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园城市的牧业发展方向

2016-02-18陈清硕扬州大学

中国畜牧业 2016年14期
关键词:农园羊奶畜牧业

文│陈清硕(扬州大学)

农园城市的牧业发展方向

文│陈清硕(扬州大学)

一、农园城市以发展农业为第一要义

“农园城市”的定义可以用数学语言∫(M2A2S2)dt表示,式中M2表示支农工业,A2表示农业,S2表示支农服务业,dt表示时间因素。这个定义从根本上打破了“城市化”是农民脱离土地变成“市民”的老观念,也从根本上打破了“城市化”排斥农业的观点。而且也非常简洁的表明,农园城市是一个支农工业、农业、支农服务业三业并举的城市,是一个生产的食物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城市,并要尽力发展高品生产,以满足整个社会的需要。关键是要如何组织生产,合理利用土地,提高生产率,从而逐步达到消除目前尖锐的城市差别,改善农民生活,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城市是一个有高度严密组织的实体,它能把各个组成要素组织起来有规律的运作,能最充分地发挥组织效益。对我们这样一个超级的农民大国,如按照传统城市学的观点,让农民都脱离土地进城成为市民,是不可能的。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只有通过农村庭院商品经济的发展,开拓高效益的生产领域,稳定农民在农村中安居乐业,这是提出农园城市概念的目的。因此,农村庭院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构建农园城市的基础,影响农产品品种,开展合作经济是推动农园城市建设的杠杆,在“以工哺农”的条件下,发挥组织效益,能有效地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使农民在自己的家园中逐步成为“市民”。

农园城市以发展农业为第一要义。发达的农业必然存在两种规律性的现象。一是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高,一般都在50%以上,如丹麦和新西兰高达90%,美国为60%等;二是畜牧业产值中,“草食性”牲畜的比重必高于“耗粮型”的牲畜,如日本为70%,新西兰为95%等。我国改革开放后畜牧业的产值还仅占农业总产值的30%,和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但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畜牧业实际是处于一种“副业”的地位,因此,许多农学家都称我国过去的农业是一种“跛足的农业”,我国人民的肉食,80%~90%都是耗粮的猪肉。食草的牛、羊、兔肉仅占10%,也称得上“跛足的畜牧业”。现在,我们已经认识到,农业中第一性生产力所同化的能供食用的只不过占1/4,其余的3/4如农作物的秸秆、麸皮等未经合理利用,都处在浪费状态,所以说单纯的种植业是缺乏进一步发展动力的。如果把农副产品转化成肉、蛋、奶、毛、皮等优质生活资料和轻工业原料,其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增加收入的作用是无可代替的。

不用说草原牧区,就是广大农区的饲料资源也是十分丰富的。据有关统计,黄淮海豫北地区不但有各种饲料粮6.16亿千克,还有糠类2.8亿千克,粕类1.4亿千克,秸秆25亿千克,但利用都欠合理,如50%以上的饼类都用做肥料和70%~80%的秸秆都在直接燃烧。其实,只要重视畜牧业,如将大量的秸秆用尿素进行氨化处理,牲畜的采食量可提高20%,氨化处理使秸秆中的纤维素和木质素分离,粗蛋白质可提高1~1.5倍,消化率也可提高20%,总的营养价值可以提高1倍。如果认真执行“北马南甘”的土地利用制度,包括发展城市森林,一些乔灌木的枝叶如小叶杨、刺槐、紫穗槐,都可以为食草牲畜提供更多的饲料,所以说,农区的饲料资源也是丰富的。

二、第一步工作应当是发展养羊

笔者认为,在农园城市中,要进一步发展畜牧业,第一步工作应当是发展养羊。农园城市是一种实现城乡一体化的模式,城市居民靠奶牛场供奶,农村居民也喝奶,最切实可行的办法就是发展庭院养羊业。

牛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世所共知的,但羊奶的营养价值超过了牛奶。和牛奶比较,羊奶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含量都高于牛奶,而且品质好,易消化,必需氨基酸齐全,特别是羊奶中的牛磺酸含量高达每升47.7毫克,是牛奶的10倍,而且磷脂含量高达每100克52毫克。这些营养物质对大脑的发育十分有利,特别是羊奶中含有牛奶没有的上皮细胞生长因子EGF,对提高智商和免疫力有很显著的作用。因此,现代营养学家已把羊奶称为“奶中之王”,一只奶山羊每年可产奶600千克,一只母羊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不低于1000元。羊奶的缺点是有膻味,但脱膻的方法很多,煮沸就能脱膻,加热时放点茉莉花茶不但可以去膻,而且使羊奶清香可口,别具风味。现在城市里也在开始推广羊奶,但价格很高,大多都使用环醚型复合脱膻剂处理。膻味主要是羊奶乳脂中含短链的挥发性脂肪酸如乙酸、辛环和癸酸造成的,对身体无害,也不会影响儿童食用。

