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寒冷季节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的要点

2016-02-23梅艳娟

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饲养管理

梅艳娟

(黑龙江省五常市安家镇农业畜牧综合服务中心,黑龙江 五常 150229)



寒冷季节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的要点

梅艳娟

(黑龙江省五常市安家镇农业畜牧综合服务中心,黑龙江 五常 150229)

摘要:寒冷季节妊娠母猪应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养殖户应选择适当的饲喂方式,避免母猪发生流产;控制好猪舍环境温度和湿度,保持猪舍卫生;做好产前准备工作,给妊娠母猪安排专用的产房;母猪分娩时消耗大量的体力,要准备充足的淡盐水供其饮用,同时防止产后疾病的发生。

关键词:寒冷季节;妊娠母猪;饲养管理

1选择适当的饲喂方式

母猪妊娠后,受精卵在附植初期,也就是妊娠第9~13天内,如果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容易死亡,这个阶段受精卵容易出现第一个死亡高峰期;受精后的第21天,受精卵出现第二个死亡高峰期,这两次受精卵死亡数量为总数量的30%~40%;受精后的第60~70天,受精卵出现第三个死亡高峰期。要根据本场的实际情况,给妊娠母猪选择相应的饲养方式。如果妊娠母猪摄取营养不足,体质非常虚弱,则要将妊娠期分为前、中、后三个阶段,采取营养含量为高-低-高的水平进行饲养。也就是在母猪妊娠初期要提高营养水平,增加精料的饲喂量,尤其是含有大量蛋白质的饲料,从而能够促使母猪体况尽快恢复。当母猪体质能够达到中等营养水平时,主要饲喂青粗料,并按照饲养标准进行饲喂。持续到妊娠80天后,再次提高营养水平,才能够使胎儿快速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得到满足。如果妊娠母猪具有良好体况,则可选择前粗后精的饲养方式。

另外,妊娠母猪饲喂的日粮需要体积大小适宜,既能够使其不会感到饥饿,也不会由于容积过大而导致胎儿受到压迫,影响胎儿发育。日粮的饲喂量最好按照妊娠母猪体重的2.0%~2.2%供给,且要具有一定的轻泻作用,避免发生便秘而导致流产。妊娠母猪饲喂的日粮需要按比例将精料、青料、粗料混合制成,确保含有各种母猪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且要保证饲料具有良好的适口性,并多样化搭配。母猪处于妊娠过程中,不能够随意更换饲料,尤其是不能饲喂发霉、变质、腐败冰冻以及含有毒性物质的饲料,否则容易导致流产,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

2环境控制

妊娠母猪舍内的温度适宜控制在16~22℃,湿度适宜控制在60%~75%,如果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危害母猪,湿度过大容易导致处于妊娠前、中期的母猪出现返情和流产。在冬、春季节,由于外界温度较低,需要加强防寒保暖,避免贼风侵袭,防止感冒,但同时又必须保证通风良好,使舍内空气保持清新。猪舍以及猪体要保持清洁卫生,尤其是妊娠前期保持母猪后躯卫生非常重要,有利于避免外阴被污染,为此可在母猪配种后的第一个星期内每天都对外阴和后躯用0.1%高锰酸钾溶液等消毒水进行一次清洗。舍内粪便要及时清除,最好是每天下午要及时将粪便收集并进行堆积,不仅能够使走道保持干净卫生,还能够避免湿度过大,并能够使舍内氨气浓度处于较低水平。料槽定期使用钢丝球进行清洗,避免料槽发霉而危害母猪健康。栏舍要尽量保持干燥,尤其是注意料槽内不宜添加过多的饮水,防止溢出而将栏舍弄湿。清除粪便后最好减少冲栏,如果必须进行冲栏,最好选择在晴朗无风的中午进行,且要在前一天在日粮中添加适量的抗应激药物进行保健。

3做好产前准备工作

冬春季节气候寒冷,最好给妊娠母猪安排专用的产房,要求产房内保持干燥温暖,温度控制在22~23℃,湿度控制在65%~75%,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安静舒适。如果母猪膘情适中且乳房发育良好,要在临产前3~5天开始减少饲料的饲喂量,逐渐降低到妊娠期饲喂量的1/2或者1/3,同时要停止饲喂青绿多汁饲料。如果母猪体况偏瘦且乳房发育较差,临产前坚决不能减少饲喂量,反而要增加饲喂含有大量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饲料。母猪在临产前3~5天转入产房,并将分娩用具和足够的垫草提前准备好。需要注意的是,母猪进入产房前要对体躯进行彻底消毒,尤其是腹部和四肢下方等角落处。不同批次的母猪进产房前,还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对产房内的料槽及定位栏进行彻底消毒,之后用清水冲洗干净,间隔2~3天才能够进猪。

4产后护理

母猪分娩时需要消耗大量的体力,同时损失较多体液,使其出现疲劳和口渴的现象。因此,要提前准备充足的1%温盐水,供母猪产后饮用。母猪产后的前8h不宜喂给饲料,只供给充足温水即可,翌日清晨再喂给流食,这是由于母猪产后的消化机能较弱,需要逐渐增加饲喂量到正常水平。如果母猪产后消化机能恢复较好,且产仔数量较多,饲喂量可在2天后恢复到分娩前水平。

母猪结束分娩后,要立即将污染物清除干净,并擦净栏杆、地面、墙面等,然后进行消毒,可喷洒2%来苏儿,为母猪创造安静、卫生、空气清新的良好环境。母猪生产时无法避免对产道和子宫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病原微生物容易侵入并进行繁殖,影响机体健康。因此对于产后容易发生的疾病,如乳房炎、产后热、子宫炎以及仔猪下痢等,要早发现早采取治疗,防止传染全窝仔猪。如果发现母猪产后精神较差、食欲不振,且出现剩料等现象,要尽快查明原因。如果是由于产后子宫发炎而引起,可给母猪连续2天注射适量的青霉素,基本能够痊愈,且通常不会对仔猪哺乳造成影响。如果发现有仔猪发生下痢,要立即隔离传染源,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母猪产后3天左右,就能够到运动场进行自由活动,使其照射阳光,促进消化,尽早恢复体力,从而有利于泌乳量的提高。

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1-029-01

中图分类号:S828.4

文献标识码:B

收稿日期:2015-10-12

猜你喜欢

饲养管理
妊娠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初生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措施
浅谈奶牛高产的饲养管理技术
邓川奶牛干奶期、围产期的饲养管理
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
初生仔猪的春季饲养管理技术
春季奶牛疾病防控与饲养管理措施
肉牛育肥的影响因素及饲养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