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思路探析

2016-02-15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理论课政治教学模式

李 丽

(周口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思路探析

李丽

(周口师范学院 政法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通过实践教学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是实践育人的必然要求。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常规实践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需求。在现有实践教学基础上探析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的思路,以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创新与改革有所裨益。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创新

DOI:10.13450/j.cnki.jzknu.2016.04.03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利于学生认知世界的发展和自我素质的提升。不但能促进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有效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而且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经过长久的发展历程,在教育功能和教学手段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教学、教育效果不理想,实践教学的方法缺少真正的实践性。因此,本文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常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探索创新实践教学模式的新思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常规实践教学模式

2005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 (教社政〔2005〕5号) 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实践教学不仅是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及教学过程的重要内容,各高校采取了多种多样的实践教学形式以有效地实现教育目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多成果,主要有以下几种实践教学方式。

(一)课内实践教学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采用最广泛的一种模式就是课内实践教学。

课内实践教学是指以课堂讲授为主,以深化学生认知能力为目的而形成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课堂实践教学模式学生可以做到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我体验、自我提高,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第一课堂”。这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活跃他们的思维,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形成师生间的良性互动。课内实践教学的方式主要有原著选读、案例教学、专题辩论、教学录像、课堂讨论、课堂演讲、专题讲座,等等。

(二)校园实践教学

校园实践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活动中属于“第二课堂”,是利用课堂教学之余在校园内开展的一种实践教学活动。校园实践教学活动由教师提出明确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并纳入教学计划。校园实践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包括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和社团活动,如辩论赛、专题报告、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形式。通过校园实践教学活动,能在结合课堂优势与学生特征的基础上,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对教学方案的规划与设计,把社团活动、校园文化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挂钩,更好地做到运用与创新知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现素质教育。遗憾的是,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实践教学大多敷衍了事,未能把课堂教学和学生特征有效地衔接起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没有充分发挥校园实践教学的特点与优势。

(三)校外实践教学

校外实践教学是指思想政治课的教师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课题,学生依据知识能力与兴趣选择相关课题,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社会实践,以获得相应感悟与体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第三课堂”,校外实践教学一般都在校外展开,内容也是多种多样,如建立教学基地、暑期“三下乡”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见习支教、教育实习、各种参观活动、调研活动、寒暑假社会实践等。大学生通过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不但最大化利用各项教育资源,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也促进学生了解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切实感受到文明成果给社会带来的巨大作用,进而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虽然社会实践教学模式是具有可行性的实践模式,但因为实践教学不受重视、组织无序、教学经费不足等并未在各高校切实开展[1]。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常规实践教学模式的瓶颈

各高校依据确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教学目标,积极探索并开展了课内实践、校园实践与校外实践等多种实践教学活动。但实践教学的开展时间较短,不同高校对于实践教学活动认识也有差异,缺乏可以借鉴的经验。所以上述实践教学模式在开展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没有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效果。现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教学模式的瓶颈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流于程式化且模式单一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有实践教学模式主要有课内实践、校园实践和校外实践三种,每种实践教学模式里有形式各样的实践教学方式。各种实践教学方式都有自身优势与局限,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或者几种实践教学形式,都不利于实践教学优势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最常用方式就是听报告、课堂讨论和社会调查,这些实践方式虽属于不同的实践教学模式,但最大的特点就是简单易行,从总体看完成了实践教学任务。但学生只是一个欣赏者和旁观者,主体体验不深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并没有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也没有落到实处。实践教学模式单一化倾向会使充满活力和生机的实践教学只是敷衍了事。

(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覆盖面不广且内容缺乏针对性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任务重但课时却很短,很难合理分配课堂与实践教学时间比例。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课时随意性大,课时有名无实。由于时间限制,实践教学大都局限于校内小规模活动,最常见的参观考察方式还偶尔为之。由于缺乏经费保障和组织性,大多高校在搞社会实践教学时只能选派部分学生代表参加,导致实践教学覆盖面不广。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内容应该具有针对性,不仅要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反映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要求,也要反映国家对年轻大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要求。但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社会和国家的要求,忽略了大学生成长的实际要求,让大学生被动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要。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的设计基本上按照文件规定或者教学目标任务制定,较少关注高校层次性差异、学生个性能力差异、专业差异等主体因素,导致实践育人工作的针对性与实效性犹未达。

(三)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保障机制不健全且保障不足

高校设置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领导组织机构,但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职能。部分高校领导会为实践教学做总体规划,为教师提供培训机会,给予教师相应奖励等。部分高校虽然成立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领导小组,却是为了应付检查,不关注实践教学甚至反对实践教学。部分学校没有组织机构,或者组织机构不完善,这都不利于顺利开展实践教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经费短缺,一方面是由于高校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实践教学是费神、伤财、劳民的事情,不能为学校带来近期的可观的回报;另一方面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客观财力不够。

