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视域下青年思想动态管理的变革与创新
——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分析

2016-02-12李晓阳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青年大数据

李晓阳

(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上海 200082)



大数据视域下青年思想动态管理的变革与创新
——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分析

李晓阳

(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系,上海200082)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青年思想动态管理带来诸多革命性变革。近年来,围绕大数据时代下青年思想动态管理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发展对策等问题,学者们从不同视角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文章在广泛收集、系统整理相关材料的基础上,对青年思想动态管理的变革与创新加以梳理、总结,明晰了青年思想动态管理的方法、时代特征和发展对策等,以期把握方向、理清思路,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大数据;青年;思想动态管理;变革与创新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各类数据被海量挖掘和大量运用,人类社会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当代青年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都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青年思想动态管理方法的弊端也不断显现出来。因此,学术界众多学者从不同视角深入剖析了大数据时代下青年群体思想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积极探寻有效引导青年思想的策略和路径。笔者将对青年思想动态管理的方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发展策略等加以梳理、总结,以期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更为宽广的思路。

一、关于青年思想动态管理方法的探讨

对于青年思想动态的研判,研究者多采用调查问卷这一方式,辅之以座谈讨论、个别交流等方式,并通过对所获数据的处理分析来判断这一群体的思想动态,而对于青年思想动态的引导,则多采用课堂教学这一方式,辅之以案例启发、社会实践等方式,通过教师的道德教化、情感育人来主动引导、凝聚共识。如张昌旭通过在部分高校中组织专题调查来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而在归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和改进“两课”教学、坚持以人为本和提高思政工作者综合素质等对策思路〔1〕。此外,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纷纷提出了众多行之有效的青年思想动态管理的方法。李德才和黄大庆总结了十大研判方法,包括热点分析法、家长访谈法、社团调查法、心理咨询法、校园文化透视法等,从而迅速有效地掌握教育对象的思想状态〔2〕。王涛归纳了具体的引导方法,强调要做到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尤其是对特殊群体要做好个性化和针对性教育,通过快速介入、平等对话等了解原因,进而开展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3〕。与此同时,一些学者尤其注重思想预测的作用,强调通过对青年思想发展趋势进行预料和推测,以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赵树清和寇冠峰从理论层面出发,指出要把握预测的重要时机、对象和环境,提高观察、思辨和联想等能力,做到定性和定量思想预测相结合、群体和个体思想预测相结合〔4〕。赵景文从实践层面出发,提出要建立现代化信息收集系统和科学咨询机构、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信息素养、借助先进预测工具和预警体系等来把握青年思想变化规律和趋势,使思想预测做到科学有效〔5〕。但我们也应注意到,由于时代条件和实践基础的限制,有些学者对青年思想动态管理的方法只是浅尝辄止地进行一般性论述,未能深入细致地加以研究探讨。

上述研究表明,一些研究人员主要是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有效引导青年学生的思想行为。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学者们逐渐注意到上述一些方法的局限和不足:一方面,传统课堂教学侧重单向度知识灌输,而不注重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差异和学习效果反馈,重定性而轻定量的传统观念亟须改变〔6〕;另一方面,座谈会、实地查访等方法耗时耗力,尤其是传统的问卷调查法,容易带有主观偏见,有时难以了解受访者的真实意愿,以致无法反映出深层次、根源性问题〔7〕。但我们也要认识到,传统青年思想动态管理的研究尤其是一些具体的原则要求和策略方法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能够为相关学者创新青年思想动态管理方法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依据。

二、大数据时代青年思想动态管理的挑战与机遇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给青年群体的思维特点、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带来强大的冲击和影响,也使得青年思想动态管理面临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目前,学者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探讨了青年思想动态管理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一)面临的挑战

