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色列农业发展启示

2016-02-18宗会来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16年14期
关键词:税目以色列进口

文│宗会来(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

以色列农业发展启示

文│宗会来(农业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

一、以色列农业贸易政策

以色列农业在建国后的几十年里,主要满足本国粮食及农副产品供需。随着贸易自由化推进,农业技术水平提高,加之国内政策有力支持及果蔬、花卉等具有季节性生产优势,以色列农业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以出口创汇为主的农业发展模式,农业出口占农业净产值(ANDP)的80%~90%。尽管出口快速增长,但以色列依然是农业净进口国,且近年来贸易逆差不断加大。以色列进口主要以小麦、食糖、牛肉等为主,大体占国内消费量的90%、90%和50%。虽然进口数量较大,但对国内相关产业影响不大,除国内支持政策外,高水平关税和较严格非关税措施等为产业安全设置了重要屏障。

1.农产品贸易概况。以色列农业是重要出口创汇部门,近年来出口规模持续上升,主要出口产品是棉花、禽肉、水果、蔬菜、花卉等,其中棉花95%产量用于出口。但是,农产品进口也呈快速上升趋势,且规模远大于出口,进口产品主要是小麦及粗粮等谷物产品。2014年农产品进出口82.77亿美元,逆差32.59亿美元(表1)。

表1 2005—2014年以色列农产品进出口额 万美元

以色列果蔬、花卉等产品主要销往西欧、日本和美国,1995年三类产品出口额10亿美元,2014年为18.9亿美元,占当年农产品出口额74%以上。水果是以色列农业第一大出口产品(表2),主要是柑橘、鳄梨、芒果、苹果、葡萄等,2014年出口9.6亿美元,占水果、蔬菜、花卉出口总值51.34%,占农产品出口总额比例达38.4%。蔬菜也是以色列农业的重要出口产品,出口额仅次于水果。花卉出口是以色列种植业新的创汇部门,每年新培育品种占花卉总量的50%,因种类繁多,品质优异,很好地适应了国际市场需求,以色列如今已成为继荷兰、哥伦比亚之后第三大花卉出口大国。

粮食是以色列主要进口农产品,主要用于满足居民口粮和饲料用粮需要,2014年进口量分别为176.94万吨和186.44万吨,大大超过国内10.46万吨和0.61万吨的产量。其他进口产品包括油籽、牛肉和鱼类产品,进口量分别为71.03万吨、18.38万吨和18.43万吨,也都大大超过国内产量(表3)。

2.关税保护措施。以色列平均约束税率为22.4%,其中农产品为76.7%(表4),非农产品为10.8%。2013年平均最惠国实施税率为4.6%,其中农产品为13.2%,非农产品为3.2%。从约束关税的零关税税目比例来看,农产品零关税税目数占农产品总税目数的3.6%,而非农产品零关税税目数占非农产品总税目数的9.1%。从关税税率来看,以色列高关税集中于农产品,关税高于100%的税目占农产品税目总数的33.5%。自1995年签署乌拉圭回合农业协定后,以色列对其非自由贸易协定伙伴国进口的12种产品实施关税配额管理,包括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活牲畜及动物脂肪、牛肉、油籽、新鲜水果、蔬菜、柑橘汁及干果,以及肉类、奶粉、奶酪、葡萄酒等加工食品等,进口配额由以色列农业和农村发展部和工业、贸易与劳工部分别管理,包括发布配额计划、发放进口许可证及检查配额使用情况。以色列对所有商业活动都征收15.5%的增值税,进口产品也不例外。

3.非关税措施。以色列对进口农产品还采取非关税措施,一是进口管制。包括禁止进口、数量限制和进口许可证。例如,禁止进口未按犹太教教规制作的肉及肉产品,对一些农产品和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实行配额限制。二是从安全、环境、卫生、检验检疫等方面提出严格要求。以色列在安全、环境、消费者保护等方面对进口商品制订了一系列强制和非强制标准。其中,强制标准大多用于食品、饮料、烟草等。而卫生、检验检疫及健康规定的标准适用于饲料、植物及植物产品、活动物、生肉及制品、动物产品、疫苗、血清、微生物、动物饲料和蜂蜜产品等。三是犹太教规特殊要求。例如,进口商必须获得由犹太教大拉比签发的证书,方可以在以销售带有Kosher标记的按犹太教规定制作的食品,但获得证书手续烦琐、成本较高。四是对商品有严格的标签及包装要求,包括注明原产地等。此外,还对占整个税目0.8%的近百种产品实施保障措施,以调节农业和渔业生产、需求或消费,保护本国生产不受进口产品的实质损害。

表2 2014年以色列水果等产品进出口额 万美元

表3 2014年以色列部分农产品贸易情况 万吨

表4 以色列农产品分类产品关税表%

二、以色列农业发展经验与启示

1.经验。经过60多年发展,以色列在土地贫瘠和严重缺水的条件下,不仅生产出了粮食、解决了建国后长时期的食物短缺问题,而且逐渐形成了农业技术与产业优势,创造出世界一流的现代农业模式。其农业发展经验重点包括以下方面:

