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以闽南师范大学为例

2016-02-13张兴旺任宗仪

关键词:思政教育新媒体高校

张兴旺,任宗仪

(1.闽南师范大学 计算机学院, 福建 漳州 363000; 2.贵州师范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18)



【教育学】

新媒体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以闽南师范大学为例

张兴旺1,任宗仪2

(1.闽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福建漳州363000;2.贵州师范学院,贵州贵阳550018)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新媒体的使用成为了大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大学生的交往方式、思维模式、行为习惯都受到了新媒体的深刻影响。因此,如何与时俱进,如何更好地应用新媒体抢占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成为摆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思政教育

我国政府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战略目标,而如何转变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校思政教育的科学化水平已成为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针对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新媒体的应用和建设。

一、新媒体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现状

近年来,各省政府及教育厅对高校的投入力度加大,无论是师资力量的软件建设还是教育设施的硬件建设都在持续、大规模地投入。同时,针对大学生思想教育方面的师资建设也大大加强。因此,在把握住思政教育的核心前提下,顺应时代潮流,利用新媒体技术,与学生进行有效便捷的交流,可以让学生在无形中接受正确的思想教育。

闽南师范大学从2013年开始,就非常注重利用新媒体开展各方面的工作,努力实现网络化办公。在思政教育中也是积极运用新媒体,学校负责思政教育的对接部门主要是学生工作处、宣传部、校团委、各个二级学院的基层党委和团委以及学生党支部等,这些部门在开展思政教育时使用新媒体的情况非常普遍,取得明显效果。

二、新媒体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优势

1.新媒体传输的“零距离”性

新媒体有一个很重要作用就是让同学们距离感消除了,只要他们有需要就可以应用QQ、微信、邮箱、微博、易班等多种平台多种渠道了解自己想知道的东西,好像辅导员就在身边一样,不会让同学感觉有距离感,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沟通零距离”。

2.新媒体运用的广泛性

新媒体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覆盖面比较广[1]193。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各行各业的人员都在利用新媒体进行工作、学习、沟通交流,智能手机也基本成为大学生的“标配”。所以作为高校的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要善于利用新媒体优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3.新媒体交流的互动性

新媒体的第三个优势是具有较强的互动性。传统的班会模式或者座谈会模式基本上是由老师说学生听,缺乏相应的互动交流,而新媒体给师生之间带来很强的互动性交流模式,这样学生就不只是处于单纯聆听的地位。[2]15

4.新媒体使用的便捷性

现在闽南师范大学校园已实现网络全覆盖,学生寝室、教室、食堂等区域都有WiFi信号覆盖,这就为学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支持,可以让辅导员随时随地利用相关信息资源去开展工作,根据相应信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三、新媒体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范围

由于大学生对新媒体接受速度比较快,而且好奇心较强,因此新媒体在大学校园内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已经成为了校园内外进行信息沟通的主要渠道。

1.新媒体在辅导员培训工作中的应用

作为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辅导员也需要时刻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而高校也需要对辅导员进行相应的培训,利用新媒体对辅导员进行培训,就成为当下一种比较便捷和高效的培训模式,这样既可以不耽误辅导员的日常工作,又可以有效地对辅导员进行必须的培训。而闽南师范大学就通过电视电话会议、微博、易班、QQ等新媒体对辅导员进行培训。

2.新媒体在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应用

作为培养大学生党员的一个重要平台,闽南师范大学党建工作也与新媒体融合到了一起,通过党建微博,可以了解到党的新的方针和政策,也可以了解到学校党员情况,亦可以通过党建微博发表自己的一些观点,通过互相的学习,提高自己对党的理论学习和认识的思想水平。

3.新媒体在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也使得当代大学生接触社会信息的途径多样化,接触信息的速度也比较快,这就需要辅导员掌握多种新媒体,实时了解班级学生的动态,利用QQ、BBS、博客、邮箱、微信、易班等多种平台,关注学生动态,并及时跟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促进良性互动。通过新媒体搭建师生互动的新平台[3]123,已经在闽南师范大学师生中发挥了作用。

4.新媒体在学风建设工作中的应用

学风建设是闽南师范大学思政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就需要给他们打造一个良好的学风,潜移默化地引导他们好好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技术时刻引导学生,闽南师范大学正在利用微博、QQ等打造学风建设,各学院微博都会定期发布一些学习交流心得等,同时也号召大家通过易班平台去观看著名高校的一些优秀课程,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学风和品德。

四、新媒体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意义

从事过高校思政教育的人都知道,当代大学生较为反感传统的说教模式。然而思政教育本身的严肃性又限制了思政教育者的自由发挥,他们并不能像其他学科工作者那样随性自由,大部分内容只能严格按照要求来做。所以,在新媒体没有被广泛应用之前,闽南师范大学的思政教育工作也存在一些难以突破的瓶颈。然而,新媒体的广泛应用让学校的思政教育者们看到了新的机遇,它对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参与学校管理、进行思想和学习交流、培养兴趣爱好等方面都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而这些方面都是闽南师范大学思政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如果能够把这些做好,学生的思政教育也就水到渠成了。

