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OOC视角的信息素养教育探析

2016-02-15董岳珂

现代情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学习者数字素养

董岳珂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图书馆,上海201620)

MOOC视角的信息素养教育探析

董岳珂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图书馆,上海201620)

依据当前对信息素养教育的新定位,即数字素养、媒体素养和视觉素养的引入,结合MOOC课程网络化、数字化的特点,阐释了MOOC课程学习对信息素养教育新定位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另外MOOC关联学习、交互学习、知识建构的课程性质开拓了信息素养教育的新视角,为信息素养的个性化教育开辟了新途径。

MOOC;信息素养教育;数字素养;媒体素养;视觉素养

1 MOOC的兴起与发展

《牛津字典》将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简称为MOOC)定义为:一种通过互联网可以被大量人群免费访问的学习课程,只需登录网站并注册,任何人都可以参与[1]。

MOOC概念由加拿大学者戴夫・科米尔(Dave Cormier)和布赖恩・亚历山大(Bryan Alexander)于2008年首先提出[2]。2011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将所开设的课程放在网上,竟有数十万的学生注册了该课程,充分体现了MOOC课程的“大规模”特点,也使MOOC的发展达到了顶峰[1]。

2012年1月,斯坦福大学教授塞巴斯蒂安・特龙(Sebastian Thrun)创办起具有首个盈利性质的MOOC平台——Udacity。2012年4月,吴思达(Andrew Ng)和达芙妮・科勒(Daphne Koller)于硅谷创办了另一个具有盈利性质的MOOC平台——Coursera。2012年5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强强联合推出了MOOC的非盈利网络学习平台——EDX。随后,澳大利亚和英国开放大学也先后推出了本国的MOOC平台[2]。2014年2月大英图书馆提供线上开放课程MOOC服务,开启了全球国家图书馆提供MOOC开放获取资源的先例[3]。

通过对MOOC网站平台提供的MOOC课程调查发现,截至2015年3月1日,国内外共有9个国家的35所大学或机构在14个MOOC平台上开设了37门信息素养教育类MOOC,包括英语、中文、德语、法语和阿拉伯语五种语言。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ALA)2015年1月5日起开设了“给大学生教信息素质课程”(Teaching Information Literacy to College Student)等3门课程。而且国内很多公司都已相继推出或计划推出ILI(Information Literacy Instruction)[4]。

2 信息素养教育的新定位

信息素养是指人在信息社会获取、利用、评价信息的能力、意识、观念等。随着信息技术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信息素养的定义已无法应对技术与人文环境发生的巨大变革。对信息素养推陈图新的呼声日益强烈。2015年4月12日,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发布了《2015美国图书馆状态报告》。报告显示,图书馆不再只是藏书之所,更被视为社区支柱、学术生活重心、科研成果培育基地。随着访问数字媒体的美国家庭不断上升,数字素养教育作为图书馆的一项重点服务正在持续增长[5]。数字素养教育已逐步成为时代赋予图书馆的新使命。

信息素养教育(Information Literacy Instruction,ILI)的变革已引起国际上多个组织机构的共同关注。2014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指出:大学、大众传媒对于公民的媒介与信息素养(Media and Information Literacy,MIL)教育亟待加强;2014年8月,国际图联(IFLA)年会的信息素养卫星会议指出:信息素养与终身学习正在经历一场变革,Web2.0、移动科技、新媒体等数字信息对信息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6]。

在英国,国立和大学图书馆学会(Society of College,National and University Libraries,SCONUL)2011年发布的新版信息素养七要素标准也提出,信息素养是“一个覆盖数字、视觉及媒体素养、学术能力、信息处理、信息技能、数据监护及数据管理的涵盖性概念”[7]。

2015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征求对《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中讲到:习近平主席在致首届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的贺信中指出“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创新发展”、以教育信息化“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8]。

国内外正在以崭新的视角来定位信息素养教育。数字素养、媒体素养和视觉素养已成为信息素养教育变革的主要方向,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素养教育所注入的新元素,皆使信息素养教育能够与时俱进,并实现了与时代的和谐发展。信息素养教育的目的是使每个人都具有独立获取、处理、应用和辨别信息的能力。在信息形式、信息承载方式、信息传递途径发生巨变的当下,如何培养对新的信息驾驭能力,已成为信息素养教育变革以及重新定位亟待思考和突破的重点。

