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节约集约用地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思路探索

2016-02-16李显涛赵金枝邹平县国土资源局山东邹平256200

中国房地产业 2016年6期
关键词:集约节约约束

文/李显涛、赵金枝 邹平县国土资源局 山东邹平 256200

构建节约集约用地激励与约束机制的思路探索

文/李显涛、赵金枝 邹平县国土资源局山东邹平256200

在我国当前的土地使用当中,粗放低效的情况较为严重,存在较为突出的刚性供需矛盾。因此,在当前的社会发展当中,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已经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基于我国当前的土地资源情况,以及经济发展方式来看,对提升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对节约集约用地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基本思路进行了探讨,以期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实现更为合理的经济发展结构。

节约集约用地;激励与约束机制;思路

前言:

在土地制度当中,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尽量少占地,对于耕地也尽量不得占用,遵循公平有限、减量管控等原则。建设单位在用地过程中,要提升投入产出效率,遵循效率优先、存量挖掘等原则。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于土地资源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而传统粗放低效的土地管理利用模式,使得土地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对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十分不利。

一、加强监督管理工作

基于权责一致的基本原则,在节约集约用地激励与约束机制的建立过程中,应当对各个行业、部门、政府的责任加以明确,建立全面系统的共同责任体系。对于综合监管平台,要进行有效的建设,对3S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充分的应用。对于建设项目的竣工验收、土地市场的动态监测等制度,都要进行建立和健全,同时针对节约集约用地考核,建立相应的监管系统和动态评价预警系统,对粗放低效的用地行为进行有效的遏制[1]。对于信息公开范围,应当予以扩大,从而使公众能够了解土地的开发、供应、计划等信息,发挥出公众监督和媒体监督的作用,确保节约集约用地能够得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二、严格进行规划约束

通过科学有效的规划,能够实现最大程度上的节约用地,同时对建设用地的扩展加以约束。在协调和统筹水力、能源、交通基础设施的过程中,应当遵循时序可控、经济可行、合理布局等原则,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过度超前、盲目投资等情况造成的土地资源浪费。对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应当科学的进行研究,对用地时序、结构、规模等进行优化。对于建设用地要进行更为有效的强化管制,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对于实施保障和规划管理等制度,应当加强建设和完善,对监管、评估、动态调查等制度,也要不断进行加强,从而实现规划动态修编制度的科学有效性。

三、落实节约优先战略

在节约有限战略的落实过程中,对于节约集约理念必须进行强化,对新型的资源管理和使用观念加以利用,从而对土地管理方式的变革加以推动,在土地开发、管理、利用等环节当中,确保节约集约理念的良好融入[2]。在国家战略层面上,应当将节约集约用地战略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对内涵、方针、步骤、布局、工程、重点、思想等内容加以确立,并且从制度机制、技术标准、配套政策、宏观部署等方面对节约集约用地新机制加以确立。此外,应当积极开展节约集约用地模范的活动,对节约集约用地的良好做法和经验进行宣传推广,形成良好的社会共识,对资源节约型社会建立加以推动。

四、加强工程标准体系建设

对于节地技术发展纲要,应当进行细致的研究和全面的推动。将节地技术需求作为中心,对技术创新发展进行探索。对于有限的、分散的科研创新结构、技术、资金等,应进行协调、组织和引导,从而不断研发新型的节地技术。对于农业、交通、工况、水利、城建等方面的技术标准体系,要进行不断的优化和完善,对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研究[3]。对于不同领域和行业的用地情况,要进行有效的跟踪评价,同时制定相应的定额指标和规划控制指标,对用地标准进行合理的制定,对土地使用年限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此外,在节约集约用地的评价考核当中,应当将标准作为杠杆,实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良好的精细化土地管理。

五、完善政绩考核与法制建设

对于土地利用效率、耕地保护效率、节约集约制度建设、执法效率、规划执行度等项目,应当进行有效的考核与审查,尤其是对单位建设用地的投入产出效率的增长变化、绝对指标等,应当进行更加严格的考核与评定,同时应重视增量和存量挖潜的考核。如果地方政府取得了良好的节约集约用地效果,应当予以适当的表彰和奖励。在法制建设方面,对于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要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对各项相关内容进行细化。对土地征收和补偿制度,应进行完善和规范,从而使农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在法律条文的设定中,应当注重迅速处理、快速立案、严厉制裁等方面的内容,对土地闲置浪费、违法用地的行为要进行严肃的处理。

六、完善土地市场和财税政策

应当对土地有偿使用改革力度进行强化,对划拨用地的范围逐渐缩小,对集体建设用地有偿使用制度进行推动,同时对租赁、出让、划拨等政策加以实现,促进城乡统一土地市场体系的形成[4]。对土地储备应当进行规范,基于计划管控和规划,对节约集约用地标准进行严格的遵循,对土地前期开发进行加强,从而使土地市场运行加以规范。基于对产权的明晰,要对金融市场、农地流转等进行强化,从而实现土地生产要素配置的高效进行。在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应当对价格杠杆进行充分的应用,在工业项目用地价格上,应当与用地规模、土地集约度、土地利用率、产业类型等相关联,实现灵活动态的调整和管理。

结论: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过程中,土地资源是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由于我国人口密度较大,因此土地资源十分紧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土地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对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十分不利。对此,针对有限的土地资源,应当构建节约集约用地激励与约束机制,确保土地资源更加高效合理的利用。

[1]姚华军.构建节约集约用地激励与约束机制[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1:6-12.

[2]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喻新安,刘道兴,谷建全. 在实践中探索区域科学发展之路——河南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认识与思考[J].中州学刊,2012,03:1-9.

[3]卢正宇,钱晓东,李珏.建立高速公路建设节约集约用地新机制[J].中外公路,2010,02:255-258.

猜你喜欢

集约节约约束
节约
节约
节约
马和骑师
牢筑节约集约“高压线” 严守国土资源“生命线”——玉环县成功创建全国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
适当放手能让孩子更好地自我约束
芝加哥大数据发展与应用对我国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启示
集约转型 小城镇发展之路
CAE软件操作小百科(11)
中国工业用地集约利用的发展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