大数据带来的信息风暴,从根本上改变了青年思想动态管理的客观环境、思维向度和方法手段。面对大数据浪潮的强烈侵袭,学者们从不同视角和切入点对青年思想动态管理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首先是复杂性挑战,主要表现为青年思想动态管理面对大数据处于被动境遇。大数据浪潮下,青年传统思想动态管理的背景、主体、对象和方法等都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在客观环境层面,李鹏和王艳杰认为,在大数据助推之下,社会信息实现无缝连接,海量信息的裂变式、无地域、无国界传播从根本上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文化环境〔8〕。在管理的主客体层面,王潇斌指出,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意识更为强烈,在海量信息冲击下,容易产生信息焦虑、轻信盲从等负面影响;传统单向性教育灌输活动难以为继,教育工作者的主导地位、教学理念和管理方法等都受到极大的挑战〔9〕。在管理方法层面,崔海英认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理念及实现方式仍然停留在小数据时代〔10〕,大数据体量的无限性、产生的迅捷性、来源的多元性和价值的分散性要求青年思想动态管理更具针对性、时效性、感受性和实效性。

其次是技术性挑战,主要表现为青年思想动态管理应用大数据存在现实障碍。刘辉指出,青年思想动态管理既面临数据多样化需求和有效供给之间的矛盾,又存在数据异构多元和良莠不齐带来挖掘难度大的困境〔11〕。梁家峰和亓振华则强调了现有的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尚不成熟,另外兼具信息素养和专业素质的人才稀缺,造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和大数据实现有效融合〔12〕。李怀杰和夏虎在此基础上提出,教育工作者对大数据重要性认识不足、教育激励性政策制度不明晰、教育机构和平台的数据共享机制不健全等,直接阻碍着大数据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发展〔13〕。根据上述研究,我们可以归纳出当前应用大数据主要面临着数据的获取存储、分析呈现和管理建设等难题,涉及理念、平台、机制和队伍建设等方方面面。

最后是伦理性挑战,主要表现为青年思想动态管理利用大数据面临伦理困境。一是信息垄断挑战公平。周翔和刘欣指出数据大规模积聚的同时,也出现了信息垄断的困境,大数据的接入应用和分析技能等方面的鸿沟不断拉大〔14〕。二是隐私泄露剥夺自由。大数据时代,人们面临的威胁包括个人隐私的泄露,更严重的是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和分析,人们的一切思想和行为都将暴露无疑,甚至会被贴上固化的数据标签或被剥夺自由选择的权利〔15〕。三是盲目崇拜弱化批判。吴维忆认为,大数据中依然存在偏见和盲区,各类信息良莠不齐、真伪难辨,极为容易导致决策失灵,加上事实判断不能简单等同于价值选择,若使用不当容易使人们“掉入无形的泥淖——无法选择甚至不敢决策的处境”〔16〕。

总的来说,大数据时代下青年思想动态管理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为外部冲击、内部困境和自身局限三个方面,即面对海量多元的数据冲击难以主动应对、面对动态高速的数据更迭难以有效挖掘、面对巨大非凡的数据价值难以客观运用。以上这些研究剖析了传统思想动态管理在海量数据冲击下的被动困境,反思了大数据时代思想动态管理对庞杂数据运用的不足之处和错误诉求,警醒我们要主动接受、积极学习和有效利用大数据,以期不断提高青年思想动态管理的质量和效益。

(二)面临的机遇

大数据时代下,大数据所蕴含的科学价值、社会价值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和实现,信息数据的利用、数据技术的运用自然也给青年思想动态管理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和变革路径。归纳起来,大数据时代下青年思想动态管理面临以下一些机遇:

首先,即时性更强,可以快速了解青年群体思想变化。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青年思想动态管理可以基于教育对象的信息数据进行实时分析、适时引导和全时教育。一方面源自于信息获取速度的提高。教育者通过把握大数据的动态性特征,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教育对象的思想行为数据,有效缩短教育准备过程,从而增强教育管理的主动性。另一方面源自于数据处理速度的提高,利用云计算等相关技术可以对所获数据进行高速处理,即时呈现当前对象思想行为的基本态势,从而提高教育管理的时效性〔17〕。此外,王绍霞提出,在强调时间效应的同时,更应注重时间期限,即在大数据长期持续的数据支持下,通过不断地评价、反馈和调节等过程,不断巩固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18〕。

