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戎马一生 彪炳千秋
——记开国少将江燮元

2016-02-09龙国贤朱厚铭

老友 2016年11期
关键词:广州军区塔山纵队

文 龙国贤 朱厚铭

戎马一生 彪炳千秋
——记开国少将江燮元

文 龙国贤 朱厚铭

1915 年1月,江燮元出生在江西省永新县三湾乡源头村的一户贫农家庭,在已参加红军的哥哥江汉元的影响教育下,他积极投身革命洪流。1931年,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翌年5月,加入中国工农红军,不久,被编入红三军团,1933年,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加入红三军团后,他相继参加了第三、四、五次反“围剿”。在第五次反“围剿”的高虎脑战斗中,他身负重伤,伤未痊愈,又参加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10月,他跟随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参加了东征和西征战役,随后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屡立奇功。

新中国成立后,江燮元历任解放军41、43军副军长、军长,海南军区参谋长,广州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并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曾当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届、第十届中央委员会委员,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在他的戎马生涯中,他的领导和战友无不称他是一位“足智多谋、英勇善战的骁将”“十分难得的常胜将军”。

抗日战争显神威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中国人民开始了全面抗战。8月间,国共两党达成合作协议,中国工农红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江燮元由红一军团2师2团2连政治指导员,改任115师685团3营8连1排排长。改编,他率领部队开赴抗日前线,参加了著名的平型关战役和广阳诱敌战,在战斗中光荣负伤,伤愈后升为连指导员,后改任连长。

1938年冬,为建立和发展敌后根据地,打通华北和华中根据地的联系,115师685团奉命由山西向山东挺进,11月底抵达山东微山湖西地区,与该地区的山东纵队挺进支队合编为苏鲁豫支队,江燮元任该支队第4大队2营营长。支队组建后,江燮元率部参与崔庄战斗,与兄弟部队歼灭了大汉奸王献臣的4个团,为开创湖西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接着,他带领部队多次粉碎了日伪军的大规模扫荡,陆续解放了津浦铁路以西、陇海铁路以北的广大地区,巩固了湖西抗日根据地。

1944年1月,皖南事变发生后,原山东军区教导第5旅第14团在苏北改编为新四军独立旅第2团,江燮元担任团长。9月,为了歼灭苏北韩德勤和保安纵队王光复这两股顽敌,在陈毅代军长的亲自指挥下,江燮元率2团担任主攻,全歼了这两股顽敌,受到了新四军首长的通令嘉奖。

奋力全歼“王牌师”

1946年,东北民主联军2、3纵队合并为4纵队,此时已是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队12旅旅长的江燮元改任4纵队12师师长。12师成立后,马上投入东北战场的各大战役。1946年10月下旬,新开岭战役打响。4纵队和军区首长根据从实地勘察所掌握的情况判断,在安奉铁路线作战对我军极为不利,因其山高林密,不适宜大部队行动,所以改为把部队主力向赛马集转移,集中优势兵力打运动战。驻守在赛马集的国民党25师自恃装备精良,麻痹轻敌,气焰甚盛,未能识破东北民主联军布下的袋形阵容。正当大队敌人突进到离东叆门不远时,迎头“轰隆隆”响起一阵排炮,12师向敌军发射了成串的炮弹,打得敌人不得不散向公路两侧及近处村庄。11月2日上午,12师完全控制住敌人可能后退逃跑的所有阵地,国民党军25师已成了瓮中之鳖。最后时刻,他们的电台又被12师的炮火摧毁,失去了与外界的联系,部队开始溃散。战至当日上午,12师前堵后截,在老爷岭下、黄家堡子前展开了大规模的搜捕,俘敌达5000人之多,并缴获无数武器弹药。至此,国民党的“千里驹”王牌师25师已彻底覆灭,12师开创了首歼一个美式机械师的最佳战例。毛泽东对此战役胜利的经验总结作了重要批示,延安 《解放军报》发表了社论,东北民主联军总部通令嘉奖。国民党东北“剿总”头目杜聿明为此哀叹:“25师这样的王牌师遭到如此下场,真令人痛心至极。”25师的覆灭大大鼓舞了我军的士气,增强了杀敌制胜的信念。江燮元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和指挥得力的军事才能也得到了充分印证。

