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铁临时线网应急指挥中心客流及行车设备监控平台设计方案

2016-02-16朱莉莉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16年7期
关键词:线网大屏幕客流

朱莉莉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 510010)

地铁临时线网应急指挥中心客流及行车设备监控平台设计方案

朱莉莉

(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 510010)

介绍广州地铁临时线网应急指挥中心客流及行车设备监控平台总体架构和主要功能,设计方案考虑了工程特点及建设要求等因素,对大屏幕显示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采用KVM Over IP技术实现信息采集,成功实现临时线网应急指挥中心应承担的各项功能。

临时线网指挥中心;客流及行车设备监控;大屏幕显示;线网调度工作站

广州地铁临时线网应急指挥中心早于正式线网指挥平台建成,与正式线网指挥平台的关系是:在线网指挥平台建成前,临时线网应急指挥中心提供简化版的线网指挥平台,为线网运营调度指挥提供方便;待正式线网指挥平台建成后,临时线网应急指挥中心作为线网指挥平台的后备继续存在。根据该定位,临时线网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时需在建设工期紧张、投资合理的情况下实现对各线路进行调度指挥。在技术方案选择上也应优先考虑建设周期短、投资少、且满足临时线网集中调度指挥功能的方案。

临时线网应急指挥中心设置在大石区域控制中心内,接入线路包括:1号线、2号线、3号线(含北延段)、4号线(含延伸段)、5号线、6号线、广佛线、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8号线等,含盖广州地铁目前已运营的所有线路。临时线网应急指挥中心目前主要负责线网与运营指挥有关的资源调配工作,协调管理多条轨道线路,确保运营生产有序进行。发生重大紧急事件时,临时线网应急指挥中心实现统一指挥,通过调度协调使各线调度间能够密切配合、分工合作,提高事故、事件的处理效率,减少事故、事件对地铁运营造成的影响,与地铁外部各相关单位、部门沟通联系,收集故障、事故和突发事件的信息,根据事故和事件的大小、程度及影响范围,按规定及时向相关线路运营控制中心发布。

1 平台总体架构

临时线网应急指挥中心以构建线网客流及行车设备监控平台为目的,平台关键技术包括信息采集部分和大屏幕系统显示部分,其中,信息采集部分主要通过KVM Over IP技术方案实现,大屏幕显示部分为采集各线路大屏幕系统显示内容,集中在平台上体现。

具体架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临时线网应急指挥中心客流及行车设备监控平台架构图

2 平台功能设计

客流及行车设备监控平台通过收集各线路列车运行、客流、电力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的信息,为行车调度、设备调度、总值班主任提供决策依据。主要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线网日常协调管理功能

线网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线网与运营指挥有关的资源调配工作,协调管理多条轨道线路,确保运营生产有序进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监视列车的运行情况,实时获取线网客流信息,协调各线路的行车组织和客运组织。

(2)线路停运时,线网应急指挥中心应采取邻线支援、与公交部门联系应急公交接驳等措施,以维持最大限度运营。

(3)省、市政府下达紧急运输任务时,如运送警力、春运应急疏运滞留旅客、发生应急事件时疏运就近居民,由线网应急指挥中心实现统一调度指挥。

(4)实现与市政府、公交系统各部门的沟通。通过与市政府各相关单位及部门的信息联网,及时了解天气、地震、地面交通、重大活动等影响地铁线网运营服务的信息。

(5)当发生事故和灾害,中断行车时,及时指导相应区域(线路)运营控制中心进行故障处理和降级运营,将有关运营信息发布至相关区域(线路)运营控制中心,并根据运营的要求,调动跨区域(线路)运营控制中心的协助(包括人员调配、物资调配等)。

(6)实现对部分跨线共用设备设施的监控。监视线网各主变电站、各线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等的状态。

(7)遇到线网供电运行模式改变时(如一个主变电站退出运行时由邻线主变电站支援),由线网应急指挥中心统一指挥。

2.2 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管理功能

作为线网应急指挥中心对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管理功能体现在:发生重大紧急事件时,线网应急指挥中心实现统一指挥,通过调度协调使各线调度间能够密切配合、分工合作,提高事故的处理效率,减少事故对地铁运营造成的影响,与地铁外部各相关单位、部门(如供电局、公安局、气象局、地震局等)沟通联系,收集故障、事故和突发事件的信息,根据事件的大小、程度及影响范围,按规定及时向相关区域(线路)运营控制中心发布。重大紧急事件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安全事件、公共卫生事件。

2.3 后备功能

作为后备正式线网指挥平台,功能是在正式线网指挥平台不能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在临时线网应急指挥中心可获取相关线路信息。

3 平台关键技术

临时线网应急指挥中心客流及行车设备监控平台关键技术包括大屏幕显示和信息采集两部分。

3.1 大屏幕显示技术

目前,各线信号系统将行车动态图像在线路控制中心大屏幕系统中显示,实现方式为信号系统将行车动态图生成软件安装在大屏幕系统的屏幕处理器上,屏幕处理器将相关信息显示在大屏幕系统屏幕墙,如图2所示。

图2 各线路控制中心大屏幕显示系统示意图

设置在临时线网应急指挥中心的大屏幕系统需集中显示各线的行车动态图,如通过各线信号厂家进行改造,改造费用大,实施工期长。根据临时线网应急指挥中心工程建设要求,在技术方案上选择通过对各线大屏幕系统进行改造的方式,实现信号系统行车动态图分别在本线控制中心及临时线网应急指挥中心大屏幕系统显示。为了不增加原控制中心屏幕处理器的工作负担,需要新增一套信号系统大屏幕应用服务器系统,将原来运行在屏幕处理器上的信号系统应用软件,改在应用服务器上运行,分别作为网络显示信号源接入到原控制中心和应急指挥中心的多屏处理器系统内。

