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缄默知识对网球课堂教学效果的影响

2016-02-12吴国宁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显性网球动作

吴国宁

缄默知识最早由英国物理学家和哲学家波兰尼在1958年首次提出。他在《人的研究》一书中从哲学领域提出缄默知识的概念,并认为:“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他把前者称为显性知识,而将后者称为隐性知识。按照波兰尼的理解,显性知识是能够被人类以一定符码系统(最典型的是语言,也包括数学公式、各类图表、盲文、手势语、旗语等诸种符号形式)加以完整表述的知识;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对,是指那种我们知道但难以言述的知识,[1]是一种经常使用又不可以通过文字符号进行清楚表达的知识,即“行动中的知识”或“内在于行动中的知识”[2]。

20世纪70年代后,缄默知识研究在西方国家日渐活跃,引起了心理学家、社会学家以及管理人员的高度关注。1998年,Nonaka和Konno进一步界定了“缄默知识”的概念与类型。认为“缄默知识”就是高度个体化、难以形式化或沟通、难以与他人共享知识,通常以个人经验、印象、感悟、团体的默契、技术诀窍、知识水平、组织文化等形式存在,而难以用文字、语言和图像等形式表达清楚的知识类型。[3]如今,缄默知识已经深入到政治、经济、法律等多个领域,并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笔者发现,当前缄默知识在体育领域中的运用还十分有限,值得关注。本研究以网球教学中缄默知识的使用对课堂教学的影响为切入点,以点带面,探索缄默知识在体育领域的重要作用。

1 网球教学中的缄默知识

众所周知,体育教学中存在显性教学和隐性教学两种教学方式。具体到网球教学中,显性教学就是要遵循网球运动具有其自身的特征和规律,按照一定顺序教授学生相关理论知识及传授动作技能;而隐性教学所传递的便是缄默知识。网球是一种以运动技术练习为主要特征、操作性极强的教育实践活动。从这一点来分析,网球教学与缄默知识理论有着紧密的关联性。吴耘在《缄默知识和体育教学中的缄默知识现象》中指出:从体育“教”与“学”的角度出发,可以将体育教学中的缄默知识分为体育教学内容的缄默知识、学生体育学习的缄默知识、教师体育教学的缄默知识以及有关体育交往的缄默知识。[4]套用到网球教学中即:网球教学内容的缄默知识、学生学习网球技能和知识的缄默知识、教师教授网球技术和理论的缄默知识以及网球运动交往的缄默知识。缄默知识作为一种潜在的因素直接影响网球教学过程的顺利实施和教学目标的完成。[5]探讨网球教学实践中缄默知识的影响,可以帮助从业教师及学界了解缄默知识在体育教学领域的作用及价值。

2 缄默知识对网球课堂教学的影响

2.1 教师的缄默知识影响着网球课程的教学方式

教师承担的是教书育人的责任,而教师的生活和学习经历决定了他们在课堂上的缄默知识。作为一名网球教师,在学习网球的过程中会慢慢形成自己的缄默知识,形成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并在网球课堂教学中会将这种无意识的行为展现在学生面前。一旦教师自身的缄默知识与新的网球教学理念发生冲突时,教师往往会选择运用自己原有的缄默教学理念。当教师有意识地运用新理念进行教学时,常常会受到自身原有的缄默知识的干扰,致使新理念运用得“形似而神不似”。在网球教学实践中教师通过探索、自我思考和组织所形成的教学风格都是自己的缄默知识。长期从事网球教学的教师会将自己的网球教学经验、对网球知识的理解方法和教学风格传达给学生。这种经验、理解和风格可能会促使教师很好地完成网球课堂教学,同时它还可能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使教师产生一些经验主义,难于创新。[4]

2.2 学生的缄默知识影响着学生学习网球的热情

网球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缄默知识指的是学生本身在系统地接受教师的网球授课以前存在着一整套的缄默知识。他们在学习网球的某一项技术时,可能早就通过电视、网络等渠道了解过该项技术动作,已经形成了对该技术的缄默知识。学生在上课以前可能会出现对网球课程的厌恶情绪。而学生在精神状态不佳、散漫懈怠的情况下学习效果不佳,这与学生脑海中原有的缄默知识有关。一旦教师传递的缄默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缄默知识体系相互冲突时,学生会不自觉地服从自己原有的理解和认识,就会造成学生学习网球技术动作进程缓慢。如果两种缄默知识体系相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增加,有助于对网球技术动作的掌握。网球教学难点的形成与学生习惯性的出现错误动作有关。一方面是网球教学过程的复杂性所致;另一方面则是学生头脑中所理解的网球缄默知识的缘故。例如学生在学习网球发球技术时认知不清晰,但是在练习和观看网球比赛时会对原有的技术动作有新的认识和见解,这也归咎于缄默知识。