1.新媒体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创造环境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闽南师范大学的思政工作者们可以及时向在校学生传达中央的一些方针和政策,并第一时间向他们解读国内外发生的一些大事。新媒体在传输信息方面具有传播速度快、视听兼备、生动形象的特点,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多形式等对社会中典型事件和人物进行宣传报道,学生也更容易接受思政教育者们要传递的信息。[4]108学校新媒体的广泛应用可以让在校师生长期受到主流信息的熏陶,非常有利于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和道德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2.新媒体为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搭建了桥梁

闽南师范大学的思政教育工作不只局限于单一的思想领域,还包括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由于在校学生时间较为充裕,而且接触和使用多媒体的时间较多,学校针对这一实际情况,积极鼓励学生通过新媒体参与到学校的日常管理中来,为在校师生共同管理校园搭建了一个积极实用的平台。一方面,学生通过这个参与的过程能更好地了解学校现有的管理体制与办学理念,提升他们自我管理水平;另一方面,也能让学校及时了解学生对于学校的一些建议,提升学校的办学管理理念。

3.新媒体为大学生思想交流营造了良好氛围

如何与在校大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思想交流是所有思政工作者不得不面临的一个难题,由于社会发展迅速,相隔几年的学生的思想理念便有着巨大的差异,这就要求思政工作者要时刻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理念,而多媒体的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新媒体可以及时了解在校学生的思想状况,而且可以通过很多新颖的交流方式让学生轻松愉快地交流思想观念。

4.新媒体为大学生培养兴趣爱好提供了平台

帮助学生培养一个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也是闽南师范大学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现在的校园建设已经基本满足了在校生随时随地应用新媒体的需求,校园网络的全面覆盖,交流平台的多样化建设,特别是易班网的大力推进,使得闽南师范大学的学生可以与其他著名学府的学子自由沟通交流,探讨各自的想法,并组建兴趣小组,培养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

五、新媒体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成效

身为福建省重点建设的师范类院校,闽南师范大学也承载着优秀教师的培养工作,这些还未迈出学校大门的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好坏将会影响到将来的一大批孩子,因此利用新媒体全方位地对他们进行思政教育工作便是重中之重。[5]5当前,闽南师范大学的思政教育部门包括学生工作处、宣传部、校团委、各个二级学院的基层党委和团委以及学生党支部等都在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广泛应用新媒体,使思政教育工作更主动,更富有成效。

1.新媒体的应用使闽南师范大学辅导员管理工作更加科学

自2015年开始,福建省教育厅就要求省内所有高校在辅导员中推行新媒体管理工作,要求每位辅导员一定要开通微博、微信,定期发表博文,并在易班网上进行工作等等。这样既便于学校督促辅导员认真工作,也给辅导员和学生之间提供了更多更合适的交流平台,便于大家及时探讨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水平。

2.新媒体的应用使闽南师范大学学生党建工作更加规范

闽南师范大学近几年来在学生党建工作方面新媒体技术的应用有了很大发展。学校组织部、宣传部、校团委的网页上都有专门版块,介绍近期学生党建工作的情况,让全校师生都能够随时查阅。同时,在进行党、团、时事政治知识的宣传方面,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6]71宣传部与组织部把这些放在网络上,并且做成各种带有趣味性的视频和图片,再配上各种时下流行的术语,例如“中国梦”、“新常态”、“磨擦”等,方便学生学习、查阅、观看。

3.新媒体的应用使闽南师范大学班级日常管理更加合理

辅导员在做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时,都与班级日常管理结合在一起开展。以往班级管理受各种条件的限制,辅导员无法及时准确地了解每一位学生的信息,[7]106造成很多学生对班级的一些管理方式或者一些政策产生了严重的抵触情绪,而辅导员又无法及时了解到这些信息,造成学生对辅导员产生误解,辅导员也难以开展工作。而新媒体的应用使得学生针对班级的一些现象可以随时通过QQ、微信、易班等平台及时反馈给辅导员,而辅导员可以就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时予以解答或者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班级同学之间也可利用QQ群、微信群等,对班级的日常管理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使班级日常管理更加人性化、合理化,更有利于思政教育工作的推进。

[参考文献]

[1]徐海鑫,廖浩君.试析新媒体如何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有效发挥作用[J].学术论坛,2011(7).

[2]李曦.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J].科教文汇,2014(1).

[3]蒋春雷.辅导员博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J].江苏高教,2009(4).

[4]郑元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

[5]冯刚.新媒体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09(10).

[6]牛晓玉.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5(1).

[7]张永汀.校园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创新[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2011(5).

【责任编辑冯自变】

[收稿日期]2016-04-16

[作者简介]张兴旺(1984-),男,河南南阳人,闽南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助教,硕士。 任宗仪(1987-),男,江西南昌人,贵州师范学院讲师,硕士。

[基金项目]福建省青年社科基金项目:《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研究》(TAS141038)

[文章编号]1672-2035(2016)04-0112-03[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思政教育新媒体高校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