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董6井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性处理技术研究

2016-02-13钱焕菊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解释性砂体剖面

钱焕菊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部分院,山东东营257022)

董6井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性处理技术研究

钱焕菊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部分院,山东东营257022)

董6井三维地震资料存在地层接触关系不明确、砂体叠置关系不明确、强反射屏蔽能量弱的问题,研究区董6井三维目的层较深,本文选取反Q滤波方法对目的层进行分离式目的层拓频,提高了目的层的分辨率,解决了白垩系底部与侏罗系顶部砂体接触关系不明确、头屯河内部砂体叠置关系不明确的问题;同时利用小窗口压制强反射能量均衡技术,解决了由于强反射屏蔽导致的目的层能量弱的问题,满足了地质人员的要求,为后续的储层预测、砂体描述奠定了基础。

董6井;三维;地层接触关系;砂体叠置关系;拓频技术;能量均衡

传统的地震资料处理以批量处理方式为主要特征,这种处理方式在作业执行过程中,由于人机不能对话,处理人员不能干预,难以适用于精细解释和特殊目标处理,随着勘探难度的增加,地震资料处理将面向如何真实的反映地质现象[1]。20世纪80年代随着人机交互解释系统的出现以及勘探难度的不断增加,解释性处理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解释性处理技术是根据要解决的地质问题,解释人员带着地质问题和对研究区地质规律的认识对地震资料进行处理,以达到地质解释的目的[2]。

1 存在问题及技术措施

董6井三维研究区位于准噶尔盆地中部,该区块董7、董8井的钻探表明弧形走滑断裂带发生过大规模油气运聚。该区断层发育,规模大,构造背景有利,是实现突破的重要区带,有较好的勘探前景。

目前地震资料处理还存在一些问题,不能满足特殊的地质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一是白垩系底部与侏罗系顶部地层接触关系不明确(图1);二是头屯河内部砂体叠置关系不明确(图2);三是由于西山窑和三工河的煤层强反射屏蔽,导致强 反射上下能量较弱(图3)。

图1 董6井三维L2642线地层接触关系地震剖面

图2 董6井三维L2642线砂体叠置关系地震剖面

图3 董6井三维L2642线强反射地震剖面

要解决上述3个问题,要求地震资料具备较高的分辨能力,而现今的地震资料满足不了地质上的要求,给相关的地质研究工作带来困难,进而制约着该区的开发进程。因此,有必要对研究区的地震资料进行提高分辨率处理。本文应用分离式目的层拓频技术提高目的层的分辨率。针对强能量屏蔽,本次研究采用小窗口压制强反射能量均衡技术。以下将详细叙述。

2 分离式目的层拓频技术

目前拓频方法很多,包括反Q滤波、蓝色滤波、零相位反褶积、固定子波反褶积等[3-4]。针对董6井地区目的层较深(2 500~3 500 m),地震波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地层的吸收作用,会发生振幅衰减、相位畸变,在地震资料的处理中,需要对其进行振幅补偿及相位校正,选择反Q滤波方法进行相应的补偿,该方法能够补偿地震波在地下介质传播过程中大地的吸收衰减效应,它不仅可以补偿衰减和频率损失,而且还可以改善记录的相位特征,从而改善同向轴的连续性,提高弱反射波的能量和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分辨率[5-6]。

2.1 目的层解释的准确性

分离式目的层拓频技术是在目的层内进行的拓频处理,首先解释出目的层,对目的层内的数据体进行特殊处理,而目的层位外的部分不参与运算。因此在做反Q滤波之前要解释出目的层(图4)。

图4 董6井三维L2642线解释目的层地震剖面

2.2 基于目的层的反Q滤波方法

国内外反Q滤波方法主要有用级数展开作近似高频补偿的反Q滤波方法、基于波场延拓的反Q滤波方法及其他的反Q滤波方法。由于用级数展开作近似高频补偿的反Q方法运算量大,难用于生产。因此,本次研究选用基于波场延拓的反Q滤波方法,该方法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计算速度快,易用于生产。它不仅能补偿振幅衰减和频率损失,还能改善记录的相位特征,从而改善同向轴的连续性,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地震反射的能量[7-8]。

