。经过山东丰源轮胎实际生产运行验证,该项目生产线运转平稳,性能可靠,各项技术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该项目主要创新点有:开发了高压大功率变频驱动高速密炼机、全自动开炼机、打卷式混炼胶在线称量校核系统和低温升滤胶系统,生产线优化整合、无缝连接,形成了新一代一次法混炼新技术系统,技术成熟、稳定;创新应用了全水冷大功率电机和隔离房式除尘系统,生产环境更加安静、清洁;通过核心设备的专门研发和控制系统的智能化,实现了工艺过程的实时监控以及胶料生产全线自动化;率先应用了符合相关环保标准的环保固体操作油,称量更加简便、准确,胶料性能良好,同时减少油料输送和称量系统等辅助设备的投入。

鉴定会由中国化工学会主持召开。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具有炼胶质量好、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高、能耗低、环境友好的特点,形成了配方、工艺与装备及产品应用的成套技术,创新性显著,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建议在橡胶行业中推广应用。

据悉,我国轮胎行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已将“一次法炼胶”列为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第一位。此次“一次法混炼新技术与应用”科技成果的鉴定也引起了业界各方面的广泛关注,鉴定会后接着召开了成果推介会。推介会由中国化工学会新材料专业委员会、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轮胎分会、山东省橡胶行业协会主办,山东丰源轮胎、特拓(青岛)、北京万向新元、大连橡塑机械、青岛中海嘉等公司协办。出席会议的有主要轮胎、橡胶机械、原材料生产企业,以中橡科技为首的防扎漏气安全轮胎营销商,与橡胶专业密切相关的青岛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相关的轮胎工程设计单位,以及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轮胎工业》《中国橡胶》《中国化工报》等媒体单位共67家单位100多人。

推介会上,参与项目研制的5家单位详细介绍了相关研发内容,同时山东丰源轮胎发起创立《中国炼胶新技术创新联盟》倡议书,呼吁全国橡胶轮胎生产企业打破技术壁垒,共享共赢,加速炼胶技术升级换代,为橡胶轮胎“强国梦”添柴加薪。

猜你喜欢

橡胶轮胎青岛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橡胶
胖瘦自如的轮胎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固特异与橡胶
青岛如何引进人才
“蜂窝”住进轮胎里
大轮胎,玩起来
自制橡胶骨
暴走的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