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课本中鲁迅作品的教学研究

2016-02-15耿莹

中学语文 2016年30期
关键词:课本鲁迅教师

耿莹

高中课本中鲁迅作品的教学研究

耿莹

高中是我们学习语文知识的重要时期,教材中很多作品都是出自名师大家之手,鲁迅先生更是其中的佼佼者。鲁迅先生的文学创作、思想研究、文学批评等对于中国的文学史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鲁迅作品是高中语文课堂中一颗光芒耀眼的明珠,本文主要对鲁迅先生在高中语文课本中的作品进行解读,以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鲁迅先生做出稍有裨益的探索。

一、明确鲁迅作品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定的基础。鲁迅的作品便是极好的契合了这一教学目标。鲁迅的作品具有极其丰富的内涵,与当时的时代背景紧密相连,鲁迅的作品擅长通过普通的小人物来展现大环境,具有很强的隐喻性,对造成人物悲剧的封建、守旧、冷酷的社会环境进行无情的批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把握鲁迅先生作品的丰富内涵。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鲁迅先生的优秀作品《狂人日记》收录于高中语文教材,这部作品写于1918年,是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话小说,同时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篇极为重要的杰出作品,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先河,对于其它作家的创作影响极大。在这部作品中鲁迅先生运用犀利的笔调对封建社会人们的腐败与堕落进行了无情的鞭挞,对当时现实中的黑暗进行了深刻的披露,同时也对中国的国民性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教师在讲解这部作品的过程中要明确教学目标,除了让学生把握作品的表现手法、表达风格等知识层面的内容外,还要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深刻内涵有一个明确的了解,教师可以为学生普及当年的社会背景来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更好地把握鲁迅先生的作品。

二、通过文本学习进一步亲近鲁迅

学习鲁迅作品的另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要以教材文本为基础,引导学生进一步地了解亲近鲁迅先生,还原一个真实的鲁迅,避免原来片面单纯的认识。鲁迅先生一生经历丰富,他的各个时期的作品都有不同的风格特色,我们应该以他的作品为线索,对鲁迅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我们举一个具体的例子,在鲁迅早期的作品《社戏》中,没有过多的对社会的批判,而是描述了美好的儿童时光,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深情,文章中景美、人美、情更美。鲁迅先生运用流畅的笔触将“平桥村”的自然环境展现得淋漓尽致,与以往鲁迅先生悲情的笔锋不同,这部作品笔调十分欢快,充满了对故乡的深厚感情。在讲解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以文本为依据,避免主观上对鲁迅作品一贯的认识,以固有的观念来审视这部作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带入情境中,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教师可以布置这样的问题:“同学们,文章中‘迅哥’非常喜欢住在外婆家,甚至称那里是一片‘净土’,同学们可以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对这片故土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呢?”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可以让学生深入课本,仔细阅读课本内容,更加深刻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回归对鲁迅作品中语言的品味

对于鲁迅作品的解读还有非常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要回归对其作品语言的认识与品味。鲁迅先生是一代大家,他运用语言的功力是十分值得我们赞赏与学习的。鲁迅作品中语言文字有很强的感染力,具有强烈鲜明的感情色彩,鲁迅可以说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大师。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仔细品读鲁迅先生的作品文字,从中感受一代大师的风采。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鲁迅先生的作品《记念刘和珍君》,本文是鲁迅先生参加刘和珍的追悼会后有感而发之作,作者对这位年轻的伟大女性饱含深情,对于她的离世痛心不已,作者在文章中感情充沛,运用手中的笔将这一感情描写得淋漓尽致,比如“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此后几个所谓的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这些文字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虽然没有过多地运用修辞手法,但读起来确是情深意重。仅仅从题目来看,作者运用的是“记念”而不是“纪念”,这并不是作者偶然为之,“记念”表达的是心中的挂念、惦记,更多地强调作者的主观感受,而“纪念”表达的更多是用事物或心动对人进行怀念,从这些细节就可以感受到鲁迅先生高超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鲁迅先生以其不朽的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书写了一段传奇,在民族危亡的时代,鲁迅先生为了唤醒国民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吁,不顾个人的生命安危,其情可表其勇可嘉,他的作品穿越历史的长河在今天仍然对我们有很大的启迪,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取的鲁迅先生的作品更是其中的优秀代表,我们应该最大限度地挖掘这一宝贵资源,更好地去理解感受鲁迅先生文学作品的魅力。

★作者单位:江苏镇江市镇江中学。

猜你喜欢

课本鲁迅教师
最美教师
鲁迅,好可爱一爹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鲁迅《自嘲》句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