本次研究在反Q滤波的基础上加了增益使得剖面的能量均衡,并且做了Tau-P滤波,对噪音进行压制,得到了较理想的拓频处理剖面(图5),目的层地震资料分辨率提高,地层接触关系明确,砂体叠置关系清楚,而目的层外的部分没有发生变化。

图5 董6井三维L2642线拓频后地震剖面

3 小窗口压制强反射能量均衡技术

提频之后虽然目的层的分辨率有所提高,但由于强能量的屏蔽,强能量上下的地层能量较弱,常规的处理是对能量较弱的地方进行能量增强。

从能量增强的剖面(图6)来看,虽然强反射上下能量得到了增强,但是地震剖面能量仍然不均衡,没有达到较好的效果。因此本次研究没有采用能量增强,而是采用了小窗口压制强反射能量均衡技术。首先解释出需要压制能量的强反射(图7),然后对强反射进行能量压制,这样得到的剖面强反射被压制,弱反射能量得到相对应的增强,整个剖面能量也比较均衡(图8)。

图6 董6井三维L2642线能量增强地震剖面

图7 董6井三维L2642线解释小窗口地震剖面

图8 董6井三维L2642线小窗口压制强反射地震剖面

4 应用效果

经过解释性处理目的层分辨率提高,能量得到增强与均衡,白垩系底部与侏罗系顶部地层接触关系清楚,头屯河内部砂体叠置关系清楚。从测井信息来看,解释性处理前董6井合成记录与大套的砂体对应较好,但是能量弱,分辨率低,不能显示细微的组合关系解释性处理后董6井的合成记录与单层厚度有很好的对应关系,细微组合关系清楚(图9)。

图9 董6三维L2642线解释性处理前后对比

5 结 论

(1)分离式目的层拓频技术,提高了目的层的分辨率,解决了白垩系底部与侏罗系顶部地层接触关系不明确、头屯河内部砂体叠置关系不明确的问题。

(2)小窗口压制强反射能量均衡技术解决了强反射屏蔽导致的强反射上下能量弱的问题。

[1] 李刚,王玉宏,王加海,等.Focus处理系统在高精度三维资料精细目标处理中的应用[J].石油物探,2002,41(增刊): 276-279.

[2] 张玺科,刘振东.BBT油田地震资料的再处理和综合研究[J].石油物探,2002,41(增刊):348-350.

[3] 赵波,俞寿朋,贺振华,等.蓝色滤波及其应用[J].矿物岩石, 1998,18(增刊):216-219.

[4] 凌云,俞寿朋,周熙襄.零相位同态反褶积[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5,30(3):299-309.

[5] 马昭军,刘洋.地震衰减反演综述[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5, 20(4):1074-1082.

[6] 严红勇,刘洋.地震资料Q值估算与反Q滤波研究综述[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1,26(2):606-615.

[7] 姚振兴,高星,李维新.用于深度域地震剖面衰减与频散补偿的反Q滤波方法[J].地球物理学报,2003,46(2):229-233.

[8] 郭建,王咸彬,胡中平,等.Q补偿技术在提高地震资料分辨率中的应用——以准噶尔盆地 Y1井区为例[J].石油物探, 2007,46(5):509-513.

[责任编辑]孔雪

P631

A

1673-5935(2016)04-0001-05

10.3969/j.issn.1673-5935.2016.04.001

2016-10-10

钱焕菊(1983—),女,山东嘉祥人,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公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西部分院工程师,主要从事油气勘探研究。

猜你喜欢

解释性砂体剖面
ATC系统处理FF-ICE四维剖面的分析
砂体识别组合方法在侧缘尖灭油藏的应用
曲流河复合点坝砂体构型表征及流体运移机理
论行政自由裁量的“解释性控权”
CSAMT法在柴北缘砂岩型铀矿勘查砂体探测中的应用
渤海某油田水平井随钻砂体构型分析
英汉互译中的认知隐喻翻译探究
复杂多约束条件通航飞行垂直剖面规划方法
一种基于词语计算的模糊分类系统的设计方法
船体剖面剪流计算中闭室搜索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