3 MOOC化的信息素养教育新定位

3.1 MOOC课程的数字素养

当前,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计算、3D打印等新技术不断涌现,对数据的获取和利用即数字素养已逐步成为大数据时代赋予信息素养的新定义、新拓展。维基百科上对数字素养的定义是:有效和辩证地使用各种数字技术进行信息导航、评价和创造的能力[9]。在互联网时代,触手可及的数字信息,琳琅满目的数字资源如何去获取、利用和评价已使信息的处理转变成了数字的处理。MOOC是数字网络化的课程教学,从课程的选取到最终的课程结束都是在虚拟课堂上完成的。学习者可以通过网上选修MOOC课程去获取实体课堂所传授的知识、接收课程反馈、传递自身的学习经验等。整个MOOC的学习过程从开始的网络资源课程检索、在线课程学习、网络传递课程信息,到最终课程完成数字证书的颁发都是在互联网上完成的。MOOC为学习者数字的获取、利用以及评价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另外,国外大学也通过MOOC课程进行数字素养教育的推广。即在数字教学模式下传授数字素养的知识内容,更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进行了完美的结合。如约翰惠普金斯大学在Coursera发布了数字素养系列MOOC:“获取和整理数据”、“数据科学”和“数据科学家的工具箱”,分别以数据的采集、管理、分析、利用为教学内容。麻省理工学院在MOOC“三驾马车”之一的edX平台发布的“大数据与社会物理学”也是一门以数据的获取和分析为主要教学内容的课程[4]。

3.2 MOOC交流的媒体素养

美国新媒体联合会在其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媒体素养是“由听觉、视觉以及数字素养相互重叠共同构成的一整套能力与技巧,包括对视觉、听觉力量的理解能力,对这种力量的识别与使用能力,对数字媒体的控制与转换能力,对数字内容的普遍性传播能力,以及轻易对数字内容进行再加工的能力[9]。MOOC的学习是在各种媒体的使用中完成的。其中MOOC课程需要媒体播放器才能够查看;MOOC学习中的互动交流需要网络社交媒体才能够实现;MOOC课程资料、作业的上传,下载同样需要云存储等媒体来协助完成。如果离开对媒体的使用,MOOC课程无法实现同学习者的交流与互动。MOOC课程学习与媒体素养的培养是不可分割的。

为了更深入了解并深刻认识到媒体素养对当前网络数字时代的不可或缺性,国内外MOOC课程中也相继开设了相关的课程,通过媒体的尝试使用、学习研究来建立对媒体素养的全新认识。如爱课程网的MOOC“网络素养”第5讲介绍了如何在新媒体中培养鉴别假新闻与信息的能力。在世界MOOC三大平台之首的Coursera上,美国西北大学的MOOC“理解谷歌,理解媒体”讲授了如何根据自己的需求利用谷歌从数字出版物、网络广告、视频、移动应用、社交网络等不同媒介中获取信息[4]。

3.3 MOOC学习的视觉素养

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在2011年发布的《高等教育视觉素养能力标准》认为:视觉素养是一组能使人有效发现、理解、评价、使用和创造图像和视觉媒体的能力[9]。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千变万化的信息情境,承载信息情报的图片、视频、文字等数字终端呈现出不同的表征形式。人们视觉上所接受到的信息量是巨大的。如何从看到的表征各异的信息形式中去获取、挖掘来满足自身的信息需求,或者在原有信息形式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来传播和表达自身的信息倾向,皆是新媒体、自媒体泛行、丰富多样化数字资源的海量涌入对信息素养提出的更具体、更实际的要求。MOOC的课程学习简单而言是观看视频的学习过程,在对10分钟左右的视频观看中去学习、掌握某个知识点、某项技能,并从视频中发现、获取、构建自身的知识所需。MOOC课程的学习与视觉素养的培养是相铺相成的。

MOOC课程中也有涉及视觉素养的教育,在Coursera平台,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数据可视化”、杜克大学的“视觉感知和大脑”,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视觉设计”都讲授了视觉设计、分析和应用的内容等等[4]。大数据时代,可视化作为用户喜好的一种信息展示形式,已使视觉素养的培养倍受关切。

4 MOOC化的信息素养教育新支点

MOOC基于互联网的关联学习理念突破了信息素养课程以教材为中心、以检索为主题的单一学习内容,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再者,基于双向互动的课程设计和生生互评的评估方式更是有效改善信息素养教育中存在的僵化现象。另外,基于知识建构的学习方法更是将学习建立在自身需求的基础之上,融入了自身的学习意识和观念认识,为信息素养目标偏向于技术应用的培养增添了活力和自觉意识,从而提升了教育目标的层次,即并非应用性学习而是自身需求的学习。

