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说文解字》羊部字形、字义、文化蕴涵探析

2016-02-18零奇燕

求知导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说文解字字义字形

摘 要:羊,是人类重要的家畜之一,它温驯慈善。从许慎《说文解字》羊部中,分析羊字的本义及羊部统领的字形和字义,以及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蕴涵,可解读“羊”的奥妙。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易于加深“羊”文化的理解。

关键词:说文解字;羊部;字形;字义

收稿日期:2015-08-25

作者简介:零奇燕(1986—),女,广西南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

一、《说文解字·羊部》字的字形分析

许慎确立了“六书”理论,并用“六书”理论来解释汉字字形。据本人统计,羊部字正文含象形字2个,形声字18个,会意字6个。

1.象形字

《说文解字·羊部》有象形字2个,分别为“羊”“羋”。简略说明如下:“羊”,《说文》(即《说文解字》的别称)的解释为“祥也。从   ,象頭角足尾之形。” 从象形字形看“羊”字长着一对倒“V”型的角,这正像山羊那稍微有点弯的羊角,也是对羊的外形特征的一种表述。孔子曰:“牛羊之字以形舉也。”可知古代羊为吉祥之意,字形采用“ ”作边旁,像羊的头、角、足、尾的形状。“羋”,《说文》解释为“羊鳴也。从羊,象聲气上出。與牟同意。”从字形上看像羊的嘴巴喘出的气息,也作鸣叫声。从以上例证不难看出,象形字作为独体造字法,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形象地勾画出来。“羊”字部的这两个象形字都与动物“羊”形体与体征息息相关。

2.会意字

《说文解字·羊部》有会意字6个,分别为“羌”“美”“羔”“牂”“羜”“羟”。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简要说明如下:“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羌本西戎卑賤者也。主牧羊。故羌字从羊人。”“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給膳也。”则段注曰:“甘者,五味之一。而五味之美皆曰甘。”“羔、羊子也。从羊,照省聲。”则“羔”为初生的小羊。“牂,牡羊也。”段注曰:“牂,牝羊。角部觟下云。牂羊生角者也。”

3.形声字

《说文解字·羊部》中有形声字18个,占《说文解字·羊部》正文总数的69.2%。例如,“羒,牂羊也。从羊分聲。” 又如,“ ,一曰黑羊。从羊垔聲。烏閑切。”段玉裁注:“字林有黫字。黑色也。左傳。左輪朱殷。衹作殷。从羊。垔聲。”可知从羊,“黫”省去“黑”,从而成为省声字。其他字诸如此类。

二、《说文解字·羊部》字字义类别分析

所有羊部字大体可以归结为羊与人类的关系、羊的称谓与属性、羊不同的成长阶段三大方面,下面就对此进行具体阐释:

1.表羊与人类的关系

“羌”字,《说文》:“西戎牧羊人也”,其指西戎部落的牧羊人,现今仍保留少数民族羌族,主要生活在四川、西藏一带。“美”表示人的神情安详,古代羊常用于祭祀,因而“羊”具有“祥”的含义。“美”,甲骨文    =   (羊,祥)+

(大,人)。“羑”字,表示人要进呈善言,说有益之言,做有益之事。另外也有表示人体态的字,如“羸”字,《说文》:“瘦也。”现今使用较广的词“羸弱”就是形容人身体乏力、瘦弱的情况。

2.表羊的称谓与属性

先祖们为了辨识不同品种的羊,以及羊的体貌特征,在羊字的基础上再创造了其他汉字,丰富文字系统。“    ”为羊名,其蹏皮可以割桼。“ ”“羳”“羟”都是羊的名称,只是形体和毛色不同。另外,羊的雄雌分类也有讲究,“羒、“牂”为母羊,二者的又属不同品种的母羊,主要是羊角有差异。“羝”“羠”“羯”为公羊,但是“羠”“羯”特指被阉割的公羊。

3.表羊不同的成长阶段

“羔,羊子也。”即刚出生的羊为“羔”,按其不同月份出生的羊也有其特定名称,例如,“羜”是专指五月生的羊羔,“   ”是专指六月生的羊羔。先民们对于羊这一品种有如此之多的详细分类和称谓,可见羊在他们日常生产及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说文解字·羊部》所折射出的中国传统文化

“羊”已经远远不再是一种生物的存在,而是中国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一种表达。一些观念和精神寄托已经渗透进中国传统文化。

1.向“善”

从小父辈们教育我们为人善良、行善事、积善德,可见向“善”之心为做人的基本原则,这有一定的历史可寻、精神匿迹。“善,吉也”它归属于羊部,我们从形体来分析,“善”甲骨文    =

(羊,即“祥”)+    (目,眼睛),表示眼神安详温和,所谓“慈眉善目”。羊言为善,则羊被视为善的象征渊源极早。许慎《说文·羊部》曰:“羊,祥也。”《说文·示部》曰:“祥,福也。从示羊声。一云善。”从古文“羊”“祥”通用可以看出,在古人心目中,“羊”代表“善”也是吉祥的象征。

2.审“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的真正含义是什么?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回答是:“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在六畜主給膳也。”许慎认为“美”字本义是美味,由“羊”“大”会意而成。段玉裁则进一步解释:“甘者,五味之一。而五味之美皆曰甘。羊大則肥美。”可见,先民们对“美”的原始意识,是从食欲的味觉开始的。古人有一重要习俗就是祭祀,祭天祭神中以牛、羊、马三牲为大献,以示对天地的尊重,而献礼中对牛、羊、马的皮、色、形都有着重要的规范,因此严谨性可以看出选择作为祭礼的三牲是人们心中尊贵、美好的物品。而美字描述的可能是戴着羊头面具面具的祭师正在跳舞,从甲骨文中可以看出,美字宛如一羊头人在舞动。戴羊头面具或者牛头面具是用来证明祭师的身份尊贵。然而“美”字不仅产生于对味觉感受和视觉感受,同时还产生于对羊的精神感受。美的价值取向还来自对羊内在特质的认识,即用于形容人们良好的品质和才德。羊的美德反映了人们对羊的精神感受和人们对羊秉性的人格化概括。

3.重“义”

许慎《说文》曰:“义,己之威仪也。从我羊。” 义的源字是羊在上,下边是人手持戈。大致意思为上边祭祀的羊,表达的是信仰;下边是持戈的武士,即为了信仰而战斗。羊,祥也,代表吉祥,并且羊也是温顺的动物。先民们希望战争不是残暴,非正义的,所以把羊的品质内化进武器和战争中,这样“我”就有了法度,有了正义。当然,羊作为一种战前祭祀品,也能起到心里暗示作用,祈求平安吉祥,逢凶化吉。在远古时期,战乱纷飞的年代,如此重“义”也理所当然。现今,我们形容那些为人处世讲究情分,知恩图报的人为“重情重义”,可知这份“义”已渗透到我们中华传统的美德中,代代相传。

四、结语

羊是人们常见的食草动物,这一精灵身上散发的独特魅力吸引学者窥探。本文写于2015年乙未羊年,更是寄托新一年的美好憧憬和向往。通过对《说文解字·羊部》字形、字义和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加深我们先民们对“羊”汉字和“羊”文化的认识,了解他们的生活习俗和思维方式,对于我们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有一定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许 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

[3]何九盈.汉字文化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4]王贵元.汉字与历史文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说文解字字义字形
“品”字形汉字知多少
“多说一遍”字音字义大不相同!
“六书”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说文解字》中的反形字分析
体验知识的形成、产生和发展
添一笔变个字
用“A”字形的性质求角
绝和决
燥、躁、噪
一把破扇引发的“憾”与“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