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种基于主题域的政务数据顶层分析模型

2016-02-07张瑞丰

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 2016年11期
关键词:分析模型权责顶层

◆张瑞丰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 510630)

一种基于主题域的政务数据顶层分析模型

◆张瑞丰

(广东省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东 510630)

现今电子政务是的发展是迅猛的,各政府部门的信息化程度不一,职能不一,业务不一,造成相关政务数据的多样化和散列化,本文从建立一种基于主题域的顶层模型,该模型可针对政府相关部门的各种业务事件,以及产生的政务数据进行系统地归集,以辅助相关部门有序地、科学地统筹对应的政务数据,形成规范地政务体系。

电子政务;政务数据;分析模型;主题

0 前言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各行各业的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政府机构的信息化手段也在逐步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国家及各省市政府相关工作均以坚持依法治国执政理念,进一步优化政务环境,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开展。因此,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运用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打破信息孤岛,促进办事部门公共服务相互衔接,变“群众跑腿”为“信息跑路”,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是实施的目标。

要实现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打破信息孤岛,首先要明确各部门所拥有的相关数据,当前各政府部门由于地域、人文、资金等差异,信息化程度不一,因此需要有一个高层次的,与信息化无关的顶层模型,对政府各部门进行分析,以统筹相关地政务数据,使其在一个标准化、规范化地框架下逐步明确,为政府机构间的跨部门协同联动提供基础依据。

1 顶层分析模型介绍

本文通过建立一种基于主题域的政务数据顶层分析模型,从高层面,无关信息化地分析各政府部门的相关职能、业务所能产生的政务数据。

一个中国政府机关单位所产生的数据,按主题域划分包含了相关的参与者、权责、地域、政务内务、业务以及事件。各个关键信息相互间的关系组成的顶层模型如下图所示:

图1 主题域政务数据顶层模型

(1)参与者

参与者即对象,根据政务参与者的主要特点进行分类(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个人、企业、自然资源等),提供最佳的分析模型。参与者的内容涵盖了所有的对象信息,包括内部和外部的组织,同时提供一种灵活的组织结构定义模型,充分满足政务的需求。

作为政府部门,既是在整个政务中扮演管理者、服务提供者,又同时与其他类别的对象一样,是被管理者和享受服务者,因此统称参与者。针对参与者的各种特征信息进行分类,建立和参与者有关的完整知识。

(2)权责

权责是以各省公布的省直单位的权责清单为基础,根据权责清单的分类和定义,进行建模,主要包括行政与非行政审批的权责;强制、处罚与检查的权责;征收与给付的权责;确认与指导的权责以及其他权责。

(3)业务

依赖于不同的权责而产生的各项业务,如(政策制定业务、执法业务、审批业务等)。同时将保留其业务规则的扩展以及与地域、参与者元素的关联用以适应省-市-区/县多级维度的业务。政府部门中部分涉及金融的征缴、给付、财政等业务,相关的资费属于业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决定性因素,因此不在顶层模型体现。

(4)政务内务

当参与者双方均为特定的类别(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时,还需要有相关的内务工作用以描述其内部日常政务活动以及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间的非常规性联系。

(5)事件

事件是所有与政务相关的内部外部活动及这些事件之间的复杂关联,如:具有流程的审批类业务的具体受理单、执法、投诉举报、等都称为事件。

事件作为一组业务的具现化实例,可以给业务用户提供了一个生命周期的完整视图,记录了不同参与者间的联系的不同阶段。包括产生、历程、延续、消亡,均可以生成相关的政务数据沉淀下来,因此可以利用事件来跟踪服务,提高服务水平。

(6)地域

透过地址、位置的定义,完全能描述任何地理位置信息,满足政务参与者对地理位置管理的功能需求。

位置分为行政管理位置和地理坐标位置,两者能建立映射关系、有机结合,能非常方便有效地管理。位置中的行政管理位置主要分为省、市(区)、县等,可以非常方便地采用标准化格式描述,进行统一编码。方便地址信息的管理和维护。同时地址还可能存在地址别名,能方便有效地识别客户各种地址信息。

2 应用实例

本顶层模型中的任意主题域适用于从上往下的面向对象分析方法。一个实际例子:从业务主题域出发,一个养老保险缴费业务。养老保险缴费业务是一个属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以下简称人社部门)权责内的征缴型业务,同时参与者为人社部门以及缴费者,参与者们具备地域属性与业务的地域属性关联(不同地域的同类业务可能存在业务规则差异),不同参与者之间根据权责、业务、地域等元素,产生了相关的缴费业务事件。同时可以存在政府部门内部的跨部门业务协同关联(如:人社部门与地方税务部门)。

以此分析本业务涉及的政务数据包括有:部门相关数据(名称,所属地域等);业务相关数据(名称,所属地域,统筹区规则、计算规则、征缴规则等);缴费者相关数据(名称,年龄,身份证号,工作单位,工作时间,是否参保等);缴费事件相关数据(缴费基数、缴费年限、缴费金额等)。政务内务相关数据(财务往来账目,业务协同关联单位等)。

3 结束语

通过顶层模型,不同的对象可以通过从不同的主题域入手,形成不同的分析维度,得到多份政务数据的分析结果。使用本模型的用户,可以根据用户本身特性选定一个主要分析主题域(如参与者主题域,通常是某个具体政府部门),同时在不同主题域的不同层次中,根据元素的顶层模型类型,进行数据交集,将分析结果不断往下沉淀,最终可以得出一份属于该主题域的政务数据。

[1]张建.电子政务环境下虚拟组织协作关系模型.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

[2]陈氢.电子政务信息流模型探讨.情报杂志,2006.

猜你喜欢

分析模型权责顶层
基于BERT-VGG16的多模态情感分析模型
健全体系 明确权责——江苏省加强安全生产能力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汽车顶层上的乘客
福建:制定政府部门权责清单省级地方标准
我国监理工程师在项目管理中的权责匹配分析
论权责发生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运用
层次分析模型在结核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全启发式语言分析模型
加快顶层设计
健康卡“卡”在顶层没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