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敬民简政 服务为本

2016-02-13魏旋君

中国机构编制 2016年6期
关键词:简政放权常态权力

文/魏旋君



敬民简政 服务为本

文/魏旋君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效能。这充分彰显了我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坚强决心,也体现出浓浓的民本情怀。持之以恒推进简政放权是各级政府适应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坚持以民为先。敬民之心是简政之道的思想与情感基础。只有始终做到“心中有民”,简政放权才能扎实推进。一是史之所鉴。纵观中国历史,凡盛世往往都“居敬行简”。西汉文帝、景帝倡导“以农为本”,推行“轻徭薄赋”、“约法省禁”,出现了史家称颂的“文景之治”。唐太宗强调以民为本,爱惜民力,休养生息,依法办事,成为封建治世典范。二是党之所期。以民为先,是由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决定的。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必须始终以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支持不支持、答应不答应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民之所望。古人说:“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人民群众对审批之弊感受最深,对改什么、如何改,最有发言权。用效果说话、让群众评判,应成为简政放权的新常态。

坚持以简为要。敬民简政必须把“简”字作为主旋律,保持定力,精准发力。一是全面清权。依法清理并公开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以清理规范行政权力事项为契机,对没有法定依据的,及时予以取消;对虽有法定依据但不符合改革发展要求的,按程序提出修改法律法规的建议。二是精准放权。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对可下放给下级政府和部门的行政权力事项,及时下放并确保“无缝对接”;对直接面向基层、面广量大、由基层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管理事项,实行属地管理。三是科学管权。大力推进行政审批“一网通”,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优化权力运行流程,推行“一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的运行模式,开辟审批服务“绿色通道”。

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持之以恒推进简政放权,是各级政府适应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敬民之心是简政之道的思想基础,只有始终做到“心中有民”,简政放权才能扎实推进;敬民简政必须把“简”字作为主旋律,精准发力,同时坚持以效为本,干到实处,见到实效。

坚持以效为本。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必须做到干到实处、见到实效。一是抓深化,提高含金量。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持问题导向,聚焦重点领域,切实解决下放不同步、不协调、不到位等问题;进一步深化权责清单管理,推动两单融合,确保用好用活清单。二是抓深度,提高获得感。坚持于法周延、于事简便,注重实体性规范和保障性规范相结合相配套,不断提高操作性。开展“回头看”和专项督查,增强群众的获得感。三是抓深入,提高影响力。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构建部门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格局,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大力推动“开门改革、群众点菜”,压缩寻租空间,实行阳光操作。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实施综合执法,推广随机抽查,营造良好的创业创新环境。

猜你喜欢

简政放权常态权力
治理迭代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简政放权≠“减”政放权
取消“两定” 简政放权的好开端
简政放权环保公告真的取消了吗?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权力的网络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