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国际与比较图书馆学课程之鉴

2016-02-13黄梦琪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6年2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

黄梦琪(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



美国国际与比较图书馆学课程之鉴

黄梦琪
(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

摘要:近年来,比较图书馆学教育逐渐发展成为国际与比较图书馆学教育。文章运用网络调查法、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着重研究了8所美国院校的国际与比较图书馆学课程设置。通过其课程大纲,分析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从而得出现阶段美国国际与比较图书馆学教育呈现明显国际化趋势这一特点。此外,论文介绍了中国比较图书馆学教育现状,并依据美国课程设置经验和特点,对我国图书馆学教育提出建议。

关键词:比较图书馆学;国际与比较图书馆学;课程设计;图书馆学教育

1 概念、研究对象与方法

比较图书馆学自1950年以来盛行于美国,1954年,美国学者蔡斯·戴恩将其定义为就许多国家的图书馆学所作的研究,以发现哪些是某些国家所共有的,哪些是某些国家特有的。[1]111973年,学者John Harvey提出“国际与比较图书馆学”(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ibrarianship)的定义。[2]1974年,Richard Krzys提倡“国际与比较图书馆学”研究,主张应包括区域研究、个案研究与比较研究。[3]

《图书馆学与资讯大辞典》将“国际与比较图书馆学”定义为将世界各国以及两个以上国家之图书馆、图书馆系统、图书馆学或图书馆问题,依其社会之政治性、经济性、文化性、观念性、历史性之内涵进行分析,以了解及解释其相似性与相异性,借以归纳图书馆学之共通理论与原则。[3]国际与比较图书馆学教育有利于帮助学生扩大视野,增广见闻,汲取国外图书馆事业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更可以增加国际了解,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提高学生分析研究能力。美国图书馆学一直以来位居前列,据调查,美国多所信息学院开设“国际与比较图书馆学”相关课程。文章探讨了美国国际与比较图书馆学课程设置情况,分析其优势以及可借鉴之处。

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2013图书馆信息科学院校排名前十的学校为调查研究对象,最终选定正在开设比较图书馆学相关课程的威斯康辛大学[4]、加州大学[5]、马里兰大学[6]、肯特州立大学[7]、西蒙斯学院[8]、美国天主教大学[9]、韦恩州立大学[10]、罗格斯·新泽西州大学[11]8所学校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分析课程大纲,根据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探究国际与比较图书馆学的课程特点。

2 美国比较图书馆学课程设计分析

2.1课程目标与内容特色

课程目标是课程设计的灵魂,课程内容体现课程目标。8所院校的课程目标有以下明显特点:①学生应运用国际与比较图书馆学的知识,学习国外图书馆事业发展与国际间合作与交流。如韦恩州立大学的课程目标:认识图情领域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必要性,了解目前世界范围内图书馆合作发展情况;加州大学课程目标:国际合作是以充分的国际交流为前提,了解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情况。国际与比较图书馆学要求学生放眼国外,了解其他国家图书馆事业,关注“国际合作”。“国际合作”是当代图书馆学的课题,国际与比较图书馆学有针对性地将其纳入授课目标。②学生应学会运用比较研究方法。将“学习运用比较研究方法”设为课程目标之一,让学生习得一种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是国际与比较图书馆学的一般研究方法与技能,也是国际与比较图书馆学课程的意义所在。③学生应具备政治性、经济性、文化性、观念性、历史性的分析能力,分析不同地方图书馆事业。如马里兰大学课程目标中提到:着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因素对图书馆发展的影响;韦恩州大学要求学生分析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社会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综合思维分析能力是课程的核心。结合地方图书馆与其所处社会环境,了解其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通过不同地域的比较,从根本上了解图书馆差异,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分析是这门课程学习的最终目的。

从课程内容设置上看,所有的学院课程内容设置中除了包括国际与比较图书馆学基础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是探讨一些超出了讨论“图书馆”范围的专题。据分析,国际与比较图书馆学课程一般包含三个层次,即基础层、“图书馆”层、超“图书馆”层。三个层次以金字塔形呈现。以威斯康辛大学为例,基础层包括课程介绍、国际与比较图书馆学的研究方法、理论、价值导向;“图书馆”层包括图书馆理论与技术的国际影响与传播、图书馆发展援助与影响。在这一层面,从国际角度出发讨论图书馆事业。超“图书馆”层包含对信息领域文化入侵的思考,国际图联及其他国际的、地区非政府组织,图书情报界的国际合作与标准化、国际情报之间的关系、国际图书馆事业的实践。这个层次超越“图书馆”,在金字塔顶端。威斯康辛大学讨论“信息领域的文化入侵问题”,“国际信息交换”等问题。显然,这些专题突破传统的“图书馆”研究,其中渗透了对国家政治、文化、历史的反思。这意味着图书馆学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要将图书馆与社会各角落相联系。学生不仅完善自身知识架构且建立了全球化综合性思维。