其次,针对性更强,可以准确把握青年群体思想状况。大数据为人类生活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可量化的维度,成为人们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记录仪。从宏观层面来看,陈晓辉指出大数据时代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以对群体进行整体全面的监测和跟踪,基于所获得的“样本=总体”的全数据模式进行分析研判,达成对民情社情、军心士气的全面认识和深刻了解〔19〕。从微观的角度来看,李彪认为,大数据是仪表盘,通过分析相关数据可以了解个体的所思所想;大数据是显微镜,可以细节化、即时化地测量个体的情绪和感情;大数据是沉淀池,可以把握个体现实的交往活动和社交关系〔20〕。刘练文和赵威在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归纳统一,即通过大数据既可以洞察群体的总体特征,又可以描绘个体的思想状况,从而实现整体全面性掌握和精准个性化服务的有效结合〔21〕。

再次,实效性更强,可以有效引导青年群体思想动态。大数据的全面感知、交互共享、预测分析等功能,使得青年思想动态管理的教育方法更科学、教育模式更灵活以及教育效果更优化。首先,通过分析数据,能够提高工作的科学性。李怀杰和夏虎撰文指出,利用大数据可以量化包括思想、情感在内的学生最自然、最真实状态下的一切信息,通过全样本分析和可视化呈现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克服以往基于经验或直觉的判断缺陷,从而使决策更具科学性和实证性支撑〔13〕。其次,通过数据共享,能够增强工作的吸引力。大数据的聚合效应将有助于教育资源的快捷共享和生动丰富。林平忠建议通过开设新课堂、利用新载体、增加新内容等方式,实现教育引导由单向灌输向互动交流、由抽象说教向形象感化转变,不断推动思想政治工作向多维立体和鲜活高效的方向拓展深化〔22〕。最后,通过数据预测,能够强化工作的主动性。大数据的核心功能是预测,黄欣荣指出,借助数据挖掘和预测可以全面掌握学生思想行为轨迹并准确了解其思想变化需求,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趋势进行预测,从而有的放矢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23〕。

上述研究表明,大数据的运用和发展为加强青年思想动态管理提供了全新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使思想动态管理由静态化走向动态化,借助数据化进行“望闻问切”;由平面化走向立体化,把握对象性实现“对症下药”;由简单型走向复合型,掌握规律性实现“防范未然”。大数据的运用、发展实现了青年思想动态管理方法和手段的改进、管理领域和对象的延展以及管理水平和成效的提升,进而切实提高了青年思想动态管理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三、大数据时代青年思想动态管理策略和路径探讨

基于大数据呈现出的特点和优势,国内学者们在剖析问题、总结挑战和机遇的同时,纷纷从不同领域、视角积极探索青年思想动态管理的新路径和新模式,提出了许多积极有效的策略。具体来说,学者们对大数据时代青年思想动态管理策略和路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树立大数据意识,创新青年思想动态管理的思维理念

首先,要强化数据意识,观念上重视数据。《大数据时代》的作者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指出:“将世界看作信息,看作可以理解的数据的海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审视现实的视角。”〔24〕胡纵宇和黄丽亚剖析了中国传统文化重定性、轻定量、倡导意会的弊端,强调要增强对信息数据的敏感意识,通过主动收集整理数据信息来把握学生的真实想法,将数据信息和教育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6〕。

其次,要提升数据素养,思维上转变路径。大数据的不断发展普及引起学术界对科学研究方法的重新思考。邬贺铨撰文指出:“大数据不仅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方法,伴随大数据产生的第四种科学研究模式,不在意数据的杂乱,但强调数据的量;不要求数据精准,但看重其代表性;不刻意追求因果关系,但重视规律总结。”〔25〕基于此,刘辉进一步指出,要警惕“信息茧房”效应,走出固有思维,形成基于整体统筹的全面性思维、基于内在关联的开放性思维和基于大量数据支撑的科学性思维,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度和凝聚力〔26〕。

(二)强化大数据运用,丰富青年思想动态管理的方法手段

首先,要构建专业数据平台,加强数据应用衔接。基于平台构建角度,胡子详和余姣建议,要构建大数据技术、交流和服务平台,尤其是开发专业性数据获取、存储和处理平台,有针对性地去收集、跟踪和分析反映教育对象思想状况的数据,实现思想变化、思想研究与思想教育同步进行〔27〕。基于数据处理角度,曲德强等人建议,要扩展数据来源,以完善数据系统,尤其要注重新型媒介的数据筛选和处理,并通过升级数据硬件提升数据的挖掘和分析能力,以支持和服务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28〕。