4.1 关联学习理念

关联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信息”是节点(node),“知识”是连接(connection),“理解”是网络的突现特性(emergent property);学习者通过“路径寻找”和“意义建构”对知识领域进行探索和讨论。其中路径寻找涉及信息导航的各类线索,意义建构是创建链接的过程;学习者通过人工制品(airtifacts)来表征自己对知识的理解[10]。MOOC的课程内容是非结构化的,倾向于知识间的连接并通过社交网媒来建立学习通道,使课程内容通过交流、互换、共享等方式来完成学习者自身的知识建构。MOOC课程特点体现了关联主义的学习理念。

面对网络数据时代,知识呈现的复杂、混沌、非线性以及半衰期日趋缩短的特征。关联学习不仅拓展了个体的知识空间,增添了学习途径和方式,更为应对当前的“知识危机”提供了新的学习指引。MOOC课程的关联主义学习理念将更适应大数据时代对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随着信息素养教育日益成为素质教育和能力的培养,也促使这种教育所涉猎的知识面日益多元化。检索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已不仅仅是信息素养教育的需求,作为整体的素质教育,信息素养教育日趋需要更宽泛、更多样、更全面的知识作为基础和素材。MOOC的关联主义学习理念为信息素养教育面的拓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手段,更为信息素养实现综合性教育提供了前提和保证。

4.2 交互式学习方式

MOOC以微课程的特点,将特定知识点的讲解与即时测试反馈紧密结合,从而提高了学习者与学习对象之间的交互性,通过游戏通关的方式将娱乐性注入测试的作答环节,使学习者在轻松自如的状态下完成交互式的学习过程。

MOOC中对作业的批改也是交互式的,MOOC中的每位学员既是试题的作答者,也是试题的批改者。在学员间进行试题的交互式批改,可以通过不同侧面、不同视角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和了解,而且对试题批改的互动与交流将不同学员联系成一个整体,相互扬长避短、相得益彰,使学习不再拘泥于老师的一言堂,每位学员可以根据自身的状况来选择如何掌握知识。

MOOC平台运用社交网站支持学习者的广泛交流,使学习环境不再受限于课堂。通过社交平台的交互式交流,提升学员的学习参与度,集思广益共同学习,分享学习成果和学习经验,打破各自为主的学习模式,使学习由个体学习变为社区学习。真正体现了网络时代赋予学习的新活力、新视野[11]。

信息素养的提升不仅需要学习,也需要交流与互动,交互式学习提升了素质培养的灵活性,从学习实践的角度出发来不断完善素质教育。通过平台的学习交流将主题置于更宽泛更多样性的环境中去讨论和认识,使信息素养教育更加务实、灵活,摈弃了俗套和呆板。

4.3 知识建构的创造性学习

传统的学习方式是知识由多的一方流向少的一方,使知识得以传承和流动,最终趋于平衡的状态。这其中需要考虑的问题是知识少的一方是否对知识有明确性的需求,而且从整体上来看,在知识的整个流动过程中,没有创新,只是最终达到了平衡。如何从需求出发去学习知识,以及如何从自身的知识背景出发有选择地吸收知识来进一步完善或更新自身的知识体系,实现知识的创新或自身意义上的知识重构,皆是创造性学习赋予知识获取的意义所在。即建构性学习是从学习者自身的角度出发去考虑如何进行学习,使学习对每个人自身而言更有意义和价值。

MOOC中的问题驱动式学习激发了学习者对知识的需求。使学习者在问题的解决中学习了知识。其中,每个问题涉及知识中具体的某个方面,在不断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再次面对新问题的过程中来建立对知识的整体认识,而且通过社交网络平台,使MOOC的学习扩展为网络社区的学习。从自身学习的角度出发,依托网络学习交流,来构建自身新的认知方式。

信息素养教育作为素质教育,提升自身素养是关键。基本知识的传授仅为素质培养的一个方面。从自身的实际角度能动性的建构知识、完善知识,使自身的知识系统更有益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以及自身素质的提高,才使知识的学习更具有实际意义,而不是知识的机械堆积或无意识的罗列,无法实现知识的运用与内化。对于自身知识的不断创新与构建,无论从意识层面或认知层面都是素质培养最实质的内容所在。

5 MOOC化的信息素养教育新途径

5.1 碎片化教学

MOOC的教学内容多为5~10分钟的视频,短小精悍,易下载、易扩充,体现了碎片化的微课特点。课程之间的独立性强,与传统的系统化、结构化教学课程相比,碎片化教学从内容和时间上更方便大众群体的学习。即随时学习,自由学习。对于课程的精短特点,无须学习者课前做大块时间的安排,零星空闲时间即可完成课程的学习。对于课程内容的独立性,学习者无需顾虑由于某一次缺课而对后期的学习产生障碍,即学习者任何时候都可以开始学习或继续学习。MOOC的碎片化教学将更有利于信息素养开展普及性教育。

