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挑战与应战:论校园足球改革

2016-02-10刘炳强杨明发刘惠娟

浙江体育科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管理体制师资

刘炳强,杨明发,刘惠娟

(1.西华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2.南京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挑战与应战:论校园足球改革

刘炳强1,杨明发1,刘惠娟2

(1.西华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2.南京师范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摘要:校园足球改革作为中国足球改革的重要一环,其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中国足球的长远发展,就校园足球改革面对的挑战及如何应战进行分析,旨在为校园足球改革提供理论借鉴。应试教育的长期存在导致对校园足球认知存在偏差,经费不足、场地短缺、师资匮乏等问题也是困扰校园足球发展和改革的巨大挑战。成功应对校园足球改革面对的挑战,需要构建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完善校园足球管理机制、保险保障机制和竞赛机制,同时,加大资金投入,增强师资力量,充分利用和开发场地资源。

关键词:校园足球改革;师资;场地;管理体制;竞赛机制

曾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的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认为:文明起源于“挑战与应战”。人类各文明的的存在和发展具有基本的一般规律。犹如一个有机体,每个文明都会经历起源、成长、衰落和解体四个阶段。文明兴衰的基本原因是挑战和应战。一个文明,如果能够成功地应对挑战,那么它就会诞生和成长起来;反之,如果不能成功地应对挑战,那么它就会走向衰落和解体。

正如汤因比所言,中国足球能否在眼下的改革浪潮中成功的应对挑战,将决定其是将从此“诞生和成长起来”,还是会继续“走向衰落和解体”。而校园足球作为中国足球改革的重要环节,承载着足球普及与提高的重大使命,其改革的成败至关重要。

1机遇

校园足球是增强青少年学生体质、普及足球人口、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的重要渠道,扩大足球人口基数和发现有足球潜质的青少年也是我国大力发展校园足球的重要目的。现阶段,足球问题,特别是校园足球的发展问题引起了包括党中央领导人在内的举国上下的高度重视和关注,足球改革势在必行,校园足球改革更是迫在眉睫。2009年6 月,国家体育总局与教育部联合启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拉开校园足球改革的大幕,校园足球改革被上升到国家层面。2015年3月,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再次明确提出“改革推进校园足球发展”,校园足球改革迎来了绝佳的历史机遇。

从世界范围来看,足球强国无不重视青少年足球发展,校园足球也都得到广泛开展。近年来,德国足球一直保持世界一流水准,连续四届闯入世界杯四强,就与其高度重视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有着密切关系。德国足协历来重视学校足球的发展,通过强化俱乐部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协调学校文化课学习与体育运动训练、比赛的关系。早在1996年,德国足协就已经联合有关部门制定了一套专门的选拔标准,让在竞技能力、技术和运动技巧方面有足球天赋的学生能够顺利进入重点体育大学。德国的沙尔克04俱乐部在与学校合作培养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方面非常具有代表性。“从1996年开始,该俱乐部通过与文化体育部、体育协会等部门合作,与28所中、小学合作实施‘盖尔森基兴足球培养计划’[1]。”即每周选派一定数量的教练员和顾问到学校培训运动员,同时,在校内选择有天赋的运动员分批送到俱乐部接受每期3~4周的训练。

传统足球强国——英国在国家队成绩出现下滑时,也开始重新重视发展校园足球,英格兰足球总会从1997年起实施“生活宪章计划( Charter for Life)”,在校园推广更加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迷你足球以及旨在提高训练条件和保障儿童运动安全的宪章徽章俱乐部计划(Charter Mark) 。4年以后,英足总又推出旨在发展草根足球的“宪章标准计划”。 如今,“英国校园足球的发展得到了政府、志愿者、社区组织、企业及个人的全方面支持,从政府到社会、从非盈利组织到商业组织、从社区到家庭,人们都把校园足球视为社会性公益事业进行支援与培育[2]。”

此外,最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日本、韩国等亚洲足球强国也十分重视校园足球的发展。如果我们的校园足球改革可以从足球强国的校园足球发展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改革的效果必将事半功倍。

2挑战

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通知》及《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实施方案》,正式启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此后,我国校园足球取得了较快发展,特别是试点城市的校园足球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但是纵观全国,此前制约校园足球开展的不利因素仍然存在,校园足球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

2.1应试教育环境长期存在

长久以来我国实行的都是应试教育,学习成绩几乎是衡量一个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从小学到高中,为了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学生不得不把几乎所有可支配的时间用来学习文化知识。学生被牢牢地拴在了教室里,巨大的升学压力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不仅是足球,其他体育项目也很难开展起来。虽然近年来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呼声一直很高,但根深蒂固的观念和长久形成的环境短时间内很难有较大改观。