2.2课程设计特点

(1)教学结合学科热点。从国际视野的角度出发,威斯康辛大学的课程内容包含“国际信息交换、数字交换、信息政策的制定、经济因素的影响”;西蒙斯学院讨论“各类图书馆功能、图书馆管理、图书馆少儿服务、世界文献保护与保存计划、分类系统的使用,自动化系统的使用”和“社交网络对于国际信息传播以及影响”;马里兰大学用全球视野看“虚拟图书馆”、“信息伦理”、“国际出版”等。将“国际化”与图书馆学热点相结合,是这门课的特点之一。

此外,在涉及图情国际组织、机构,国际合作、国际项目时,均选择学生熟知的机构和领域,例如:韦恩州立大学在讲授“国际合作”这一专题时,会涉及UNESCO、IFLA、ICA;新泽西州大学在讲授世界图书馆事业时,以UNESCO、IFLA、ALA作为切入点。既方便学生获取相关资源,同时有利于让学生温故而知新。但这需要授课者和学习者有规划地、系统地整合、指导与分析。学习国际与比较图书馆学需要具备一定的学科基础,才能用更宽广的视角去丰富已有的知识体系。因此,在美国,其并不作为必修课程,而是开设给那些高年级且有意愿继续深入学习这个领域的学生。

(2)注重国际合作。如今,经济发展程度逐步提升,全球信息交流日益密切。关于比较图书馆学的研究更多地转向了国与国之间的研究,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比较,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比较等。从课程大纲可以看出,介绍国际趋势、探究国外图情发展状况是必不可少的。如美国天主教大学的授课内容覆盖范围包括:墨西哥、美国中部和南部、加勒比地区、西欧、东欧、远东、中东、美国、新西兰、印度、泰国、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

此外,“国际合作”也尤为重要。多所院校的授课内容涉及探究国际合作、国际项目。国际与比较图书馆学存在的一个重要意义是促进国际间合作与发展。Chepesiuk和Sharma曾说过:“我们必须教育美国的图书馆员,让他们知道国际图书馆学的重要性,我们有必要告诉图书馆员与其他国家合作的好处,我们了解其他地区的图书馆越多,就越有利于我们融入全球文化。[12]之所以要重视国家间合作是因为:①学科性质中带有跨越文化、跨越地域的性质,因此,很直观地会涉及“国家间的合作”这种桥梁式的课题;②随着各个国家之间交流日益密切,信息流在国家间流动日益频繁,信息界呼吁国际合作,信息共享近年来成为热门话题,国际合作项目数量增多,影响范围扩大。

3 美国国际与比较图书馆学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3.1中国比较图书馆学开设情况

20世纪,由于种种历史原因,中国的比较图书馆学发展明显落后于西方比较图书馆学。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丹顿著、龚厚泽译的《比较图书馆学概论》出版发行后,比较图书馆的研究才逐渐拉开帷幕。据调查,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河北大学等学校,都相继开设了比较图书馆学课程或举办专题讲座。[4]据调查,中国比较图书馆学课程在20世纪80、90年代出现。但近十年来,随着中国图书馆学教学内容不断改革,比较图书馆学在各大高校基本停开。

目前,中国图书馆学关于国际化的教育是分散的。中国图书馆学本科专业基本上每一门课讲授内容和所用的教材都或多或少会介绍到国外信息领域的知识。但是这些知识是分散的,而非系统地、连续地介绍。换句话说,中国目前还没有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国际知识教育。部分学校在课程内容中涉及了西方图书馆史(外国图书馆史),教师在授课时仅仅将中西方图书馆发展史进行对比。

3.2中国比较图书馆学开设的必要性

中国应结合图书馆学教育的实际情况与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增设“比较与国际化”教育模块,如有可能,可以作为一门独立课程来设置。

早在1966年,萨里菲就建议图书馆学院应注意国际化问题,并提出开设专门的课程。图书馆学的课程设置应该结合目前国际化的时代背景,应该有一门国际性教育专门课程为图书馆学之后的教学做铺垫,而国际与比较图书馆学恰好可以胜任这一任务。设置这门课程的必要性有三点:①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将图书馆现象同国际的、跨国度或跨文化的背景联系起来,以便通过熟悉、认识和控制图书馆现象,达到深化图书馆学的目的。②借助于比较研究世界各国的图书馆实践,实现改进图书馆服务的目的,通过缜密地研究和规划增强图书馆学的社会功能。③这门课程能够使学生从多途径来研究、比较、分析图书馆学、情报学、传播学,从而形成总体概念来促进地区、国家或国际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还能够使学生更准确地掌握图书馆系统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功能。

