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学中的认知语法》评介

2016-02-10严莉莉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诗学语言学语篇

严莉莉

(上海师范大学 天华学院,上海 201815)

《文学中的认知语法》评介

严莉莉

(上海师范大学 天华学院,上海 201815)

C. Harrison, L. Nuttall, P. Stockwell and Wenjuan Yuan. 2014. Cognitive Grammar in Literature.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Xiv+255pp.

一、引言

自P. Stockwell的专著《认知诗学导论》于2002年问世以来,语言、认知和诗学逐渐结合,促成了文学阅读与文学分析的认知转向。这种转向不仅“对整个文学活动过程进行彻底的重新评价”(Stockwell,2002:5),也催生了文学科学这一崭新的研究领域。经过十多年的潜心研究,Stockwell又率领其团队将触角伸向了认知语言学中与认知语义并列的另一个重要领域——认知语法,并于 2014年发表了由约翰·本杰明出版公司出版的著作《文学中的认知语法》。该书汇集了认知文学领域的原创成果,首次向读者展示了认知语法在文学意义建构及文学效果中的解释力,回答了认知语法如何选择性地应用于文学实证研究的问题,对促进文学语言学、认知诗学及文学批评实践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主要内容

除了前言和后记外,全书共14章。第一章是引言,在肯定认知语法方法能够对文学创新、文学样式以及读者效应作出有效解释的前提下,提出了构成本书基础的基本假设:语境化语言选择的认知语法方法,尤其是其所追求的心理现实目标,对文学文体分析具有明显的优势(p.2)。该章强调,“在语法和语篇之间没有明确边界”,语篇层面结构建构中的规约模式与语法合成中的规约模式,可视为一个连续体。因而,认知语法(CG)中的诸多概念能够对文学阅读实践中的诸多现象进行描写、解释和说明。

第一部分是叙事虚构小说,共六章(第二至七章)。第二章是战争、世界和认知语法,以H. G. Wells的小说《世界大战》为例,从词汇和短语选择及语篇特征与读者效应的关系出发,论证了文学阅读是一个语法的战场,涉及包括预期的语法、行动的语法和气氛的语法在内的文学语法。第三章是识解与漫画,以艾莉森·贝克特尔的自传小说《欢乐家庭》为例,旨在剖析图画小说的意义网络及表征复杂的多模态识解操作。多元重叠的侧面—基体关系反映了该小说逐渐建立的复杂的域矩阵,而观察设置的多模态建构则增加了小说叙事视角化的复杂程度。

第四章是注意窗口,以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小说《灵魂不是一个铁匠铺》为对象,围绕叙事中句子层面和语篇层面窗口化的功能差异,对注意窗口中多个语篇事件框架之间的构成关系(注意如何指向)、概念拼接(注意指向何处),量化文本或场景细节(注意的长度及其效果)进行分析,剖析小说特定的语言选择、选择叙事的方式以及选择的效果。第五章是共振隐喻,以文本驱动的认知出发,以小说《别让我走》中的一个明喻为对象,探讨it seemed like这类情态明喻的力动态及将背景小说化的性质,旨在说明隐喻和明喻的语言维度及其与读者认知中概念维度间的关系。该章认为,隐喻不只是映射,还涉及语篇肌理和共振因素。

第六章是建构文本世界,以玛格丽特·阿特伍得的反乌托邦小说《奴仆的故事》为例,分析了该小说特殊的识解及产生的读者体验。该章认为,动态概念化过程的结构强制是读者建构文本世界的方式(p.89)。识解将语言描绘和构想这两种意义联系起来,构成了文本和读者间文本世界的协商建构(p.83-84)。第七章是翻译的视点,以路易斯·卡罗尔的小说《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及其波兰译文为数据,以超越句子层面“语法奇境中的爱丽丝”为目标,通过指称、过程、认知情态、去习语化、经验相似性,考察爱丽丝的视点(POV)在主观识解和客观识解间的摇摆对翻译的影响(p.106)。

