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球茎甘蓝

2016-02-07张德纯

中国蔬菜 2016年3期
关键词:球茎甘蓝栽培



球茎甘蓝

球茎甘蓝别名苤蓝、擘蓝等,十字花科芸薹属,二年生草本,甘蓝类蔬菜,以脆嫩的肉质球茎供食用。

球茎甘蓝是甘蓝的变种,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地区,在德国栽培最为普遍。明清两代分别经由西北、西南、东北和东南等地区多次传入中国。由于球茎甘蓝的适应性较强,现在中国的北方及西南地区广泛栽培。

球茎甘蓝古称“擘蓝”,“擘”音“簸”,有把物品用手分开的意思。“擘蓝”称谓的著录初见于明朝末年王象晋(1561~1653年)编撰的《二如亭群芳谱》和徐光启(1562~1633年)编撰的《农政全书》。鉴于这两部古农书巨著分别完成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和清崇祯十二年(1639年),因此可以推断球茎甘蓝的引入时期不会迟于公元16世纪的明代晚期,这两部农书都较为详尽地记述了“擘蓝”的植物学特性。其中关于“叶色如蓝”,“魁在土上,……大略如蔓菁”,以及“擘食其叶,魁(膨)大”等记载,表明当时的“擘蓝”还是一种球茎与叶片兼用的蔬菜。

“苤蓝”的称谓在明代的《滇本草》中早已出现过。到了清代,无论是官方编纂的《大清会典》,内务府掌关防处登记的《菜蔬清册》,还是吴振棫撰写的《养吉斋丛录》,从这些相关的文献、档案和笔记及资料中都可以发现:球茎甘蓝是以“苤蓝”的称谓正式进入宫廷的,而且还有人在宫内种植“苤蓝”。

球茎甘蓝按球茎皮色分为绿、绿白、紫色3个类型,按生长期长短可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3个类型。

张德纯(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 100081)

猜你喜欢

球茎甘蓝栽培
扁秆荆三棱球茎萌发条件分析
侧芽数对西红花球茎产量与开花的影响
圣女果高产栽培六步曲
夏秋栽培番茄 要防早衰
油麦菜栽培要点
变色的紫甘蓝
外源激素及浸泡条件对青天葵球茎休眠破除率的影响
自然栽培的味道
甘蓝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青天葵组织培养球茎诱导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