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与兔肉的六月之约—中国第十四届(2016年)兔肉节在北京举办

2016-02-18院萍

中国畜牧业 2016年13期
关键词:兔肉厨艺畜牧业

文│本刊记者 院萍

与兔肉的六月之约—中国第十四届(2016年)兔肉节在北京举办

文│本刊记者 院萍

绿了芭蕉,红了樱桃,乍热未酷的六月,总是带给人意想不到的惊喜和希冀。中国第十四届(2016年)兔肉节就在这样的季节里,热热闹闹拉开了帷幕。本届兔肉节在北京房山区举办,主办单位为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承办单位为北京市畜牧总站、北京市房山农业局、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协办单位为北京市餐饮协会、北京龙腾中兴食品有限公司、北京金月秀餐饮有限公司、北京养兔工作室等。

本届兔肉节与往届不同,以弘扬兔肉美食、创新烹饪技艺活动、弘扬兔肉美食文化、挖掘推广研发兔肉美食新品为主题。可谓:美食高手同台竞技,展示兔肉名厨风采;厨艺精英欢聚一堂,弘扬兔肉餐饮文化。

与兔肉的六月之约,就是这么特色和红火!

转型升级,以兔肉节为契机

上午九点半,兔肉节准时开幕,全国畜牧总站党委书记、中国畜牧业协会秘书长、兔业分会会长何新天在致辞中说:兔产业是现代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大的产业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前景。自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成立以来,已连续举办了十三届兔肉节,大力宣传兔肉美食“三高三低、健康肉、保健肉”的特点,推动了中国肉兔业生产、加工、消费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兔产业走生产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道路,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群众脱贫致富作出了贡献。因此,下一步,要加快肉兔产业发展步伐,这是农业调结构、转方式的重点任务,也是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内容。

北京市畜牧总站副站长陈余也认为,发展兔产业能够促进产业升级,促进现有畜牧结构调整。陈余说,以北京为例,兔产业符合北京未来发展需要,节水、节粮、生产效率高,附加值高、污染小,产生生态压力小,符合北京畜牧业的扶持方向,也是北京做精畜牧业的一部分。同时,用先进技术和饲养模式完成对现有生产基地的升级改造,提高产业的标准化和规模化程度,可以实现经济效益的层叠和附加。

中国畜牧业协会副秘书长、兔业分会秘书长刘强德,多年来一直参与兔肉节的策划和宣传,对兔肉节有很深的感情。他说,每年六月都要与兔肉有次美丽之约,希望通过兔肉节的大力宣传,进一步推广绿色健康兔肉文化,扩大兔肉的消费市场,让健康、绿色的兔肉走上广大消费者的餐桌。兔肉有“肉中之素”的美誉,现在大家对它的营养价值逐渐认可,一些兔肉美食,比如四川的缠丝兔、东北的烟熏兔更是驰名中外。家常做法以红烧、爆炒等手段为主,每每都可以成为家宴上的压轴菜登场。今天举办的兔肉节,还是想为大家提供一个交流和相互学习的平台,希望大家能在兔肉节上交流经验共同进步。

乐享美食,改变传统消费理念

虽然天气炎热,但兔肉节主会场—良乡人民公社大食堂院内,依然人声鼎沸,舞台上精彩的文艺表演营造出浓浓的节日氛围。院子里摆满了展台,人们边吃兔肉,边看文艺表演,甚是惬意。

“六月六,吃兔肉,我女儿就在兔场上班,这是她告诉我的,一直说,一直说,我都记住了。”王大妈是本地居民,说起兔肉兴致勃勃。她说小时候经常吃兔肉,味道可香了,后来就不怎么吃了,不过现在又开始准备调整肉食习惯,以后就以吃兔肉为主。记者问为什么,大妈说,因为兔肉对身体有好处,现在谁不想活得健健康康的?说到此,大妈夹了一块兔肉放到嘴里,津津有味地吃起来,还做了个手势,笑着说:味道好极了!

来自河南开封的东坡牧业养殖场的总经理翟东坡,带来了麻辣味、烧烤味、五香味、野山椒味等多种兔肉产品,忙着算账、收钱,他笑着说:“兔肉节吸引了许多消费者,今天生意不错,不到一个钟头就卖了一千多元。”

这一天,许多居民纷纷来到大食堂院内,品尝兔肉,现场销售兔肉的厂家生意都特别红火。

◎全国畜牧总站党委书记、中国畜牧业协会秘书长何新天

◎北京市畜牧总站副站长陈余

厨艺大赛,大力挖掘兔肉美食文化

今年兔肉节的最大亮点就是兔肉厨艺大赛。来自房山区的6家餐饮企业的厨师,分别参与了兔肉系列大赛角逐。

比赛现场,由来自北京餐饮协会的秘书长王云、北京饭店总厨郑秀生、北京金月秀餐饮有限公司总经理史翠红组成的评审团,根据各参赛者烹饪兔肉的色、香、味、形、质感、营养等进行打分,当场评选出优胜菜品。

而且在厨艺大赛现场,专业人士不仅从营养角度点评食用兔肉对人体带来的好处,还给大家普及如何烹饪才会更好吃的知识。

来观看厨艺大赛的市民程先生说:“我知道的兔肉美食有很多,但以前宣传不够,吃得不是很多。这次举办的兔肉节很好,让我对兔肉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样可以把兔肉的特色餐饮和知识推介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

“以前兔肉节举办的厨艺大赛,大多停留在厨师技艺阶段,而这次呢,举办的是特色厨艺大赛,目的是大力挖掘兔肉美食文化,以此吸引更多的人来消费兔肉。”刘强德对记者说。

创新思维,让兔产业“遍地开花”

兔肉的美食很多,但多年来,由于受传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兔肉的消费存在一定误区,吃兔肉的人比较少,兔肉在我国消费有着明显的区域性和区位性。

举办兔肉节,挖掘兔肉美食文化,推介特色餐饮,是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发展产业的一项重要举措。

陈余给予这次兔肉节高度评价,他说,这次兔肉节为养殖和餐饮行业搭建了合作交流和共同发展的平台,合作的影响和效应将是广泛和深远的,它将有力推动北京及周边省市兔产业的发展和终端的升级,

确实如此,近年来,随着兔肉节的举办,随着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升和行业宣传力度的不断增大,很多地方特别是大中城市兔肉消费市场逐步扩大。兔肉的消费出现“由南方向北方、由城市向农村、由拒绝兔肉向喜欢上兔肉”迅速推广开来,兔肉也越来越被更多的人群所接受,并逐步成为高档、时尚、安全的消费产品。

兔肉节反映出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对美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具的匠心。那么,怎样才能把小兔子做成大产业?对此,刘强德有自己的认识,他说:“我们要树立兔肉文化的精品意识、品牌意识、竞争意识和开拓意识,可以对一些制作工艺和传承人,进行文化意义上的保护,同时开发和挖掘它更大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唯此,才能让兔产业迅速发展,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

猜你喜欢

兔肉厨艺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2020年的意外收获——厨艺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手残党的厨艺生涯
让兔肉成为撬动肉食消费发展的新动能
朋友圈『厨艺大赛』,吃的是哪道菜
不长厨艺只长肉
映像畜牧业
兔肉熟食产品加工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映像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