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2016-02-19刘继红宣汉县凤鸣乡农业技术服务站四川宣汉636154

乡村科技 2016年11期
关键词:盐碱杂草养分

刘继红(宣汉县凤鸣乡农业技术服务站,四川 宣汉 636154)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刘继红
(宣汉县凤鸣乡农业技术服务站,四川宣汉636154)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玉米是我国的一种重要农作物,在人们的食物消费中占据了较大比例。地膜覆盖技术对于玉米产量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地膜覆盖技术应结合杂交技术、分带轮作、合理密植、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一整套的新栽培技术,才能整体提升玉米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加快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

玉米;地膜;栽培技术

地膜覆盖优势显著,不仅可以增温保湿,促进养分分解,抑制杂草生长,改善土壤状况,增加叶片的光合作用,加快玉米的生长发育,还可以提高农田的生态条件和生态效益。增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改善了玉米的水肥温度等生态因素,为玉米生长发育、提早成熟创造了良好的生育环境,使高产品种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1 玉米地膜覆盖增产原理

1.1增温效益

覆盖透明的薄膜后,日光经太阳辐射能透过地膜投射到地面,进而转化为热能。与此同时,夜间地膜凝聚的露珠能够有效地阻挡长波的通过,可以进一步升高地面温度,且由于地膜贮存了一部分原本会流动或随水分蒸发而带走的能量,使得这一部分能量被土壤利用,传至土壤各层。因此,经地膜覆盖,土层的温度高于裸地。到了夜间,这些多贮存下来的热量,不断被输送给膜内地面和各土层,使得夜间膜内地面温度和各层土壤温度均高于裸地,有利于保墒。此外,地膜覆盖使土壤水分垂直蒸发受阻,使总的蒸发量下降,同时来自土壤中的气态水遇冷凝成水珠,在重力作用下流回土壤,使土壤表层含水量增加。

1.2增加土壤养分,提高土壤肥力

由于地膜覆盖下,土壤温度较高,水分多,为微生物活动和养分分解创造了良好环境。同时,还能够抑制土地的盐碱化,推动土壤中养分的分解,使其中氮磷钾等有机质的含量有所增加。有关盐碱方面,由于地膜能够减少水分蒸发,因而随水分上升的地表盐碱量就减少了,从而在此基础上抑制了土地的盐碱化,提高保苗率。此外,还可抑制杂苗。通过将膜孔封严,因膜下高温通气不良,致使一些杂草出土后死亡,起到杀死并抑制杂草的作用,但对有些杂草如马齿莞、刺儿菜的效果较差。

1.3促进发育,提高成熟

由于增温作用,加速了生育进程,促进了早熟,使生育期长的品种完全成熟,发挥了品种增产优势。而且适度密植,增加了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从而增加了产量。

1.4抑制盐碱

由于地膜覆盖减少了水分蒸发,因而减少了随水分上升而积累于地表盐碱的数量,使地表耕层中盐碱含量明显下降,在一些难以保苗的盐碱地可以提高保苗率。

2 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2.1选地、整地、施肥

地膜覆盖栽培对土地的要求很高,并不是所有的地块均可进行覆盖栽培。所以,为了保证高质量的地膜覆盖栽培,要科学地选择栽培块地。所选地块首先要有清洁的空气,并且干净无污染,3 km为土地洁净范围,此范围内要不存在污染源,并且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其次,灌溉水质量和土壤环境质量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标准。

施肥方法要科学,施肥量要适当,由于密度大、产量高,因此施肥量要增加。由于地膜覆盖改善了生态环境,微生物活动旺盛,加速了养分分解,容易出现玉米前期徒长。所以,后期底肥应以农家肥为主,种肥以磷钾为主,配以少量氮肥,这样就能保证玉米全年生育期养分均衡供应,施肥量则因地制宜,可以参照每100 kg籽粒施纯氮2.68 kg、五氧化二磷1.13 kg的比例[1]。

2.2选择使用高产的良种

在应用地膜丰产栽培技术的同时,还需要以高产的良种作为配套,由于地膜玉米的生长周期较短,生长与发育较快。因此,在品种选择时,可以尽量选用丰产型抗倒伏的双交或者单交的高产品种,生产周期需要比一般品种长7~15 d,所需积温高150~300℃的品种,而不能选择早熟早衰、无增产效果的品种。

根据不同情况,通常有3种铺膜方式[2]。一是播种铺膜作业一次性完成,出苗后再破孔放苗。二是先铺膜保墒,而后适期播种。这种方法可以趁墒铺膜,利于保墒。三是带肥下种,铺膜、播种、覆土复式作业一遍完成。这是广大玉米产区推广地膜玉米机铺机播的主要方式,深受农区群众欢迎。地膜玉米播期可比露地玉米提早7~10 d,同时要把握适期早播,地膜玉米的播种深度为4 cm左右。

2.3播种和田间管理

当播种时遭遇雨天,需要及时继续耙地防止板结;当土壤未经除草剂处理,田间出现稗草、灰藜等密生的杂草时,需要及时对其进行铲除;此外,中耕还能够有效地增加地温,改善土壤的通气状况,并起到保墒的作用。而且对于中耕的次数并没有确切的要求,需要视土壤的板结状况和杂草的多少来决定[3]。此外,在进行头水前的揭膜时,可以有效地促进玉米的气生根下扎,增强其抗倒伏能力。在玉米的大喇叭时期,地膜基本上没有什么作用,因此对于浇水较为便利,不宜受旱的玉米地应当采用水前揭膜,并在揭膜后保持1~2 d的浇水工作,以免玉米受旱,尤其是对于利用机械进行收获的玉米田而言,更需要加强玉米田的头水前揭膜工作力度,从而提高残膜的回收率,减少残膜污染,净化土壤。倘若在头水前没有进行揭膜,收获后应当及时消除残膜,以免造成对土壤的污染,影响后茬作物的正常生长。在完成玉米地膜覆盖工作之后,应及时对地膜进行检查,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地膜破损的地方或是地膜未覆盖完全的地方,可以使用土块或是石块对地膜进行压实或压紧。因为如果地膜有破洞,那么很可能使得地膜在大风情况下被揭开。当然,在进行地膜铺设工作之前,应首先播种玉米。此外,在玉米出苗时期,还应按照适当的密度对玉米进行放苗处理,如果在进行相关工作时发现存在缺苗的现象,应及时补种。

3 结语

地膜覆盖技术可以有效地促进玉米生长发育。所以,推广提高玉米地膜覆盖种植技术,并且不断提高种植技术水平,合理利用地膜覆盖技术来实现单位面积产量的增加,促进粮食作物的生产,可以为广大农民群众带来不错的经济效益和尽可能降低投资成本。

[1]周春辉.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分析[J].中国农业信息,2013(21):85.

[2]王凤茹.玉米高产种植技术探讨[J].农业技术与装备,2014(10):43-44.

[3]郭军涛,王卫,张艳华.浅议玉米高产种植技术[J].农民致富之友,2014(18):163-164.

S513

B

1674-7909-(2016)11-08-2

猜你喜欢

盐碱杂草养分
拔杂草
盐碱荒滩的“底色之变”
盐碱地区南美白对虾、青虾混养技术
外源H2S供体NaHS浸种对盐碱胁迫下裸燕麦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苹果最佳养分管理技术
养分
拔掉心中的杂草
年轻时的流浪,是一生的养分
盐碱胁迫对亚麻苗期生长及阳离子吸收和分配的影响
杂草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