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建筑入口空间整合设计策略研究

2016-02-16苏宇大连天工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建筑方案设计所辽宁大连116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16年6期
关键词:公共建筑文脉原型

文/ 苏宇 大连天工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建筑方案设计所 辽宁大连 116000

公共建筑入口空间整合设计策略研究

文/ 苏宇 大连天工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建筑方案设计所辽宁大连116000

本文通过对公共建筑入口空间与城市空间、建筑空间以及空间活动主体——人之间的关系特征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案例,总结出基于空间地域表达、基于空间原型研究、基于空间体验生成等公共建筑入口空间的整合设计策略

公共建筑;入口空间;设计策略

一、公共建筑入口空间与城市空间、建筑空间以及人的关系

公共建筑入口空间作为界面空间,与城市空间和建筑空间有着直接的空间联系关系,它承担着由内到外,由外到内的空间转换作用。公共建筑入口空间的物质构成对城市环境的品质和入口位置直观的外在形式起着直接性的影响作用;其空间构成对城市空间和建筑本体空间的塑造又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其空间形态直接影响着了入口空间在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中的渗透关系。人作为空间活动的主体,与空间的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任何空间形式都要依据人的,否则就是失去空间存在的意义。公共建筑入口空间与城市、建筑、人所构成的物态和空间的关系使其空间本身具有表达地域性城市环境、文脉以及影响人们心理、行为活动的复合功能特征。针对公共建筑入口空间的特征,适当的入口空间设计策略不但会提升入口空间本身的空间品质,也会提升公共建筑整体的形象,使之成为城市中一个富有魅力的空间场所。

二、基于地域表达的公共建筑入口空间整合设计策略

地域性公共建筑入口空间的研究,不是停留在简单的符号化形式的模仿,也不是套上所谓文化传承的沉重精神桎梏,而是将视线集中在地域类型的转换和地域性复合空间界面的现代构成,以门及门界面、雨篷、台阶、入口广场等构成要素进行地域形式类型的剥离,形成具有认知性的地域观念和方法,以其对自然地理的适应、历史文脉的传承以及对经济技术的制约等因素的考虑进行整合性设计。

2.1自然地理的适应

建筑作为一个地区的产物,它总是扎根于具体的环境当中,它总受到实实在在的地域性的地理气候条件的影响,受到地形条件的影响。人类文明形成的时间、方式、程度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和建筑特色。例如,在我国南方炎热地区和北方寒冷地区、潮湿地区和干燥地区、山地区域和滨海区域的公共建筑入口空间的形式都是截然不同的。那么对于公共建筑入口空间来说,自然条件、地形条件和已有的城市肌理是制约其形式、风格的形成的基本因素元素,也是地域性建筑创作一个重要的环节。例如,在崔凯设计的大连软件9号办公楼的设计中,巧妙结合了用地,建筑沿山势展开,与环境相协调,通过“5+5”的体量叠加,使建筑形态错、交叉,其底层架空式的入口空间与外围精心设计的入口空间形成复合形态的入口空间,丰富了城市空间的层次。

2.2历史文脉传承

建筑以一种文化物质形态成为人类文化大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思想等观念因素息息相关。建筑的历史文脉的传承体现在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的结合、传统审美意识与现代审美意识的结合,并融会到建筑创作中去。在我国东北地区,对其历史发展的轨迹来说,不同的族类先后进入东北地区,使其呈现多种文化共生、共存的融合特性,不同的文化相互吸收、融化和调和,逐渐整合成一种新的文化体系。而不同建筑风格受到外来的文化的影响,也使城市表现出外来建筑文化景观。公共建筑入口空间在其外在形式上,因与建筑整体的协调统一,在一定程度同样表现出对地域历史文脉的继承。文化的多元化导致了公共建筑入口空间设计的多元化特征,例如在大连地区,在历史传统建筑风格和现代建筑形式的冲击下,其公共建筑的入口空间形态也是多样的。

2.3经济技术的制约

建筑是一个时代的写照,综合的反应了当代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而技术、经济又是建筑得以实现的手段和基础,并促进建筑理论和设计观念的革新。地域性的建构技术及细部技术的水平,随着时代的沿革对地域建筑形态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我国东北地区在进入工业社会之后,东北地区很大程度仍处于比较粗放型的经济形态,建筑技术相对比较落后,但是建筑师们仍然从对传统的建筑材料以及地方性技术的应用,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改进而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技术。

三、基于原型研究的公共建筑入口空间整合设计策略

原型是内隐的事物本质,是人们通过大量的分析、实践总结出来的基本模型,是一个从隐态到显态的转变生成过程。建筑学中,通过对原型的提取将建筑和城市串联成为一个整体进行探讨,研究其空间形态结构规律和符号意义结构规律,以此实现地域性历史文化的更新。那么在公共建筑入口空间的设计中,通过将其空间构形进行类型化的分类解析,找到公共建筑入口空间的基本界面形式及衍生出的各种变化,以此来指导公共建筑入口空间的设计。

3.1边界原型

边界原型是建立在领域空间基础上的入口空间原型,具有很强的边界性、连续性,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理解成为内外的分割性、内向性。

公共建筑入口作为城市与建筑的一个分隔界面,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城市空间和建筑空间分割和联系的角色。那么其空间形态可以理解为界面特征与场地的关系,A和B是两个不同类型界面空间原型,A的每个面都是由B组成,而每个B面对外的效应是同构的,因此产生如下的公共建筑入口空间界面衍生空间原型的推演过程图

公共建筑入口空间中,由其界面衍生出的空间原型在生活是被普遍使用的,比如说停车空间、活动小广场、庭院、集会场所等等。在空间衍生的过程中,虚边界的产生的空间是合理,并且虚边界形成的虚面既是空间与空间的联系媒介又是空间与空间的分割媒介。

3.2地标原型

地标原型的公共建筑入口空间是建立在路径空间的基础上,具有很强的指向性和场所识别性的空间原型。通过入口界面空间边界实体、虚体限制方式的不同,形成不同的空间原型组合,并以复合形态的空间形态存在于日常的建筑空间中。

[1]吕健梅.基于体验的建筑形象生成论.哈尔滨工业大学工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2]陈建生.城市文化建筑的复合空间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0.

[3]王凯,魏春雨.复合界面建筑“元语言”推导及应用过程解析.中外建筑,2009.

猜你喜欢

公共建筑文脉原型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脉
大型公共建筑智能化系统造价控制
公共建筑室内绿色环保装饰的探讨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包裹的一切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1季
节能材料在公共建筑中的应用探讨
《哈姆雷特》的《圣经》叙事原型考证
浅谈大型公共建筑电气节能及采取的节能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