浴血凝聚塔山魂

1948年8月,塔山阻击战决战前夕,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遵照党中央的指示,对当时全国形势,特别是东北冬季战役以后的敌我情况等,作了精辟而深刻的分析。塔山东临渤海,北距锦州外围15公里,公路、铁路均经此平行北上,是国民党军由锦西增援锦州的唯一通道。塔山没有崇山峻岭,没有悬崖峭壁,没有深山老林,只有一个1平方公里的土丘和200户人家的村落。就是在这个无险可据的地域,双方形成了决战的态势。

1976年2月,江燮元(左)与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到海南军区视察时合影

为了取得决战胜利,东北人民解放军总部决定由4纵队的3个师和炮兵营担任阻击任务。12师和11师的一个团为阻击第一线,10师为增援部队。江燮元率12师奉命于9月11日秘密从鞍山地区出发,日夜兼程跨过北宁路,10月6日到达塔山。塔山阻击战激战了六天六夜,江燮元一直坚持在阵地上指挥战斗,没有吃一顿好饭,也没有睡一个好觉,眼睛布满了血丝。4纵队首长来到阵地上,劝他下去休息片刻。但他坚定地回答说:“请首长放心,我能挺得住!”由于解放军的士气高涨,加上江燮元等人指挥得当、谋略缜密,所以尽管国民党军有海空支援,但还是尸横遍野,伤亡万余人。

塔山阻击战保障了解放军攻克锦州,并关上了国民党军企图逃往关内的大门,为锦州会战和辽沈战役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12师所属的34团和36团也分别获得“塔山英雄团”和“白台山英雄团”的光荣称号。

暮年挥师征南疆

1979年年初,中央军委作出“自卫反击,保卫边疆”的决定,吹响了对越南进行自卫反击的号角。广州军区根据中央军委的命令,对战事进行了部署,并派出江燮元等3位副司令员到各野战军指挥作战。进入广西边境后,江燮元忙着看地形,观敌情,每个阵地和工事都要亲自察看,不忽略一个目标,不漏掉一个要地。

江燮元到广西后指挥的第一场战斗是攻打同登。同登与广西凭祥的友谊关相对,距边境4公里,紧扼中越交通要道,是谅山的门户,也是越北军事重镇。越军经过长期准备,在同登周围各要点构筑了大量工事,设置了各种障碍物,尤其是位于同登西南约300米处的平顶山鬼屯炮台。越军吹嘘这个炮台是“坚不可摧的要塞”,并扬言“日本人打了45天都打不下来,中国军队是无能为力的”。战斗打响后,由于炮台坚固,越军火力强,加上解放军火力不够猛烈,封锁不住敌人的射孔,解放军一时难以接近,冲击了几次都未能奏效。干部战士非常着急,但江燮元依旧沉着冷静,他找来军、师领导,一起分析原因,总结教训,根据越军作战战线长、阵地之间相互支援难的实际,研究决定采取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作战方法。事实证明,在初战受挫后,江燮元调整的部署是非常正确的,部队按照他的决策意图进行攻击,进展十分顺利,经过激战攻下了同登。

1982年2月,邓小平接见广东省委和广州军区领导同志,前排右一为李坚真,中间为江燮元

在攻打谅山的战斗中,江燮元完全不顾自己年逾花甲且身体虚弱的实际情况,始终随部队行动,并坚决执行上级指示,命令部队集中火力,发射炮弹万余发,按计划夺取了胜利。攻下谅山后,为实现上级意图,他又命令部队打过奇穷河,把整个战线向南推进5公里,造成威逼河内的态势,达到了震慑越南地区霸权主义的目的。

1981年,江燮元已经66岁,在当时广州军区主要领导不在位的情况下,他抱病在作战部坚持五天五夜,指挥法卡山战斗,直到战斗胜利后才回医院继续治疗和休养。

晚年的江燮元虽位高权重,但从不以权谋私,而是清廉自乐,两袖清风。他生前的唯一愿望是死后将骨灰安放在塔山,与在塔山鏖战中牺牲的战友相伴长眠。1990年5月6日,江燮元因患肺炎医治无效,在广州去世,享年75岁,他生前的愿望也得以实现。

责编/文邦

猜你喜欢

广州军区塔山纵队
珠江纵队在中山成立
孤寂的魔塔山
为什么企鹅以一列纵队行走?
第2届全国骨科数字技术研讨会暨广州军区第18届骨科学术会议会议纪要
广州军区参加援越抗美斗争史略
八路军山东纵队的创建与发展
八路军第1纵队始末
广州军区五省(区)军事志工作研讨会在海口举行
广州军区召开第三次军事志研讨会
回顾塔山阻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