具体方案如图3所示。

图3 大屏幕显示技术方案示意图

(1)新增会话初始协议(SIG)应用服务器硬件,安装原信号系统行车动态图生成软件,运行大屏幕系统快速网络显示软件,显示 SIG应用服务器中生成的高分辨率行车图。

(2)通过通信系统提供的线网骨干网,将线路控制中心大屏幕网络与设置在异地的临时线网应急指挥中心网络连接,实现SIG应用服务器、线路控制中心行车大屏幕控制器、临时线网指挥中心行车大屏幕控制器网络连通。

(3)SIG应用服务器将通过快速网络显示软件显示的行车图像分别传给线路控制中心行车大屏幕控制器以及临时线网应急指挥中心行车大屏幕控制器,实现线路行车图在本地及异地的同时显示。

3.2 信息采集技术

为了在临时线网应急指挥中心实现各线路行车、客流及设备监控信息统一人机界面管理,需构建统一的客流及行车设备监控平台,实现线网行车、客流及设备监控平台的功能,在技术方案的选择上,主要有以下两种。

(1)信息集成方案

信息集成就是利用各系统提供的开放式数据接口,增加相应的数据收集、存储、分发和处理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系统间的联动。

(2)KVM Over IP技术方案

KVM就是键盘(Keyboard)、显示器(Video)、鼠标(Mouse)的缩写。KVM Over IP技术方案即为透过Internet环境,以TCP/IP网络为接口,传送视频信息,并远程操控散布在各地机房中服务器、工作站等设备的解决方案,如图4所示。

图4 KVM Over IP技术方案示意图

由于临时线网应急指挥中心对于行车、客流及设备监控信息的运用主要在于监视,不存在联动控制,对实时性要求低,因此,相对而言,信息集成方案需进行软件开发、接口协议转换,工程实施所需时间长,费用高,与临时线网应急指挥中心的工程建设要求不匹配。KVM Over IP技术方案,中央管理人员可以在任何有网络的地方,透过TCP/IP网络来远程控制各地接入设备。该技术的核心思想是:通过适当的键盘、鼠标、显示器的配置,实现系统和网络的集中管理和控制,提高系统管理员的工作效率,节约机房的面积,降低工程成本。利用KVM Over IP系统,既有一套或数套KMV切换器,通过网络与KVM集中认证网关、设备监控信息工作站连接,可实现通过设备监控信息工作站访问操作连接至KVM切换器上的所有被监控工作站信息。KVM Over IP系统不依赖于一台计算机的硬件、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KVM Over IP切换方式工程投资低,实施周期短,是更适合本工程的方案。

临时线网应急指挥中心显示包括列车运行状态、客流信息、电力监控系统、防淹门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门禁系统、通信集中告警系统、屏蔽门系统等系统信息。根据显示要求,临时线网应急指挥中心在中央设置监控工作站、KVM集中认证网关、交换机等设备,在各线路控制中心设置KVM切换器,分别连接信号工作站、综合监控工作站等,实现将各线信息集中在临时线网应急指挥中心中央显示及控制。

4 结束语

广州应急指挥中心客流及行车设备监控平台自投入运行起,运行情况良好,成功地完成了对外部单位信息的及时沟通以及对内部线路运营协调管理、资源调配等工作,促进了运营管理水平的提升和资源调配效率的提高。目前,广州地铁已开展正式线网指挥平台建设,临时线网应急指挥中心客流及行车设备监控平台作为正式线网指挥平台的后备指挥平台,仍在继续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

[1]吴晓辉.简述KVM Over IP方式的机房集中管控[J].广播电视信息,2010(5):95-96.

[2]于治楼,陈乃阔,牛玉峰.KVM控制器的分类与设计[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0(2):18-20.

[3]刘阳学,王英杰,孟川舒.基于IP的KVM分离技术在高铁调度中心建设中的应用与研究[J].铁路计算机应用,2015,24(5):1-4.

[4]毛 凯.DLP背投大屏幕系统设计及应用[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4.

[5]杨承东,徐余明.基于综合监控系统的线网指挥中心构建方案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3,16(10):25-29.

[6]梁强升.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控制中心设置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8,11(7):17-20.

责任编辑 付 思

Passenger fow and train operation equipment monitoring platform for emergency command center in metro temporary line

ZHU Lili
( Guangzhou Metro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Guangzhou 510010,China)

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general structure and main functions of Guangzhou metro passenger fow and train operation equipment monitoring platform for temporary line emergency command center,analyzed the technical solution of large screen display considering the engineering characteristics and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used KVM Over IP technology to make information collection,successfully realized the corresponding function of temporary line emergency command center.

command center of temporary line;passenger fow and train operation equipment monitoring;large screen display;dispatching station of metro line

U231.92∶TP39

A

1005-8451(2016)07-0053-04

2015-12-08

朱莉莉,工程师。

猜你喜欢

线网大屏幕客流
客流增多
LED 大屏幕在电视台演播厅的应用
城市轨道交通节假日期间大客流行车组织思考与实践
杭州与绍兴城轨线网自动售检票系统换乘方案
宁夏
新型线网城轨乘客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日本公布新年号:令和
轨道交通COCC线网信号系统设计
基于自学习补偿的室内定位及在客流分析中的应用
人工免疫算法在电梯客流时段划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