其次,整合优质数据资源,挖掘数据承载价值。基于教育引导角度,凌小萍和邓伯军指出,要发挥教育内容丰富优势、聚合信息资源,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和动态发展,并创新数据传播形式,在数据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实现针对性、精细化传播和即时性、隐蔽化互动〔29〕。基于舆情管理角度,张跃聪建议运用大数据技术来加强网络舆情和行为监测,基于数据分析呈现出来的问题、热点和规律,并通过数据挖掘来把握话语时机和选好话语方式,进行即时性地监管防控和引导教育,从而牢牢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和话语权〔30〕。

(三)完善大数据机制,加强青年思想动态管理队伍建设

首先,要完善数据信息的挖掘分析制度。关于数据标准化机制,周淑敏提出,要规范数据的积累和使用,建立和完善数据利用的标准化流程,严格按照制度进行数据挖掘、数据过滤、数据呈现等步骤,为思想政治工作者决策提供有力决策参考〔31〕。关于信息保密化机制,胡子详和余姣从国家、社会和个体三个层面指出,抓紧完善大数据收集、挖掘、分析和公布等法规,加大对相关管理部门的监管力度,特别是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道德修养,确保正确合理使用数据资源〔27〕。

其次,要完善数据信息的管理运行制度。关于管理科学化机制,王潇斌指出,一方面要加强多个部门之间的协调,构建共同参与、密切配合的管理体系,另一方面要强化管理责任机制,明确管理职责和确保责任到人,以期使思想政治教育系统高效运转〔9〕。关于人才专业化机制,刘辉强调应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着力培养既深谙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技巧,又擅长大数据智能挖掘和分析的人才队伍,并且加强与专业技术机构的沟通合作,不断提升数据分析的可视化和可信度,为青年思想动态管理提供人才支撑和决策支持〔11〕。

综上所述,学者们围绕大数据时代下创新青年思想动态管理提出了许多针对性的策略和路径,总结起来主要体现在:在数据中树立创新意识,提升数据决策的准度和信度;在数据中开拓新阵地,拓展数据资源的广度和深度;在数据中完善新机制,把握数据使用的维度和限度。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青年思想动态管理研究关注的重点始终是人而不是大数据这一工具,运用的方法是依托数据而非依赖数据,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行为而非挖掘隐私。笔者认为,相关研究人员只有在明晰这些前提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实现大数据与青年思想动态管理的有效融合。

四、大数据时代青年思想动态管理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近年来,学术界围绕大数据时代下青年思想动态管理面临的挑战、机遇和相应的对策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涌现出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对于开展青年思想教育、促进青年成长成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然而,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更要清醒地看到其中的缺陷与不足。只有这样,才能取长补短,不断探寻研究盲区,丰富研究成果,为加强和创新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青年思想动态管理提供更有深度的学术支持。

首先,研究内容有待充实。当前,国内学界有关大数据的研究成果极为丰富,但截至2015年12月31日,笔者以主题为“大数据”且含“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关键词在中国知网进行精确检索,仅检索出文献146篇。可见,我国学界对大数据时代下创新青年思想动态管理的研究总体上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加强系统性、整体性研究,形成核心研究群体和理论阵地,进而促进大数据和青年思想动态管理的深度融合。

其次,研究视角有待丰富。目前,国内关于大数据时代下加强青年思想动态管理的研究基本上大同小异,挑战方面重复性研究较多,机遇方面停留于形式,对策方面则缺少建设性意见和针对性创新。具体表现为,往往将思想动态管理寓于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阐释和分析,甚至将大数据简单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关于大数据和现实生活的关系定位、大数据具体作用于思想动态管理的机理分析和案例研究等问题,国内大多数学者都重视不够,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以提出更多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对策。

