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艺术

2016-02-15◆韩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33期
关键词:荣誉感班级班主任

◆韩 强

(辽宁省锦州中学)

浅谈高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艺术

◆韩 强

(辽宁省锦州中学)

班主任在学校管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就高中班主任对班级的平等化、情感化、层次化、团队化、激励化及榜样式管理方法及管理艺术进行阐述。

高中班主任 管理艺术 学生

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也是一个班级中全体任课教师教学、教育工作的协调者,承担着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任务。高中班主任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高中班主任的管理技巧和方法等都会影响到管理的效果。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核心,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对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完成教育和教学的各项任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对学生的价值观、未来观、思想道德水平、知识和身体素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只有班主任运用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一、平等化管理

目前,“权威化”班主任管理是比较普遍的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中,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有绝对的权威,对学生而言,也就是绝对的顺从。从表面上看,这种班集体有相当强的组织纪律性,达到了学校的管理要求。但实际上,这却严重压抑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高中阶段是青少年向成人过渡的时期,他们的心理和生理都处在高速发展的状态,自尊心强,自主意识强,主观情感态度日益丰富,但极易受外界因素影响且多变。高中阶段的学习竞争压力大,人际关系行动淡漠,每个学生都渴望自己被别人尊重,特别是渴望得到家长和老师的尊重。因此,班主任老师应该对所以学生做到一视同仁,无论是学习成绩好的还是学习成绩差的,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人际关系好的还是人际关系差的,组织纪律性好的还是组织纪律差的,让班级的所有同学都能感觉到班级大家庭的温暖和每个人的存在感,从而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二、情感化管理

了解学生是管理班级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不了解孩子,不了解他的智力发展、他的思维、兴趣爱好、才能禀赋的倾向就谈不上教育。”应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管理。适时地对学生走访、观察、开班会、日常活动以及通讯工具、网络等途径了解学生的学生的个性特点、爱好特长、家庭状况,等等,走进他们内心世界,真正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让学生充分的、自由的表达思想,充分信任学身上蕴藏的巨大潜能,给他们以客观的评价,同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向学生灌输积极乐观的理念。特别是高三学生,有升学的压力,遇到问题心理可能会出现焦躁不安,作为班主任要留意到学生的心理变化及时梳理,让学生正确对待升学竞争的残酷性,让学生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压力。同时,班主任老师也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知识水平,不仅能教给学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而且还有得到学生的认同,这样学生才能愉快的接受,当然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班主任要给予学生最大的爱心和耐心。只要我们对每一个学生充满信心、感情诚心、献出爱心、工作耐心,就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层次化管理

班主任老师无疑是班级组织和管理的核心,然而在实际班级管理运行中,班级人员多,班级事务比较多,仅靠班主任老师一个人的力量是很难完成管理任务的。因此,班主任要吸纳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且的有一定的威信和影响学生力量,组建一支高质量、高效率的班级干部管理队伍,协助班主任老师完成班级管理工作。当然,在选拔班级干部的过程中,应该公平、公正,积极鼓励学生参加班级的管理,让学生进行自我推荐,通过学生投票、班主任老师把关,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岗位合理分配。班级干部不仅是班主任老师的得力助手,也是师生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也是班级集体中的中坚力量。班主任要经常性与班级干部一起对班级内部的情况进行讨论、分析和研究,并且制定好工作计划,让班级干部熟知班级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各项工作目标,并为他们提供一定的可行性方法,更高的完成班级的管理工作。同时引导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加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建立班级内的“一帮一”的帮扶对子,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在各方面都有均衡的发展,达到学生自身管理的目的。

四、团队化管理

团队化管理即集体荣誉感的培养。集体荣誉感是一种无形的、有效的约束力量,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班级建设中的关键所在。作为高中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尊心越来越强,班主任应充分借助学生强烈的自尊心来继发学生的班集体意识,向学生树立好集体目标,并在日常学生、生活中经常提醒学生按照这一目标而努力,从而化外部压力为内部动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室班级凝聚力形成的主要形式,高中生自尊心强、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争强好胜。而集体活动则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使他们的表现欲望得到充分满足,人格得到充分尊重,同时班主任应该对学生取得的荣誉及时给予鼓励、表彰,使获奖学生产生一种自豪感和荣誉感,也让其他学生感受到自己身处在一个优秀的集体中感动自豪和骄傲。因此,班主任可通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的活动,培养班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加班级凝聚力。

五、激励化管理

建立有效的激励化管理机制,提高学生自觉学习和自我约束意识,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明显的提高。在激励化管理的过程中,应充分了解学生具体情况,根据学生的各自的特长和优势,根据不同的学生制定合理的激励制度,区别对待。激励化管理不仅进行物质激励,还要进行精神激励,同时通过这些外部的因素刺激学生使其产生发自内心的激励力量,充分激发出每个学生的潜能。激励手段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措施,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和特点、分层次、多渠道地不断创新激励形式。激励制度不应过于苛刻,要做到惩罚相结合,否则会适得其反。

六、榜样化管理

班主任的管理过程,常常是理重于管,身教重于言传。因此,学生管理过程中少提出条条框框,少用强制性、权力性的管理方式,让学生自己谈论确定班级管理制度、活动组织策划方案。多积极支持和提倡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充分发挥出班级干部的作用。班主任老师应注重提高知识水平和丰富自身素质,让班主任成为学生的榜样,在工作、生活中一定注意以身示范,注意自身的品格、学识、涵养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要从小事、生活细节做起,注意言谈举止,不断充电学习,提高自身整体素质,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育管理方法,以班主任的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老师综合素质、教育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总体体现,班主任老师既要有较高的自身整体素质,还要有管理能力和管理技巧艺术,只有这样,才能不断以高水平的综合素质对班级进行优化管理,使班级得到积极向上、健康地发展。

[1]白晶.浅谈高中班主任管理艺术[J].才智,2014,(03):106.

[2]朱明德.浅析高中班主任管理艺术和技巧[J].考试周刊,2014,(94):185.

[3]韩志涛.建立激励机制,优化班级管理创新实践[J].高考,2015,(10):16.

[4]李文峰.高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艺术[J].广西教育,2015,(02):60-61.

[5]黄郴.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技巧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2,(04):24.

[6]齐现忠.高中班主任管理艺术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4,(05):193.

猜你喜欢

荣誉感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四小怪”
这是我们要的集体荣誉感吗
班级英雄
Heart to Heart with the CPC与党同心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夸夸我的班主任
农村文化月“千村计划”“农民文学奖”发起人张一一:农民文学奖提升农民的荣誉感和幸福感
班主任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