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如何做好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2016-02-16王璐重庆瀚文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重庆402160

中国房地产业 2016年6期
关键词:总体规划土地利用用地

文/ 王璐 重庆瀚文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重庆 402160

谈如何做好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文/ 王璐 重庆瀚文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重庆402160

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人类历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都是围绕土地的利用、开发或者是所有权变更而开展、实施的。我国是陆地大国,国土面积广大,但人口众多,且地理、地质条件复杂,人均可利用国土资源相对较低。因此,做好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

一、做好土地规划的基本措施

土地规划是土地开发、利用管理的基础和蓝图,要做好土地管理工作,首先要做好土地规划。要不断提高土地规划编制质量水平,让土地规划的引导效能得以充分发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土地规划在城市发展建设中所发挥的影响和作用日益凸显。各级政府要充分认识到土地规划的重要性,认真贯彻土地管理,规划先行的理念,不但提高规划的科学性、融合性和全域指导性。推动土地利用规划、城乡建设规划、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对接、融合工作,为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和人居环境建设夯实基础保障。

二、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应注意的事项

乡镇在组织开展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必须制订计划,严密组织,分步实施,扎实做好规划修编的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在完成规划修编前期工作,并形成规划草案的基础上,根据上级下达给各本乡镇、街道的规划控制指标,及时做好规划的修编完善和报批。

具体程序如下:一是确定规划方案。要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综合考虑,着重分析规划实施可行性,通过科学论证、部门协调、公众参与,确定规划方案,完成规划成果。规划成果主要有:规划文本;规划说明;图件。二是规划成果报批。规划修编完成后,要根据有关文件规定,由区政府组织论证。通过论证后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需报请省人民政府审批。三是规划实施。规划依法批准后,其规划目标、规划期限、土地用途、批准机关及日期等内容在乡镇、街道行政区域内予以公告实施。

三、目前我国乡镇土地利用规划工作情况

1.规划体系日益完善

在第二轮土地规划实施中,紧盯耕地和粮食安全,加强城市土地管理,经过不断完善和发展,土地规划体系日益成熟。然而,在土地规划进程中,由于对基础设施建设预测不足,一些建设用地稀缺,尤其在当前生产力水平不够均衡的情况下,规划指标与经济发展不能协调推进,出现了建设用地布局不够合理现象问题。加之用地指标分配较少,一个地区实施土地规划后,一些开发项目纷纷涌入,特别是对于城市边缘地带,建设用地动态需求量较大,而土地规划动态性完善制度不健全,对土地集聚效益带来了一定影响。

2.规划编制稳步实施

当前,我国一些土地规划编制部门,规划编制方法实用性不强,编制的内容缺乏科学性,加之对建设用地特点考虑不足,控制目标与管理办法不相融合问题存在。比如,在对土地规划控制上,凡是经过研究论证,并被纳入建设用地范畴内的,可作为建设用地使用,实现对土地规划的有效控制。如果建设用地超出规划范围,就应该采取严格的管理办法,予以制止。然而,一些规划部门往往采取变通的方法,将规划范围外的土地作为建设用地。

四、解决我国乡镇土地利用规划问题的对策

1.合理布局,推进规划体系良性运行

土地利用规划部门要在加强自身建设的基础上,注重平衡相关部门的利益,根据本地区土地资源利用情况,对其进行合理的分配。在分配过程中要兼顾土地利用的长远和短期利益,及时做好分类、登记和统计工作。要处理好用地类型的转化关系,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加大土地利用的管理,并通过经济杠杆作用的发挥,平衡土地资源的需求与供给,进而增强土地利用市场化调整效能。要采用指标和土地用途分区等手段,将资源及环境保护作为重点,加强土地利用数量、质量的全面管护。要在编制少量强制性指标预的基础上,在县、乡土地用途上预留一定空间,使兼具钢性和弹性特点,为土地利用规划的有序实施提供稳固的运行和支撑体系。

2.建立机制,确保目标监管规范有序

针对土地规划目标与管理办法不相配套的问题,要探索建立并完善土地节约利用考核机制,结合当地土地供需情况,借鉴第二轮土地规划调整经验,研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标准,使其真正成为土地规划部门集约利用评价的重要依据。要建立耕地保护责任机制,可将建设用地收益部分转移到保护用地上,切实加强耕地保护的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同时要与相关职能部门加强沟通交流,协同抓好土地规划末端的考核工作。要加强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建设,进一步固化绿色发展观念,总体把握规划修编工作,并针对占用土地增速过快、后备资源开发忽略生态保护等问题,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研究,并对规划落实进程进行环境监测,使土地利用规划既富有前瞻性,又立足于现实国情和地情。

3.遵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原则

(1)用途管制原则。统筹安排各类重点建设用地,明确各土地用地的用途,特别要严格保护基本农田,引导与控制非农建设占用农用地。

(2)耕地占补平衡原则。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适度开发宜耕后备资源,确保耕地占补平衡。

(3)可持续利用原则。重视保护与改善生态环境,充分考虑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因地制宜原则。各类建设用地须充分考虑土地的自然、环境、区位等特性,充分利用坡陡在25度以下的低丘缓坡区的非耕地,尽量避免占用耕地。

(5)公众参与原则。采取公开展示等方式向社会发布并征询意见,广泛听取各社会阶层的意愿,协调政府与公众需求,推行“阳光规划”。

[1]周弼农.不同类型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3.

[2]冯广京,严金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战略思路[J].中国土地科学,2002,02:4-7.

[3]戚海英.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刚性”与“弹性”研究[D].西南大学,2008.

[4]彭芳.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的编制方法探讨[D].西南大学,2008.

[5]何贵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中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6.

[6]王国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的几个问题[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05:80-83.

[7]张治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与修编的研究[J].福建地理,2005,03:4-6.

猜你喜欢

总体规划土地利用用地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研究进展综述
基于绩效的总体规划实施评估探索——以石家庄市为例
让城市总体规划的“龙头”舞起来
土地利用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及启示
论沈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演变
滨海县土地利用挖潜方向在哪里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践与认识
论低碳经济与转变土地利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