最后,研究方法有待创新。学界对大数据时代下加强青年思想动态管理的研究绝大多数采用的都是传统研究方法,而缺乏实证化方法的运用,出现了研究大数据却缺乏数据支撑的尴尬境地。大数据首先是数据,大数据的重要特征就是具有大价值,在大数据时代下创新思想动态管理更应注重用数据说话,通过数据挖掘来把握青年群体的思想行为实际,用可视化技术来呈现青年群体的思想行为趋势。同时,相关研究人员更需要以学科融合的视角将大数据同教育学、心理学、传播学和信息技术学等结合在一起进行深入探讨,拓展大数据的研究和应用领域,深度挖掘大数据的潜在价值,以有效助推青年思想动态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

总之,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青年思想动态管理带来了深刻变革,相关部门必须牢固树立大数据思维,有效整合大数据资源,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及时了解青年群体思想动态,不断增强青年思想动态管理的主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努力探索出一条与大数据特征、青年思想特点、思想动态管理规律相契合的有效路径。

〔参考文献〕

〔1〕张昌旭.当代大学生思想动态分析与对策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100-102.

〔2〕李德才,黄大庆.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十种方法〔J〕.青年研究,1996(2):48-49.

〔3〕王涛.加强职工思想动态分析,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实效〔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0(6):79-80.

〔4〕赵树清,寇冠峰.如何做好思想预测工作〔J〕.政工学刊,2004(3):22-23.

〔5〕赵景文.思想动态预测与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J〕.探索,2002(1):93-95.

〔6〕胡纵宇,黄丽亚.大数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应对〔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7):64-66.

〔7〕宋富军.论高校师生思想动态研判〔J〕.湖北社会科学,2011 (5):190-192.

〔8〕李鹏,王艳杰.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6):73-75.

〔9〕王潇斌.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问题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13-16.

〔10〕崔海英.大数据时代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维度与实现方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3):33-34.

〔11〕刘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大数据的现实困境与诉求〔J〕.思想教育研究,2015(9):62-63.

〔12〕梁家峰,亓振华.适应与创新:大数据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思想教育研究,2013(6):63-67.

〔13〕李怀杰,夏虎.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5(5):48-51.

〔14〕周翔,刘欣.数据垄断的困境与隐忧〔J〕.人民论坛,2013(5):20-21.

〔15〕冯登国,张敏,李昊.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J〕.计算机学报,2014(1):246-249.

〔16〕吴维忆.云端的霸权——“大数据时代”的双重隐喻批判〔J〕.探索与争鸣,2015(4):93-96.

〔17〕谢继华,法鸿洁,黄飞凯.运用大数据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初探〔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7):137-141.

〔18〕王绍霞.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探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12):23-26.

〔19〕陈晓辉.大数据助推军队政治工作信息化发展〔J〕.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15(5):108-110.

〔20〕李彪.大数据视域下社会舆情研究的新境界〔J〕.编辑之友,2013(6):13-16.

〔21〕刘练文,赵威.大数据时代部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思考〔J〕.军队政工理论,2015(2):69-71.

〔22〕林平忠.以网络思维推进政治工作方法创新〔J〕.中国军队政治工作,2015(10):18-21.

〔23〕黄欣荣.大数据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变革〔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5(3):94-101.

〔24〕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盛杨燕,周涛,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126.

〔25〕邬贺铨.大数据思维〔J〕.科学与社会,2014(1):1-13.

〔26〕刘辉.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微传播化〔J〕.思想理论教育,2014(6):81-85.

〔27〕胡子详,余姣.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变革及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5(2):74-77.

〔28〕曲德强,李陈财,韦彪.大数据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挑战、机遇与对策〔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90-94.

〔29〕凌小萍,邓伯军.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62-67.

〔30〕张跃聪.大数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主体行为探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4(12):68-72.

〔31〕周淑敏.浅谈大数据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5):124-126.

责任编辑芳晔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E

〔文章编号〕1009-1203(2016)03-0099-05

〔收稿日期〕2016-04-23

〔基金项目〕南京政治学院“2110工程”教学改革立项课题(14ZY03—25)。

〔作者简介〕李晓阳(1992-),男,河北邢台人,南京政治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青年大数据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自我实现角度窥探青年自我实现的困境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大数据环境下基于移动客户端的传统媒体转型思路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