3.3中国比较图书馆学开设之建议

(1)合理设定课程目标。设置要点可以包括:①让学生对比较图书馆学、国际图书馆学以及国际与比较图书馆学等概念有基本的认知。②要求学生对图情专业组织、专业机构的了解纳入到课程体系中。③要求学生掌握信息的来源与比较研究的方法。学生应该掌握从什么地方可以了解到其他国家的信息,了解国际知名期刊、专著,并且养成定期查阅了解最新进展的习惯。将所获信息有目的地比较,“比较”不是单纯的数据罗列,得出结论,而是要将所观察到的图书馆现象与社会环境结合起来分析前因后果,结合多方面因素分析不同地方图书馆事业,找出差异的根本。④要求学生了解中国图书馆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并且在具备图书馆学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国家的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分析和比较,了解其他国家的图书馆发展,反观中国目前的优势与不足。

(2)广泛选取教学内容。①突破原则。课程内容应突破传统图书馆学教育的内容,不应仅关注“图书馆”,还应加入对外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介绍。②广泛取材。国际与比较图书馆学课程目的是为学生未来学习打下基础,具备国际意识与比较意识。中国近十年来未出版过有关比较图书馆学的专著,目前还没有理想的教材。因此,教授者应从多种渠道获取素材,如:专著、专业网站、学者博客、核心期刊、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会议及会议文献,既可以保证所授内容的广泛性,又可以确保信息的时效性。③合理取材。因为这门课授课视野广泛,因此在授课前教师应该有合理清晰的思路,在宽而泛的信息材料中选取合适的材料作为授课资源。

(3)授课者具有外国工作经验。丹顿在《比较图书馆学概论》一书中提出,合格的教师应具备的条件:应掌握几门外语和熟悉外国文化,熟悉图书馆历史和图书馆学的知识,掌握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具备洞察图书馆产生、形成与发展、社会意识形态和社会力量的能力,应有在外国实地考察的经历。目前中国难以找到具备上述全部条件的人,因此作为教师本身,自身应具有国际化视野,要善于利用国际和国内良好的环境、丰富的现有资源,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科研水平以及国际化水平,实现个人的专业发展,从而更好地为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J·珀利阿姆丹顿.比较图书馆学概论[M]龚厚泽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0.

[2]J Stephen Parker.International Librarianship:A Reconnaissance[J].Journal of Librarianship 6,1974 (6):221-226.

[3]国际与比较图书馆学[EB/OL].[2014-10-18].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79302/.

[4]威斯康辛大学国际与比较图书馆学课程大纲[EB/ OL].[2014-10-18].http://lisuncg.net/icl/sites/default/files/37/LIS%20891%20Syllabus%20Int%20&% 20Comp%20Lib%20Spring%202011_1.pdf.

[5]加州大学国际与比较图书馆学课程大纲[EB/OL].[2014-10-20].http://pages.gseis.ucla.edu/faculty/maack/IS207.htm.

[6]马里兰大学国际与比较图书馆学课程大纲[EB/OL].[2014-10-21].http://ischool.umd.edu/sites/default/files/syllabi/LBSC706-spring2013-simmons.

[7]肯特州立大学国际与比较图书馆学课程大纲[EB/OL].[2014-10-17].http://www.lisuncg.net/icl/sites/default/files/45/Inter%20Syllabus%20Jan2.pdf.

[8]西蒙大学国际与比较图书馆学课程大纲[EB/OL].[2014-10-17].http://www.lisuncg.net/icl/sites/default/files/1/490_CIS.pdf.

[9]美国天主教大学国际与比较图书馆学课程大纲[EB/OL].[2014-10-20].http://lis.cua.edu/res/docs/sy llabi/2009spring/freiband-spring-2009-lsc-875.pdf.

[10]韦恩州立大学国际与比较图书馆学课程大纲[EB/OL].[2014-10-20].http://slis.wayne.edu/profiles/7850-a.pdf.

[11]罗德岛.新泽西州大学[EB/OL].[2014-10-18].http://www.learningace.com/doc/7507/b86ca9dae c9397a3a8ee6e25541d9e8f/lsc518_syllabus-1.

[12]钟守真.比较图书馆学引论[M].河北: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267.

Reference of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ibrarianship in the U.S.

Huang Meng-qi

Abstract:The course of Comparative Library Science Education has gradually developed into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ibrarianship.By applying the methods of network investigation, content analysis and comparative research, this article makes a survey on curriculum of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ibrarianship in 8 universities of the U.S.and the analysis presents a obvious internationalizationof the course.Moreover, the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of the course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for the course in China.

Keywords:Comparative Library Science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and Comparative Librarianship; Curriculum Design; Library Science Education

[收稿日期]2015-03-27[责任编辑]杨蕾

[作者简介]黄梦琪(1992-),女,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2010级图书馆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图书馆权利,图书馆学教育,图书馆管理。

中图分类号:G25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8214(2016)02-0050-04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
“苏州园林:景致与情思”课程设计
童说水浒——项目式美术课程设计的探究
沉睡数千年 一醒惊天下——三星堆考古启示下的儿童美术项目化课程设计
虚拟仿真技术在高分子材料课程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基于手机的微课程设计、开发与应用策略研究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市场经营实践
中秋明月
A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of Task—based Approach to English Vocabulary Teaching
MOOC环境下微课程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