养羊的好处很多,羊奶、羊血、羊骨、羊肉都是营养十分丰富的食品。其中含有的磷脂、磷蛋白、胆碱、酸性黏多糖和骨胶原等,都是老人和儿童最理想的强身保健物质。规模化养殖生产的羊毛、羊绒、羊皮、羊肠等都是传统的出口物资。我国的山羊绒细软洁白,手感滑爽,每年出口的羊绒制品占国际贸易量的一半以上,羊皮更是重要的制革原料。可以说羊全身都是宝,涉及食品、纺织、制革、化工、医药、造纸甚至轮胎等轻工业部门,在广大的农村、牧区、老少边穷地区,利用草场、荒山、河边、林地、田间地边养羊,是一个脱贫致富成本最低的门道。

三、从养羊业开始,把发展草食性动物作为发展方向

生态学中有一个法则,就是系统的组成越复杂,其生产力和稳定性就越高,像热带的雨林中,一般都有数百个物种共同栖居,物质在系统中反复循环,不施肥树也能茂盛生长。农业系统也一样,组成成分越复杂,其抗逆能力也越强。所以在农园城市中,在持续发展种植业的同时,建立一个以养羊业为龙头,以发展草食畜为重点,并促进猪禽业全面发展的“节粮型”畜牧生产体系是很有必要的。这个生产体系应逐步发展为“种、养、加”三步一曲式的经营,它的方向是节粮、高效、优势,尽可能用最少的饲料,在尽可能短周期内,生产出尽可能多的优质畜禽产品,以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在现有的以小麦、玉米、水稻为主的农作制度中,如增加块根、块茎薯类作物的间作,其副产品能更有利于和畜牧业连成一体,是推动实现农区农牧结合的有力措施。

在一个县的农园城市建设中,如出现了农户有组织化的要求时,政府应提供各方面的优惠政策,对科技服务、品种供给、防疫治病等方面给予优惠贷款,县级应当成立牧、工、畜开发公司,设立主管财务、计划、规划和决策的“企业部”,还要成立主管良种、防疫、饲料供应和加工技术的“技术部”和主管内销、外售开辟流动渠道的“公关部”。用公司加农户的方式和各个乡村广大农户签订产品收购、检验、销售合同,形成实现种、养、加和产、供、销一条龙的服务体系,形成产业化经营,收益会大幅度增加。

我国畜牧业的优势是畜禽品种资源丰富,饲料来源充足,据报道,我国各类农作物秸秆年总产量达7亿多吨,其中稻草2.3亿多吨,玉米秸秆2.2亿多吨,小麦秆1.2亿多吨,豆类和秋熟粮作物秸秆1.0亿吨,另有花生、薯类藤蔓、甜菜叶等1.0亿吨,因此,有人指出,我国用秸秆可再养5亿头牛和5亿只羊,每年可生产上万吨牛肉,只要增添一些配合饲料克服秸秆营养的限制性,发展食草牲畜的前景是巨大的。在不长的时间内,应争取我国人民以猪肉为主的肉食习惯逐步改进为猪肉、牛羊肉、禽肉食用的三三三制,逐步将畜牧业的产值提高到占农业总产值50%,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是完全可能的。畜牧业的发展,为低产农田改良提供了优质的肥料,必将进一步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这虽不是一蹴而就的理想,但从农园城市做起,发展养羊业,使每一个农村孩子每天都喝到一杯羊奶,其意义和作用都是很大的。这也标志着从养羊业开始,发展草食性动物应成为我国农区畜牧业发展的方向。

猜你喜欢

农园羊奶畜牧业
真空结合加热、冷冻浓缩羊奶理化品质分析
城市娃娃农园开发运营现状及策略研究
映像畜牧业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石头山变身“花果山”怒江峡谷打造智慧农园样本
基于社会资本理论的社区农园功能与策略研究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现代农业多功能发展模式研究
5款羊奶食谱让你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