5.2 简单的教学形式

MOOC教学中只有选课的学生是惟一的主体,不存在任何职能机构,即传统教学中的行政机构、课程管理机构等。从某种意义上讲MOOC在课程设计、教学编排上不受任何职能部门的制约。学生在选课上也不受学分的限制,自由学习,没有课程负担。MOOC课程基于网络资源,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在网上选修课程,而且MOOC课程资源的取材、编制也是建立在广大学习者需求的基础之上,即课程内容是基于学习者的反馈来构建的,不存在教学目标、教学规划的限制和束缚。MOOC使教学变得既简单又实用,对信息素养教学推广提供了便捷性、高参与性。

5.3 多样化的课程资源

MOOC的课程资源取材可以来自教材,亦或是来自于互联网,课程内容不仅包括知识的陈述,讲解,也包括适当场景、实例的穿插,在课程设置上既包括专业老师的参与设计,也包括非专业人士的献计献策,共同制作。与传统教学相比,MOOC不拘泥于指定教材的取材限制,或教师权威性的课程设计。MOOC从易用、易学、易教、易懂的层面来选择课程资源,设计课程和教授课程内容,完全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来考虑课程的制作。而非传统教学中以教材、教师为中心来组织课程内容。基于信息素养教育的综合性、全面性,MOOC多样化的课程资源将为素质教育提供更宽泛、更广阔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空间。

6 MOOC化的个性化信息素养的培养

MOOC没有固定的教材,学习者通过课程中所提供的视频、图片、文本等相关资料,结合该领域的话题讨论,互动交流以及深层次思考来获得知识。学习者根据自身的知识背景,学习方法、理解方式来构建新知识。所以MOOC课程是鼓励学习者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编撰新的学习内容。

鉴于教材多样性、知识创新性、学习自主性的课程特点,MOOC需要学习者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上具有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往以“教材”统一知识内容,以“教师”统一思考过程的传统教学方式,忽略了学习者的个体需求以及个体的获知方式,使学习者在发现问题的意识层面受到了限制,在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方面产生了缺陷。对于信息素养而言,信息意识和信息获取能力是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方面,“统一性”、“单一性”的教授模式已不在适合个体“意识”与“能力”层面的培养。MOOC丰富的学习资源、多样化的交流平台使学习者通过不同层面、不同视角来思考问题、发现问题,产生问题意识。关联主义学习理念扩展了学习渠道、获知方式,学习者可以在更宽泛的范围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为学习者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更多的途径和尝试。鉴于此,MOOC的课程特点为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可实施的方法和手段。MOOC的知识建构、知识创新更是信息素养提高的个性化过程。

[1]罗博.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与高校图书馆角色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4,58(3):130-136.

[2]王玉丰.从MOOC兴起看我国优质高教资源共建共享的困境与出路[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9(3):55-59.

[3]顾立平.大英图书馆提供MOOC服务[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4,40(2):26.

[4]黄如花.MOOC背景下信息素养教育的变革[J].图书情报知识,2015,(4):14-25.

[5]国家图书馆研究院.美国图书馆协会发布《2015美国图书馆状态报告》[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5,(3):59.

[6]黄如花.“信息素养教育与MOOC”专题引言[J].图书与情报,2014,(6):1.

[7]杨鹤林.元素养: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新标准前瞻[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3):5-10.

[8]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征求对《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cn/srcsite/A16/s3342/201509/t20150907-206045.html,2015-09-30.

[9]王春生.元素养:信息素养的新定位[J].图书馆学研究,2013,(21):17-21.

[10]樊文强.基于关联主义的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MOOC)及其学习支持[J].远程教育杂志,2012,(3):31-36.

[11]韩锡斌,葛文双,周潜,等.MOOC平台与典型网络教学平台的比较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4,(1):61-68.

(本文责任编辑:马 卓)

MOOC Perspective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Instruction

Dong Yueke
(Library,Shanghai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nd Economics,Shanghai 201620,China)

According to the current new positioning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instruction,namely digital literacy,media literacy and the introduction of visual literacy,combined with the network,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gital MOOC course explains the MOOC courses on information literacy instruction new positioning plays a positive role.Another MOOC associated learning,interactive learning,the nature of the knowledge construction of the course,open up a new perspective of the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open up new ways for personalized information literacy education.

MOOC;information literacy instruction;digital literacy;media literacy;visual literacy

10.3969/j.issn.1008-0821.2016.01.023

G252.7

A

1008-0821(2016)01-0131-04

2015-10-21

董岳珂(1977-),女,馆员,研究方向:信息素养教育及信息利用。

猜你喜欢

学习者数字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论远程学习者的归属感及其培养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