(1)以科技创新技术为突破点,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用更少资源获得更大产出,这是以色列现代农业所追求的目标。没有充足淡水资源,就发明了喷灌和滴灌技术;没有优良土壤,就创造了无土栽培技术;没有适宜作物生长的夏季,就研发出了光热网膜技术等。以色列农业走出的是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其经验表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依靠科技创新能解决许多“不可能”的问题,科技强农在以色列表现得极其充分。研究表明,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科技对农业增长贡献率一般在70%以上,而以色列则在90%以上。

(2)在充分挖掘资源潜力的同时,注重资源保护。保护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这是以色列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以色列对土地、水资源等资源开发与使用实行严格管理。除之前提及的相关法规外,以色列前几年还颁布了有机农业法,对耕地管理与用水等实行更严格管理,最大限度控制农药和肥料等残留,提升生态农业水平。此外,通过技术手段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例如,通过植物工程、遗传工程、杂交和基因改造开发植物新品种,使它们能适应沙漠地区的气候、土壤和水等自然环境,减少用水、用肥及用药量,用更少的资源换取更大的产出,既提高了经济效益,也保护了生态环境。

(3)大力发展出口创汇优势产业,稳定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外向型出口创汇优势产业,这是以色列现代农业的驱动力。建国初期,乃至20世纪60~70年代,以色列农业曾一度以大田作物生产为主,以满足国内粮食等农产品需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以色列适时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最大限度挖掘市场潜力,并借助技术的不断创新,将重点转向附加值更高的水果、蔬菜及花卉的生产,并扩大对外出口。例如,以色列水果优势明显,不仅单产高,而且品种多、品质高,且可保证温带、热带等水果长期持续上市,在欧洲、美国等国家地区占有很大市场份额,为保障农业产业稳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开辟了良好渠道。

(4)科研、推广与服务体系健全,为农业发展提供活力。用科技创新武装农业,这是以色列现代农业的核心保障。由农业部主导的国家研究机构与地方科研机构、集体农庄、合作社相结合的科研、开发体系,不仅有助于推动科研工作专业化,而且也能最大限度地促使研究成果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而每一位农业科研人员又都是某领域专家与技术推广者,并通过合同方式为农民提供指导、咨询和培训。这是以色列研究与推广体系一大特色。此外,还有许多公司专门负责技术创新与成果转让。高度发达的科研体系,大大缩短了科研成果实现商品化的时间(平均5年),这有效地促进了以色列农业生产率的快速提高。

(5)重视农业支持与保护,保证产业稳定、安全发展。用严格的关税措施控制进口,这是以色列现代农业稳定发展的有力措施。以色列农业成就来之不易,这虽与现代科技密不可分,但政府农业扶持和保护政策也是功不可没。除对国内水土资源给予严格保护,以及对农业生产给予政策鼓励和财政支持外,最重要的是通过高关税和非关税措施,对农产品进口进行限制,以稳定国内农业发展,即使对果蔬等优势产业也采取高关税保护。以色列农业虽不再以保障粮食供应为主,但为保护粮食生产者利益不受挤压,经济作物保持竞争优势,以及相关加工等下游产业的稳定发展,政府始终对重要农产品进行严格的进口控制。

2.启示。我国与以色列农业发展环境与条件虽然存在较大差异,但以色列农业发展的一些经验和创新理念值得借鉴,对我国农业发展有一定启示。

(1)不具竞争力的农业需要高保护、高支持。以色列农业在早期发展阶段是极其脆弱的,政府对资源投入、价格保护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扶持和支持。现虽已度过了粮食短缺年代,农业产值占国民净产值比重已由20世纪60年代的10%下降到现在的不到2%,但加强农业支持与贸易保护依然是以色列的一项基本国策。我国农产品进口关税已经很低,只有通过加大国内支持力度,改善进口管理,才能培育产业优势,并有效抑制过度的、不合理的进口,从而保证农业稳定、健康发展。

(2)农业发展需要准确定位,找对突破口。以色列迫于农业资源约束,将农业定位于以现代科技为支撑、走资源高效利用的集约化发展道路。高科技让以色列农业摆脱了土地、水源等自然资源瓶颈,不仅大田作物产量持续增长,也催生了果蔬等新的产业优势,更为保护生态、推动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我国现代农业建设正面临关键时期,必须加大科技投入与创新,转变生产方式,减少资源消耗,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环境污染,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3)发挥优势,积极拓展优势产业。以色列出口创汇产业的发展优势是伴随着国内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及产业结构调整而逐渐显现出来的。以色列具有多种多样的气候条件,在现代科技带动下,其水果、蔬菜产业异军突起、发展迅速,出口份额不断增长,因品种多、品质好,深受欧洲等海外市场的欢迎。我国水果总体出口规模不算小,但品种相对单一、品质不具优势,应加强品种培育、不断改善品质,将优势产业做大做强。

(4)提高农民素质,强化现代农业驾驭能力。以色列农场平均耕地面积20公顷左右,虽具有从事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的基础与优势,但高素质的农民却是其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高素质的农民才能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与管理,才能提高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我国在推动适宜地区土地规模适当集中的同时,应注重对农民的教育与培训,使他们能够掌握现代科技及驾驭现代化农业生产管理。

猜你喜欢

税目以色列进口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
以色列家喻户晓的“中国奚”
伊拉克立法反对以色列
以色列发现前年鸡蛋
中美贸易战升级:中方6月1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太阳能电池加征关税至25%
环境保护“费”改“税”分析
把“进口门到门”做到极致
木及木制品的归类
三十六计第五计:趁火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