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物理学家干什么

2016-02-18万维钢

飞碟探索 2016年2期
关键词:探险者物理系物理学家

万维钢

其实我是一个物理学家。

“Physicist”这个词,翻译成“物理学家”并不是特别恰当,中文一说“家”就太庄重,这就好比“练武术的”跟“武术家”的含义完全不同一样。我认为最好的译法应该是“干物理的”,不过我的确更喜欢“物理学家”这个称呼。所以实际上我是个干物理的,并且干得很一般,是个普通物理学家。

不搞科研的人往往不知道物理学家是干什么的,我以前也不知道。我上高中的时候流行一套《第一推动》丛书,我看了这套书之后认为物理学是最好的工作,是为了理解宇宙、为了人类至高无上的好奇心而工作,所以就决心学物理。

一直到多年以后的今天,我仍然认为这些肉麻的话是正确的。物理学是伟大的,因为它追求的是统一理论,物理学也是有趣的,因为有量子力学。外人谈物理学家,甚至很多物理系的研究生谈物理学家,常常是这种抒情的文艺腔。但抒情描写并不是“物理学家干什么”这个问题的全部答案。

真实的物理学家只关心未知的物理。他们的工作不是学物理,而是“发现”新物理。喜欢看物理科普的是“物理粉丝”,喜欢看物理书的是“物理系学生”,物理学家只爱看论文。他看论文不是为了欣赏别人的论文,而是为了看看自己能否从中得到什么灵感,好做出自己的工作。

物理这个行业干的事情很像当初欧洲探险者四处航海追求首先发现某个新大陆,“谁先发现的”比什么都重要。物理行业是个高度竞争的行业。正如一个沐雨栉风的探险者不仅仅是为了旅游观光一样,一个物理学家起早贪黑地搞科研,绝不仅仅是因为“好奇”,更是为了“先”发现。

真实的物理学家一向都是吵来吵去的。最有意思的是,你在物理学术会议上做报告时,别人提问题很少是因为对你的工作好奇,而是质疑你的学说,或是提醒你没有提到他的相关工作。有一点几乎可以肯定,那就是你的对手一定会提问。有人说两个物理学家在美国物理学会年会上吵得面红耳赤比较小人,但面红耳赤才是真正的物理学家。写在课本上的、在课堂上教的东西其实应该叫“物理知识”,真正的物理学充满变数,是物理学家的战场。

对我搞科研的勤奋程度刺激最大的“非物理因素”可能是各种会议。第一次参加物理会议的研究生,可能觉得跟自己课题相近的东西最有意思。而对一个物理学家来说,学术会议简直跟比武大会差不多。你会发现很多人的工作都没什么价值,有的老头子一张图讲了好几年,你甚至会发现有些人的研究结果根本就是错的。当然,更重要的是,你会发现很多人的确做出了非常漂亮的工作。

对一个真实的物理学家来说,开会最有价值的发现可能莫过于别的组正在做一个你也在做的东西。比赛开始了!谁先做出来就是谁的!我曾经有过几次这样的经历,很刺激。有一次是我本来想做,但看到别人已经做了,只好放弃。另一次是我做得差不多了,突然看到别人也在做,便赶紧完成文章突击发表。

学了好几年又干了好几年物理之后,我仍然认为物理是世界上最好的工作。干物理的人中既有年轻人又有老头子,而且开会的时候都平等对话。生物、化学也是学术行业,但只有物理行业中才有这么多既重要又有趣的东西可做,更何况物理学家经常干一些特别惊人的事情,使用各种神奇的工具,比如大型强子对撞机、美国国家点火设施(世界上最大的激光器)、各种巨大的望远镜、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人造太阳”)。

刚入行的时候,也许你只想尽快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发表论文。等你发表过后,你想要的就变成了真正的突破性发现。可能有人会说,这是一个非常功利的态度,然而我认识很多物理学家,但从未认识一个没有这种功利态度的物理学家。

猜你喜欢

探险者物理系物理学家
30.98万元起售,全新福特探险者正式上市
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傅里叶
弗里曼·戴森 当代罕见的数学物理学家和思想家
邓枫:“创新者”和“探险者”
电子信息与物理系简介
行在科研 育在四方——记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副教授黄善仿
维京探险者
酷漫
1929~1933年王竹溪在清华大学物理系的成绩单①
ADVENTURE JUNKIES 探险者们的别样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