尽管在2003年出台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实施方案》中已经明确提出“完善校园足球定点学校招生考试政策”,为足球特长生升学提供优惠政策,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有很多问题,很多有足球天赋学生的家长仍然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冒险”去踢球。

2.2校园足球经费严重不足

国家体育总局每年会从体育彩票公益金中拨出4 000万元(2013年起上升到5 600万),由全国校足办统一划拨,作为开展校园足球的经费,以用于全国校园足球活动的组织和对地方的扶持。此外,“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各布局城市原则上应按不少于1∶1的比例配置配套相应的经费。但是大多数省、市体育、教育部门此项配套资金未完全到位[3]。”具体落实到每个开展校园足球的定点学校上,政府的资金投入显得杯水车薪。而在政府有限的资金投入中,由于过分强调“加强校园足球经费的管理”和“专款专用”,使得一些校园足球定点学校无法灵活运用专项资金,比如如果学校将球队外出比赛的专项费用于提高学生的伙食标准就属于违纪行为。

此外,在开展校园足球的实际过程中,由于缺乏操作经验等原因,《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实施方案》中提到的“通过多渠道开发的市场资源”和“企业和社会团体的资助”很难实施,短时间内难以为校园足球的开展募集到足够的社会资金。

2.3校园足球场地极其短缺

足球训练场地严重缺乏是制约校园足球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足球场地总体数量相对较少,而且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大学校园。目前很多中小学的训练场地都是各种运动设施混合在一起,训练设施陈旧,而且场地情况很不理想,不利于学生足球水平的提高,很难达到预期的目的。训练场地的不足成为当前校园足球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

近年来,有关部门制定的校园足球发展规划中多次提到加强场地建设和利用。但是场地建设需要时间,短时间内难以就位。而在现有场地的利用方面,由于缺乏细致可行的规定和方案,使得有限的场地资源也难以得到充分利用。

2.4校园足球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校园足球师资短缺和水平不高的问题仍然较为突出。足球教师对于校园足球的顺利推进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校园足球的教师及教练员几乎全部由学校体育老师担任,据相关调查显示:“校园足球教师及教练员主要来源于体育院校非足球专业毕业生,占到总数的 48.4%;其次是体育院校足球专业毕业生,占 34.4%;退役足球运动员占 10.1%;对于教练员等级而言,不具备任何教练员等级的人员比例占到 53.4%,另外部分教练也多为 D 级教练员[4]”。只有尽快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增强校园足球的师资力量,才能为其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足球管理部门也已认识到校园足球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并于2013年提出“争取3至5年逐步落实每1所定点学校中至少有1名足球专业教师”等目标计划。但由于此前缺乏足够的前期准备,在短期内很难实现校园足球师资力量质的改变。

3应战

大力发展校园足球是培养足球后备人才、实现中国足球蜕变的重要途径,可以带动中国足球的整体氛围,使中国足球面貌焕然一新。校园足球的发展必须转变观念,理顺教育与体育的关系,畅通学校进出口的衔接,加强师资及资金投入。要想让沉寂多年的校园足球真正焕发生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构建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只有让学生和家长切实感受到校园足球带来的实际利益,才能真正得到他们对校园足球的支持。因此,出台切实可行的招生鼓励政策,构建校园足球人才培养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足球,在“小升初”和“中考”中可给予有足球特长的学生适当的加分;在成绩合格的前提下,有足球特长的孩子可以不受学校片区的限制,自由选择足球氛围更好的学校;高考时,在文化课成绩达到一定要求的前提下,优先向某些有足球特色的大学保送有足球特长的学生。

目前,部分校园足球布局城市已经率先出台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和特殊举措。例如由上海市教委牵头、同济大学倡导,在2012 年成立的上海市校园足球“一条龙”建设联盟,就是“由具备较好的开展课余足球训练的基础和条件的高校和中小学及其所在区县教育局和体育局自愿结盟组成建设联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足球技能水平并综合文化成绩,在中考和高考中选择报考联盟内的学校[4]。”按照《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实施方案》要求,构建起大中小学足球“1-2-4-8”布局体系,从而探索出一种校园足球发展的新型模式。

3.2建立完善校园足球管理体制

只有构建合理的、符合国情的足球管理体制,才能确保校园足球发展的各项政策及措施能够落实到位,保证校园足球沿着正确的轨道方向发展。“目前各级校园足球领导小组虽由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的有关领导共同组建而成,实际上体育部门处于管理主导地位,具体由足协承担起既管且办的角色,联合领导小组形同虚设[5]。”面对体育部门在校园足球发展改革中处于主导地位的现状,很多学者提出校园足球改革应该以教育部门为主,体育部门提供技术、场地、竞赛等方面的协助。