第二部分是诗歌研究,共七章(第八至十四章)。第八章是茶隼飞行的侧面过程,以杰拉尔德·曼利·霍普金斯的十四行诗《茶隼》为对象,围绕动词编码的动态性,分析考察关系侧面及参与者在诗歌中所凸显的视觉意象,即天空背景对运动图像(隼)的勾画(p.132),解释了《茶隼》“缺少用作动词的动词”现象。第九章是前景的背景化过程,以认知补偿为假设,以狄兰·托马斯的诗歌《葬礼之后》为案例,分析该诗语言复杂性的建构方法,包括图像/背景组织、小句层面上的射体和界标及修辞的背景化表达等,对该诗的经验核心作出解释(p.134),进而揭示该诗的文学性。

第十章是概念邻近及战争体验,战壕诗歌是指“近距离体验和近距离观察的诗歌”(p.148)。该章以西格夫里·萨松的诗歌《工作小组》为例,运用顺序扫描和心理扫描等概念,对诗歌中-ing形式的分布、人称代词he的使用及指称点关系和行动链进行解释。分析显示,近距观察策略能够对战壕可怕的亲密作出解释(p.159)。第十一章是Most和现在,Áldott szép pünkösdnek是匈牙利巴林特·巴拉西以战歌形式书写的抒情诗。为了解决英译Most(英语中的现在)的体化现象,该章发展了CG对时体的划分及视觉隐喻思想,指出习惯和重复语言表达能有效解释该诗有时无体现象,认为 Most指示标记利于诗歌视角的建立。第十二章是华兹华斯自然中的虚拟运动,依据出发路径、共延路径、到来路径,对诗歌中光影穿梭、山脉升高、篱笆伸展等意象所呈现的动态特征进行分析,论证了华兹华斯自然的动态性、虚拟性和主观性,说明了华兹华斯对如画传统的超越。

第十三章是if的认知诗学,接受认知语言学的方法,以从乔叟到阿特伍德以来英语诗歌中具有代表性的13个if条件构式为对象,并进行形式和功能分析。研究发现,条件是英语诗歌修辞的根本组成部分,诗学思维似乎更偏爱想象可能性(P,Q),而非不可能或反事实条件(~P,~Q)(p.209)。第十四章是表现所表现的东西,绘画诗是“视觉表现的言语表现”(p.215),选择了针对《文森特在阿尔的卧室》(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威廉·梵高的名画)而作的21首诗(包括梵高本人的诗),考察诗人对画作的描写结构。研究发现,认知语言学中的指称点识解及心理空间等概念,能有效解读观赏者/诗人的心理可及(p.220)及画家和诗人在作品中的经验和知识,验证了“绘画诗的不同识解反映了艺术自由及其限度”(p.213)这一假设。

三、简评

一直以来,在文学研究的直觉性和语言学研究的科学性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高墙。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语言学的发展,尤其是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一门新的学科——认知诗学悄然出现,从而在文学和语言学高墙之间建立起了对话的桥梁(Freeman,2006)。如果说本世纪初的《认知诗学导论》(Stockwell,2002)及《认知诗学实践》(Gavins & Steen,2003)的出版标志着“对以往语言学与文学结合的一次本体论意义上的提升”(熊沐清,2008),本书的出版则是“认识论意义上提升”。鉴于认知诗学至今仍“难以清楚地勾画出认知诗学发展态势的全貌”(刘立华、刘世生,2006),且现有的研究仅局限于狭义的认知语言学与广义的认知科学理论的一些相关概念,未能形成文学阅读和文学分析的系统分析框架。从这层意义上来说,本书的出版不仅在理论层面上和操作层面上对认知诗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也展示了CG理论应用研究的潜势。具体地说,该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贡献:

第一,建立了基于识解的文学阅读模型。CG的核心观点主张,语法本质上具有意义,强调使用某一语法成分,即同时在施行某一类型的识解(construal)(p.xiv)。说者(或作者)积极参与意义建构的具体过程(p.xiii),并选择多种不同的方式构想及描绘相同的情景。Hamilton(2003)发现,运用CG的侧面概念可以描写和解释文学文本中注意转移的实现途径及其所产生的影响。Stockwell(2002)也认为CG的图像和背景以及射体和界标概念可以描写和解释超现实主义本质在文本中的建立和维持。CG的语篇观认为,“语篇由用法事件组成”(Langacker,2001),是一个由动态的、增值的事件组成,反映发展的、持续升级的注意框架。CG的认知语篇语法观强调句法和语篇的关系,就如同词汇和语法一样,是复杂度不同的象征结构的连续体。因此,CG具有应用于文学分析具有明显的潜力和优势(p.xiii),而且将CG小句层面的概念扩大到文本片段,并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加以发展,对文学文体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p.12)。该书以概念建构者(conceptualisers)及构想情景(conceived situation)及相关变量为参数,由水平和垂直维度组成的识解框架,从理论上解决CD应用于文学的操作问题。