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离不开实践教学基地,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教学基地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但各高校实践教学基地普遍不足,学生对实习基地不满意。这一方面是因为财力限制,基地建设缺乏稳定性和典型性,没有特色,不能满足实践需要;另一方面是由于高校不重视实习基地建设。除此之外,高校在建设实践基地时,考虑学生安全问题,不愿学生外出参加各类实践活动,这都不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

(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致使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在某种程度上的落空和虚化现象与学校领导的认识不足有密切联系。部分学校领导尚未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仅把实践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辅助,不重视实践教学的管理和监控力度,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少,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出现了“名不符实”现象。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对实践教学重要性认识不够,参与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不高,更没有积极探索改革实践教学新模式与新思路,影响实践教学的实效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活动的主体,大学生参与实践教学的动机需要较弱。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头脑中有“重智轻德”思想,认为学习的目的和任务就是获取做事的硬件(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而轻视做人软件(道德、品质和素养),没有理性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对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除上述因素外,部分高校在开展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与教学目标相违背的情况,学校过分强调实践教学活动的政治功能,缺乏对大学生主体的尊重和关怀,甚至把学生的实践教学活动作为扩大学校声誉和影响的工具,致使实践教学内容空泛、场面好看、口号好听、收效低微,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与目标出现了偏差。

三、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思路

(一)准确定位实践教学目标,提高思想认识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目标与专业课的实践教学目标不同,不以培养学生的具体技能为目标,而是要培养大学生独立思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进而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培养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树立价值观必须以能力和理论为基础,否则价值观就是盲目的、没有根基的,不能在实践中起到制约、导向与驱动作用,在社会生活过程中也经不起考验。思想政治教育要体现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必须在实践教育过程中贯穿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精神。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必须以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高校的人文精神为终极目标。

(二)加强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创新实践教学理念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顺利开展、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必须有制度保障。高校应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做到职责清晰,建立相关的组织机构,制度健全。首先,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常规化。高校应把“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作为常规化课程,探索教学环节中的实践项目,并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制定具体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及教学学时等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其次,建立定期检查汇报制度和实践教学监督制度,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学生评教制度常规化。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制定,实践教学测评问卷,保障实践教学常规化。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因此,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是以理论创新为基础和前提的,不能为了创新而简单地增加实践教学新模式,只有从理论上同步或创新,才能从根本上对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与改革。

(三)加大经费投入,确保实践教学基地的稳定发展

高校要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专项经费,保证实践教学经费合理使用,以保证实践教学的持续发展。为保证实践教学规范化、长效化的发展,除了加大经费投入和制度保证外,还需要保证校外实践基地的平稳发展,这样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场所、时间和内容才能保证。因此高校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帮助,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依托地方企事业单位,本着共享双赢、合作共建的原则,发挥自身人才与科研优势,建立长久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大学生通过实践教学基地,可以内化思想政治理论,了解社会发展动态、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国家优秀历史文化传统,进而认清自己的历史使命、担负起国家发展的重任,促进大学生的知行统一。

(四)确保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在现有实践教学模式基础上,个别高校也有采用“研究型”和“嘉宾访谈”式实践教学形式。“研究型”模式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由教师提出有关研究课题,组织学生参与的实践教学形式。“研究型”实践教学模式是对国外大学的实践教学方式的借鉴[2]。“嘉宾访谈”式实践教学由学生作为嘉宾、教师作为主持人,共同讨论、学习、回答其他同学的疑问,不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由此可见,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大学生能够参与的基本上是军事训练、社会调查及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具备普遍性,覆盖面不广,实践教学的成效并不明显。由此可见,现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模式育人的实效性不足。因此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模式不能单纯追求增加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应通过整合优化资源,在现有基础上加强组织管理,调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参与,保障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建立严谨合理的考试考核制度,摆脱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层次参差不齐、整体水平不高、形式大于内容的现状,提高现有实践教学模式的质量和水平。

[1]郭水兰.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外延[J].广西社会科学,2004(10):186-187.

[2]杜惠平,魏钢,曾维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新模式[J].中国德育,2007(3):48-50.

[3]邹春梅.高职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常态化探赜[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39-40.

[4]易彪.“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开展实践教学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导论,2015(5):111-113.

[5]丁春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及其模式创新研究:思路与对策[J].社科纵横,2011(1):121-124.

[6]曹凤月.课堂实践教学:高校实践教学的基础环节:高校课堂实践教学模式新探索[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9(4):106-109.

Innovative practice teaching mode improve the practic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LI Li

(School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Zhoukou Normal University,Zhoukou 466001,China)

Through teaching practice to enhance the pertinence and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practice education work.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reform of the reform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the economic system of market economy,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of conventional practice teaching mode has already can not adapt to college students want to dema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theory class teaching. So analysis practice teaching mode innovation of ideas, in order to the thought politics theory class practice teaching mode innovation and refor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practical teaching;innovate

2016-01-10;

2016-05-20

2015年度河南省教育厅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专项任务项目“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模式研究”(2015-sz-084)。

李丽(1977-),女,河南西华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G641

A

1671-9476(2016)04-0134-04

猜你喜欢

理论课政治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独立学院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研究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