笔者认为校园足球管理机制要想顺畅运行,必须建立一个由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两方人员组成,同时又独立于体育部门和教育部门之外的联合体,即校园足球改革发展的最高领导机构。在校园足球的改革发展过程中,这个领导机构可以同时指挥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充分利用两个部门一切可调动的资源。具体操作方面,由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抽调专职人员进入这个管理机构,工作人员一旦进入该管理机构,就要暂停在原单位的工作,即在该管理机构必须全职工作,不能兼职。这样才能避免出现“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现象,保证政策的顺利落实。同时,按照以上组织原则,在各省市由各地方体育局和教育局选择合适人员组成地方校园足球管理机构,作为地方独立管理校园足球改革发展的管理机构。

只有真正建立起上述校园足球管理体制,才能确保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之间的协作,有效整合二者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好体育部门技术、资金方面独特的资源优势。2009年,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设立“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即一个全新的校园足球管理机制,各省区市也分别设立各地的“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来指导校园足球工作。在该管理机制下,校园足球的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

3.3建立校园足球经费保障机制

建立校园足球经费长效保障机制,需要加大政府部门的资金投入力度。同时,多方面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鼓励引导社会资金进入校园足球,最终形成以市场为主导的校园足球经费长效保障机制。

就其具体操作方式而言:在校园足球发展的最初阶段,主要以政府投入为主,为校园足球的顺利开展提供资金保障。目前,国家体育总局在每年4 000万(2013年起上升到5 600万)体育彩票投入的基础上,需再增加2 000~3 000万投入;加强政策实施力度,确保“各地原则上按不少于1∶1的比例配套相应的资金”的政策严格落实。当校园足球出现稳定、良好的发展趋势时,出台相应政策,吸引社会和市场资金对校园足球的支持。相关政府部门可出台有关政策,降低土地价格,鼓励企业投资校园足球体育场地建设,在不影响校园足球开展的基础上,将场地的部分经营权转让给企业。同时,鼓励社会对校园足球发展的捐助,作为回报,有关部门可为捐助单位、企业或个人颁发荣誉证书。教育部门尤其要加强与大型体育用品企业的合作,积极寻求校园足球长期赞助商,早日建成以市场为主导且健康发展的校园足球经费长效保障机制。

3.4充分利用和开发足球场地资源

目前场地短缺是制约校园足球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突破这一制约因素,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充分利用现有场地资源。足球场地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一定的时间周期,短时间内很难有较大改善。为了更好地发展校园足球,现阶段中小学必须充分利用现有足球场地,加强与高校和社会之间的联系,积极协调沟通,共享现有场地资源。距离高校较近的中小学可以与高校建立合作关系,在不影响高校正常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利用高校的足球场地,开展中小学校园足球活动。作为回报,在教育部门的协调监督下,中小学可为与之合作的高校学生提供一定的实习和入职优惠政策。另外,体育部门的足球场地,在空闲期,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向学校开放,通过制定细致合理的方案,为校园足球的发展提供场地便利。

另一方面,不断加快校园足球场地建设。抓住当前我国大力发展体育事业、校园足球的有利契机,有关政府部门可出台相关政策,把足球场地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中来。具体而言,在规划城市的公共体育设施、较大规模的社区和新建学校时,必须配套规划建设标准型或小型足球场地。此外,对一些足球场地不达标或设施器材陈旧的学校,逐步实现场地的翻新和设备器材的更新。

3.5不断增强校园足球师资力量

现阶段校园足球教练员仍然存在“数量少、质量差”的问题,只有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才能为校园足球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之源。增强校园足球师资力量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一方面,增加校园足球教练员的数量。校园足球的发展必须要有充足的足球教师作为保障,要想尽快扩充校园足球教练员的数量,必须对现有的教师聘任制度进行改革,健全学校足球教师补充机制。具体而言,首先,教育部门制定相关政策,为有足球特长的人才进入学校提供便利。其次,加强与高等院校尤其是体育院校和师范类院校的合作,充分利用其足球专项教师及学生资源,聘请他们去学校指导教学、培训和训练,既可为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提供更多教学实践机会,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高等院校的足球技术和人才资源优势。此外,开办专门的校园足球教练员学校,招收有一定足球基础的人员,进行一定年限的学习,以此扩充校园足球教练员数量,有效补充校园足球师资力量。同时,充分整合利用体育系统内闲置的现有足球教练员、退役运动员和现役运动员等专业资源,采用直接聘任或兼职等形式,将他们引进校园,增加校园足球教师的数量。