在水平层面上,该模型关注构想情景的建构及其与各成分要素之间的直接关系。具体包括详略度(specificity)、突显度(prominence)、行动链(action chains)和动态性(dynamicity)等不同方式的识解。该书将水平层面上的识解方式与文学阅读和分析中对事件和过程的区别联系起来。识别图式性和实例化的关系有利于把握文本心理模拟的可及性等级关系。构想情景中的注意指向,既可以凸显概念化过程中反映感知差异的图像和背景,也可以凸显不同语言结构层面的侧面过程(profiling)。侧面事情和侧面关系不仅与构成文本表达式内容及与之相对的概念基体有关,也与反映文本参与者关系的射体/界标协同有关。而侧面过程的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构成了某种能量转移,或称小句关系基础的行动链。当前语篇空间(CDS)是水平层面识解连接时间过程的中文维度。侧面事物或情态关系以及追踪事态或实时观察文本实体间的关系,可以通过沿着连续的指称点链对文本网络进行扫描的方式实现,其中包括一次扫描和顺序扫描两种不同的心理扫描过程。

在垂直层面上,该模型关注概念化内容与交际语境之间的关系。这种识解关系也称观察设置(viewing arrangement)。观察设置通过建立不同“视角”(perspective),形成对不同的视点(vantage point),对构想情景的互动空间进行“观察”。垂直层面的识解反映了主观化和客观化识解实体之间的接受程度。植根于身体体验的识解模型,为小句层的CG概念扩大到语篇层提供了认知心理动因。

第二,实现了CG与文学阅读的无缝对接。该书弥补了认知诗学初期重认知语义轻认知语法的不足,形成一个包容而又开放的理论架构,能够使CG有机处理文学阅读问题,实现与文本风格、语篇肌理和文学解释的无缝对接(p.21)。首先,认知语言学家视所有的语言形式都植根于人类基本的认知机制。语法如同词汇一样本身也有意义。不仅词汇和语法之间,而且语法与语篇之间都可以看成是一个连续体,一个由象征结构(形式—意义配对)组成的系统。由于 CG建立了概念系统和语法系统之间的直接联系,并将意义和交际作为作为理论方法的基本参数,CG具有对整个文本系统的行为提供解释的可能性(p.232)。该书认为, CG应用于文学构成了认知诗学的组成部分,找到了“文学文本建构及解释与人类思维运作在语言加工过程中的接口”(Freeman,2006),实现了“对文本维度及其文化生态系统的更加准确的理解”(p.232)。

其次,“文学阅读是一种意识”(p.12),“研究文学语言是研究想象的一种方法”(p.195)。文学分析的CG方法将意识视为核心概念,同时为不同文学作品的意识性体验提供多种不同的方法论手段(p.14)。该书认为,CG关于模拟(simulation)和减弱(attenuation)的观念不仅能够解释复杂多变的文学经历,而且对文学气氛的效果,包括读者心理及作者、叙事者或小说人物的声音肌理所产生的经验气氛和经验语气等意识问题作出解释。CG的类典型性基础能够对去陌生化和再模式化两个明显对立的动机和文学特色做出解释,有利于挖掘文学阅读的细微效果。作为构式语法家族中的一员,CG的投射、解释、可变性、频率、交际的整体观、情景性等特征能够提供显微镜手段(micrological means)(p.15),并对作者、人物和读者间的感知及复杂的归因问题进行剖析。