2.3 网球教学内容的缄默知识影响了网球技术教学的效果

网球的教学内容分为技术形态知识和实践形态知识。如正反手击球、发球、截击球、挑高球、放小球等等,这些技能均属于技术形态知识。它们是可以言传身教的,属于显性知识;而学生对网球打法的领会、对网球技能熟练操作所采用的有效的技巧和方式,又是实践形态的知识,只能以实际操作的方式加以表现,属于网球教学中的缄默知识。

在网球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讲解和示范并结合教材学习新的技术动作,但究竟对该技术的掌握与运用程度如何,还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对其理解并形成自身的缄默知识、或将获得的显性知识转化为缄默知识。当然教师在进行网球教学时,对于技术动作的演示本就包含了缄默知识,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学生边听边模仿练习。在此过程中学生就已经在有意识的将显性知识转化为缄默知识,从而促进技能的形成。学生可能会对这种提示不理解,但同样会有一定的体会。这种体会就是我们所理解的缄默知识。波兰尼将这种知识描述为“不需要推理的感觉”。这种感觉取决于个人自身的体验认识,既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又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2.4 师生互动交往中的缄默知识影响了网球课堂的氛围

师生互动交往是产生缄默知识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相反,缄默知识的形成与获得必须经由师生互动交往活动[6]完成。在网球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就蕴含着缄默知识的传递与获得。网球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交往的过程。新的教学观明确教师在网球课堂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网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意识对学生进行引导,从而注重加强与学生之间在技术动作、身体语言和思想情感等方面的互动交流,烘托出和谐的网球课堂气氛。在学习体育技能的过程中,教师会习惯性地为某一技术动作寻找合适的形象化语言。这种语言的交流是师生互动交流的一部分。例如:在学习网球发球时,初学者很难意会到其中的缄默知识。对此,教师会使用一些形象化的语言帮助学生建立缄默知识。如教师会让学生体会网球扣杀时的击球动作。“想象你手中拿着一根绳子,你用力挥挥绳子时的感觉。”这些师生间互动中产生的缄默知识会对网球课堂教学氛围产生深远的影响。

3 结论与建议

在网球教学过程中,网球教学内容的缄默知识、学生学习网球技能和知识的缄默知识、教师教授网球技术和理论的缄默知识以及网球运动交往的缄默知识均对网球课堂教学产生着积极地影响。结合研究主旨,笔者认为教师和学生这一教学活动的主体应在以下方面加以改进:

3.1 转变教师教学观念,重视缄默知识理念

在网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特征,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同时突出其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学中把握好教学内容的比例,善于利用自身的缄默知识,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进行练习、消化和吸收并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将缄默知识作为显性知识传授的重要辅助加以重视。使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2 注重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

由于缄默知识是在显性知识的基础上由个人根据自身的理解在实践中才形成的,是一种“内在于行动中的知识”。因此在网球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对于显性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自身的缄默知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学习网球技术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3.3 营造良好氛围,实现教学相长

教学活动本身就是师生充分交流、彼此沟通,相互启发、共同提高的过程。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双方在互动过程中认同并悦纳彼此传递的缄默知识。学生在效仿老师的过程中,接收到老师传递出的缄默知识并融入自身的缄默知识体系,在悦纳的同时用于指导练习,实现技术动作的提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好了解不同学生群体的缄默知识体系,更透彻地了解学生群体性和个体性特征,便于针对性地改进教学实践,提升教学效果。

[1] 百度百科.缄默知识[EB/OL].http://baike.baidu.com/link?url=n2hb9CozxP2AsRw9xLcjbwNMs_6DYyX5Hys4QESvqUq 7prY8J 2IhEHVY62x49LEyrxNlIiJMiSSchU9fGuYBL.

[2] 郭洋波,秦玉峰.体育院校理论课校本课程开发的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00~104.

[3] 石江年,张建华,张惠珍.论缄默知识在体育教学中的存在与传递[J].体育学刊,2014(1):86~90.

[4] 吴耘,熊燕飞,高嵘.缄默知识和体育教学中的缄默知识现象[J].四川体育科学,2006(3):126~129.

[5] 石中英.波兰尼的知识理论及其教育意义[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1(6):36~44.

[6] 朱丽琼.试论职业体育行业特性及其未来发展的路径选择[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94~97.

[7] 韩振民,祖苇.即时强化反馈控制模式在网球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5(2):77~79.

[8] 王冬黎,李如密.教师的缄默知识对师生互动的影响探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4):82~85.

猜你喜欢

显性网球动作
输注人血白蛋白可以降低肝硬化患者显性肝性脑病发生率并提高其缓解率
动作描写要具体
显性激励与隐性激励对管理绩效的影响
关于现代设计应用中中国元素的显性和隐性表现
简论多球练习在普通高校网球训练中的作用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显性的写作,隐性的积累——浅谈学生写作动力的激发和培养
童话里的网球公主
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