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湘江东岸黑石铺片区生态环境调查反观长沙市生态环境问题

2016-02-16阮姗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中国房地产业 2016年6期
关键词:湘江长沙市片区

文/阮姗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湖南长沙 410000

由湘江东岸黑石铺片区生态环境调查反观长沙市生态环境问题

文/阮姗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利用各种先天资源与后天资源创造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工业革命以来,城市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力量,不断的扩张与积聚,同时也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遭遇到了严重的生态危机。

生态危机;生态环境问题;湘江东岸;长沙市

1、区位介绍

长沙作为中国地理中心的地位,是中国最重要的交通节点之一,是连接中国东西南北各地区的连接枢纽。黑石铺片区位于长沙市临江中心城区,界限划定东至新开铺路,南至黑石铺大桥,西临湘江,面积约0.5平方公里。在本次调研中综合利探究其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从微观层面上的研究反映长沙市宏观层面的生态发展问题,亦为本论文主要脉络。

2、现状分析

2.1基地结构分析

湘江东岸黑石铺片区,紧邻湘江,水塘众多,生态景观资源丰富。从基地现状可以看出建筑物开发总量较小,便于城市乡村地区的整体生态环境保护,同时建设与规划控制便于实施。

2.2现状调研

根据现场调研分析及相关调研走访分析可以发现规划片区内部建筑质量大部分都属于三类建筑,临近铁路桥建设房屋隔音质量并不好,居住噪音十分大,居民生活幸福指数较低。

结合周边环境可看出规划片区植被不及湘江边植被茂盛,有些树木需要注射营养液才能抵抗夏日炎热,其他植被十分稀疏。生态比较脆弱,需花费更多的精力与时间予以保护和恢复。

2.3现状发展存在问题

①违章建筑的乱搭乱建。

违章建筑的乱搭乱建一方面占用了大量的公共土地,侵犯他人利益,造成国土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提高了开发成本。混乱无序的违章建筑破坏了城市的整体格局,使得政府在后续拆迁过程中难以正确把握拆迁力度。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安全隐患。一般违章建筑是由居民随便搭建而成的,安全难以得到保障,随时都会发生事故;由于这些建筑在搭建时未经批准,建造不符合要求,容易引发邻里纠纷;同时违章搭建在道路边的建筑会影响道路参与者的视线,影响交通安全。

②当地居民生态意识薄弱。

调研过程走访时发现该片区以老人和儿童居住为主,对咨询的一些关于生态环境的问题均无了解。对于当地居民来说,“生态环境”仍然是陌生的词语,生态文明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并不显著。在日常生活中,依旧有许多错误的消费观念,居民对生态环境的无意识使得长沙市生态环境治理受阻,不断恶化。

3、长沙市生态环境现状及原因

3.1长沙市生态环境严峻

随着长沙市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城区规模不断扩张,带来如雾霾、工业三废和噪音等环境问题,长沙市生态环境面临着日益加剧的挑战。

①水质污染严重。长沙处于湘江下游,流经本市的湘江汇集了上游衡阳、株洲、湘潭等工业城市的大量污染物,而且本市工业废水排放量一直居高不下,生活污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快速增长,使得政府在工业污染的治理上收效甚微。同时长沙市河西片区未设置污水处理厂,河西片区生活污水直接通过管道排入湘江,导致湘江水质污染更加严重。

②空气污染严重。长沙市的空气污染主要包括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建筑工地扬尘和汽车尾气等,众多污染物使得长沙酸雨污染指数一度严重超标。由于长沙中心城区建筑密度高,绿地分布不均,中心城区空气的自我调节能力变差,生态失衡。

3.2长沙的生态环境变化原因分析

①中心城区人口密度过高。受多重因素影响,长沙市发展局限于湘江东部狭长片区,并呈摊大饼状向外蔓延,市区人口主要分布在芙蓉、天心两个区域内,密度呈现出从高到低的分布特征,人口与环境、资源的矛盾愈演愈烈,加重中心城区负担。

②城市功能分区布局不合理。长沙市城区功能分区模糊,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服务用地等不同功能片区相互交织。一方面公共服务设施落后。长沙市餐饮服务业、文化娱乐产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而飞速发展,但缺乏统一的引导与规范,产生的噪声、灰尘、油烟等各类环境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另一方面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区交织混乱,部分企业位于中心城区,加上企业自身等原因,居住小区往往伴厂房区而建,甚至部分居民区位于厂房区内部,打乱了生产区与生活区的合理布局。

③建筑工地的粉尘污染和机动车辆的尾气污染。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长沙市居民的机动车保有量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由此引发的尾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同时,随着高楼大厦的建造,建造单位的不作为,建筑工地产生的扬尘,加剧空气污染。此外,长沙市地处湘江腹地,静风天气居多,大气污染扩散缓慢,致使城市空气污染加重,雾霾天气经常出现。

④湘江治理规划不一。湘江作为湖南省的母亲河,沿途孕育了许多工业城市,因此大量生活废水、工业废水排入湘江,导致湘江水质明显变差。同时,由于长沙水资源一年分布不均匀,城市内涝和干旱现象多发,近期长沙市用水紧急,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长沙市已成为水资源丰富的贫水城市。

4、结论及建议:

在对长沙市生态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后,不难看出未来城市发展的趋势是城市生态化,走城市生态化的道路是必然选择。同时,生态城市的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改善长沙市的生态环境,为居民提供更加宜居的空间。在推动长沙市社会经济发展方面,生态城市的建设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和举措,能够促进长沙市生态产业的发展,加快长沙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使长沙市走一条集约式的发展道路。另外,长沙市生态城市的建设还有利于促进长沙市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对推进长沙市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这既可以淘汰一批高污染、高消耗的产业,也促进了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实现生态城市建设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双赢。同时,建设生态城市对调整长沙市结构、实现长沙市资源的循环利用也具有积极的意义。总之,长沙市的优势因素有利的促进了长沙市的生态城市建设,为长沙市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是一种重要的保障;而存在的限制因素则说明了长沙市建设生态城市的必要性,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是一种城市发展的新选择,对长株潭两型社会的建设也具有积极意义。

[1]杨静.论我国城市规划的生态实效缺失及对策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4.9

猜你喜欢

湘江长沙市片区
长沙市望城区金地三千府幼儿园
爱上写信的大树
湘江渡
城市风貌规划的实践及探索-以长沙市为例
悠然湘江上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红三十四师浴血奋战湘江之侧
白塔寺片区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