第三,形成了基于CG的实证研究方法。任何成熟的理论都需要得到实证数据的支持。从广义上讲,CG应用于文学分析称得上是实证(p.xiii)。该书以认知语篇语法为导向,采取折衷主义方法,针对某一特定的文本类型,对文本的语篇性(textuality)、语篇肌理和阅读经验进行深度的案例分析。首先,该书以认知语篇语法(CDG)为突破口,将语法层面上的自下而上的方法进行综合,并将读者背景知识和体验结合起来,融合到自上而下的、图式性输入的文本理解中。也就是说,CG不仅关注语言表达式在表征的事件中对识解的编码方式,而且关注编码与“读者详细的概念基质”的互动方式,包括读者的背景知识及对表达式的物理、社会和语言内容的理解能力(p.120)。CG是将最低层次的解释,即对语法和构式作出解释,融入到高层次解释,即作品层面的一种理论框架(p.232)。这种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认知过程间的互动有利于对文本识解体验的理解,也为应用语言学实证方法的引入,包括料库统计方法及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文学文本中的运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次,该书认为,语言形式和文学意义可以依据综合的方法找到解释的途径(p.233)。代表文学作品特征的环境(ambience)、机理(texture)和共振(resonance)不仅仅是短语和小句的结构特征,更反映了作品持续的经验。因此,该书敏锐地发现了CG与认知语言学其他模型及认知诗学理论等方面的有多个接触点,形成了多种方法互补的折衷主义(eclecticism)方法。这种综合互补的方法不仅体现在CG理论内部概念间的互动和协同(图像/背景组织与小句层面上的射体和界标的协同),也包括CG与认知语义、文本世界理论及系统功能语言学相关概念的融合,还包括CG概念功能的发展,如将CDS视为分析复杂的单模态和多模态文学文本中识解转换和变化的有效工具(p.51)等。这种综合互补的方法对缺少统一理论的文学阅读认知机制来说,提供了描写文学经验细微差异的有用的实证工具。

该书汇集了包括CG创始人Ronald W. Langcker在内,由来自英国、美国、德国、波兰、芬兰和中国的16位学者组成的强大研究阵容。研究数据涉及科幻小说、多模态小说、后现代主义小说、反乌托邦小说、童话故事、战争诗、抒情诗、自然诗、十四行诗、绘画诗等不同年代、不同语言、不同典型程度、不同题材以及不同流行程度的小说和诗歌,为基于CG的实证研究提供了可供观察、模仿和实践的案例。

当然,该书也存在一些不足。首先,该书采用了认知语言学中的CG理论对文学文本进行阐释,但囿于CG本身应用研究的局限以及文学文本研究自身的特点,因而该书对文学文本的分析侧重定性分析,缺少大量数据的系统论证,而且有些章节分析的例子偏少,如小说中的一句话,或小说开头的一段文字,或诗歌中的某个单词等;其次,虽然中该书的第一章提出了CG应用于文学文本分析的假设,并建立了基于识解的CG分析框架,但是正如Langacker(p.xiii)自己所认为的那样,CG概念的应用还处在尝试阶段,因而很多章节对 CG概念的选择也存在任意性的倾向。尽管该书对文学样式进行了分类,但是该书作者对文本的选择也具有偶然性,或仅仅依据作者的研究兴趣(p.16)。这些问题也许与该书论文集的性质有关。但总的来说,该书以清晰的概念、灵活的方法、多维的视角、细致的分析、严谨的语言对虚构小说和诗歌阅读进行了进行了丰富而客观的论证,为读者提供了观察CG应用于文学全貌的窗口。毫无疑问,该书堪称是文学和认知语法深度结合的先锋之作。

[1] Gavins, J. & G. Steen. 2003. Cognitive Poetics in Practice[C]. London: Routledge.

[2] Langacker, R. W. 2001. Discourse in Cognitive Grammar[J]. Cognitive Linguistics, (2): 143-188.

[3] Freeman, M. 2006. The Fall of the Wall between Literary Studies and Linguistics: Cognitive Poetics[A]. In G. Kristiansen et al. (eds.) Cognitive Linguistics: Current Application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C]. Berlin: Mouton de Gryuter.

[4] Stockwell, P. 2002. Cognitive Poetics: An Introduction[M]. London: Routledge.

[5] 刘立华, 刘世生. 2006. 语言·认知·诗学——《认知诗学实践》评介[J].外语教学与研究, (1): 73-77.

[6] 熊沐清. 2008. 语言学与文学研究的新接面——两本认知诗学著作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 (4): 299-305.

(责任编辑:于 涛)

2015-10-16;

2015-11-24

严莉莉,女,助教,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认知诗学

猜你喜欢

诗学语言学语篇
背诗学写话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
书讯《百年中国语言学思想史》出版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
语篇特征探析
社会语言学名词
语篇填空训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