另一方面,提高校园足球教练员的质量。在校园足球发展的初期阶段,为了适应校园足球教练员严重短缺的现状,可适当降低足球教练员进入校园的门槛。但是随着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只有不断提高和优化教练员质量,才能确保校园足球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高校园足球教练员质量,要不断提高教练员准入门槛,定期进行培训、考核,加强交流,同时创办专业校园足球教练员学校。具体而言,对每一位校园足球教练员进行严格的资格考核,只有通过考核才能获得上岗证书,从事校园足球的教练员工作。一旦考核通过,还要定期继续接受培训,每次培训也要设置严格考核标准,敦促从事校园足球的教练员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能力,确保学生能够使用最好的训练方法,获得最新的信息资源。此外,加强校园足球教练员的交流学习,集思广益,博采众长,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定期邀请国内外足球专家、知名人士等,以研讨会和专题讲座等形式进行交流;选择一部分优秀的校园足球教练员去足球发达国家学习。同时,设立专业校园足球教练员学校,既可以有效补充校园足球教练员数量,还可以提高和改善教练员质量。

3.6持续完善校园足球竞赛机制

成熟完善的竞赛机制是校园足球取得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现阶段,需要尽快建立和完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校园足球竞赛机制,实现对校园足球竞赛的规范化管理。

在校园足球竞赛体制的组织结构方面,设立专门的校园足球竞赛管理机构,全面统筹校园足球竞赛工作,并派专人专职负责监督和管理各校园足球定点学校的联赛开展情况。按照此原则,各定点学校相应地成立学校级别的竞赛管理机构,并指定专门的学校领导负责管理和监督校内的联赛组织和管理工作。

在校园足球竞赛体制的规章制度方面,按照分区、分级的原则制定新的符合校园足球发展的竞赛规章制度,对学生参赛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实行竞赛奖励制度。具体而言,首先按照校园足球定点学校所在的地域进行赛区划分,以增加比赛场次,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其次按照年龄、水平等标准,对校园足球比赛进行分级,实行升降级制度,以保证公平并激发各学校参赛积极性。

在学生参赛资格审查方面,建立校园足球网上注册报名制度,对学生的注册资格和参赛信息进行严格规范化管理。同时严肃处理联赛过程中出现的弄虚作假等现象。对于在校园足球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球员和教练员一定的政策奖励,比如在学生升学和教练评职称时给予一定的加分。

4结语

校园足球改革在我国已经初见成效,但校园足球真正的春天还远没有到来。东风已至,只有在人才培养、管理体制、经费保障、场地改善、师资建设、等方面切实做好改革工作,才能让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为中国足球的崛起铺平道路。

参考文献

[1]许荣奎,潘绍伟.中德足球后备人才培训体制的比较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9,31(2):34-36.

[2]陈洪,梁斌.英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的演进及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13(9):111-114.

[3]李卫东,张廷安,陆煜.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开展情况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5):22-25.

[4]李纪霞.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发展战略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2:44.

[5]董众鸣,龚波,颜中杰.开展校园足球活动若干问题的探讨[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1(2):91-94.

[6]毛振明,刘天彪,臧留红.论“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3):58-62.

[7]李卫东.我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竞赛体系的研究[D].上海:上海体育学院,2012.

Challenge and Deal with It:Discussion of Campus Football Reform

LIU Bing-qiang1,YANG Ming-fa1,LIU Hui-juan2

(1.PE College, Southwest Normal University, Nanchong 637000, China;2.PE Colleg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0, China)

Abstract:Reform of the campus football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reform of Chinese football,and its success or not will have a direct impact on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ootball.In this paper,the reform of the campus football to face challenges and how to challenge were analyzed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the campus football.The long-term existence of the exam oriented education has resulted in the deviation of the campus football cognition,the shortage of funds,the shortage of space,the shortage of teachers,and so on.Successful response to the challenges of the reform of the campus football,the need to build a campus football talent training system,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campus football management mechanism,insurance mechanism and competition mechanism at the same time,increase investment in capital,enhance the teachers,the full use and development of space resources.

Key words:campus football reform;teacher resources;site;management system; competition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刘炳强(1989-),男,山东滨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足球.

收稿日期:2016-01-03

基金项目:西华师范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2B012)

文章编号:1004-3624(2016)03-0093-05

猜你喜欢

管理体制师资
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国外自然资源管理体制对比分析——以国家公园管理体制为例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论各地高新园区管理体制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2020年形成大通关管理体制机制
我国高速公路管理体制的反思与构建
“假”师资培训之平台,析专业发展之成效——论参与体育师资培训的体会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