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产养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探讨

2016-02-07严峻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年12期
关键词:太湖环境影响水产

严峻

(浙江舟环环境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浙江舟山316021)

水产养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探讨

严峻

(浙江舟环环境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浙江舟山316021)

本文中对水产养殖规划环境影响因素的识别方法进行介绍,进行养殖规划环境影响的关键点控制,并且进行水产养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希望相关的研究能够促进水产养殖规划实现科学化,降低水产养殖对于环境的影响。

水产养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探讨

近年来,在水产行业中,人们过度的关注的集约化养殖所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水产养殖的水环境污染问题。就我国目前的水环境情况来看,对水产养殖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分析,对水产养殖进行水环境的治理,是促进环境建设的重要举措。

1 水产养殖规划环境影响识别方法

进行水产养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需要对养殖规划中的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水产养殖环节中,需要判断环境影响显著性,首先根据其水产养殖中极有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进行影响因素分析。其次,当影响因子存在时,一旦影响发生将会对环境导致不可接受的风险。那么在水产养殖规划环境影响识别中,需要确定预防和环节这些环境问题,并且制定有效的评价指标。具体的做法有。

对拟定的潜在环境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判断其是否为显著环境影响因素,并且及时的提出相应的环境补救措施。水产养殖环境影响因素很多,其因素不确定性也比较大,那么在对潜在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价与分析中,需要根据不同水产环境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规划机制。

2 水产养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2.1 评价指标分析

从自然演化角度出发来看,任何以牟利为目的的改造自然活动都会对环境产生影响,而就水产养殖而言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循序渐进的,同时也是隐性的、延时性的,所以对水产养殖规划环境影响的评估也需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1 环境目标,环境目标是指水产养殖大环境对水产养殖的限制性因素,主要的限制指标包括有环境质量目标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也即区域的环境质量保护底限和污染物含量的上限,这是进行区域水产养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指标;

2.1.2 环境容量,是指环境自身是养殖活动的承载力,包括水体、空气、土壤等要素所能提供的养殖空间和时间极限;

2.1.3 水环境容量与水环境承载力,是指水产养殖活动的直接承载者——水体的包容能力与提供水厂生存必需品的能力。

以上三点是对水产养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最基础的三个指标,无论使用何种方法,评价活动都是以此为出发点进行的。

2.2 水产养殖规划与项目环境评价的关系

在水产养殖行业内,养殖规划是存在较早的涉及环境影响因素的评价体系,而项目环境评价则是舶来品,最初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适用于农业、建筑等领域,在水产领域的应用成为了水产项目环境评价。与传统的水产养殖规划相比,项目环境评价最明显的短板是其覆盖范围较小,对水产养殖区域的农田、工厂、水利情况考虑较少。而就我国当前的国情来看,从事水产养殖工作的大多数都是农户,而水产养殖又大多数都是在内陆地区,周围农田、工业用地、水利设施众多。因此如果水产养殖规划环评较为科学,得到结果接近真实水平,水产养殖项目环评可以省略。

3 太湖渔业养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在1966年以前渔业主要以自然捕捞为主,1984年国家支持太湖水产养殖业发展,太湖水产养殖业开始大规模发展,截止到2014年太湖养殖面积达到15.97km2,占太湖总面积的5%,年产量达4500t。但是太湖区域的水产养殖不能无限制发展,需要对太湖水产养殖业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科学评价,以保证区内水产养殖业发展的可持续,2015年由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主持制定了《太湖渔业养殖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同年9月颁布实施。

“规划”将太湖划分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渔业资源保护区、东太湖养殖区、西岸生态恢复区,共四个区域,设置1287处表样水体数据采集点,281处关键数据采集点,基于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11607-89渔业水质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评价法》,对采集数据进行加权平均计算。列举了半个世纪以来,太湖水产养殖量、捕捞量的变化,并指出2000年以后水产捕捞量增速明显超过水产养殖量,鱼苗补防、超放现象严重,并根据1287处采样点的氨、磷总量进行分析,认为当前水产养殖对太湖地区污染物的贡献率超过4.07%,其中水产养殖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和生物物种单一化问题对太湖的负面影响可能更大也更深远。

针对规划活动发现的问题提出:(1)增加环评环节;(2)注重关键点和控制点;(3)加大奖惩力度;(4)完善运作模式;(5)摸索最佳规模五项措施,使太湖地区的水产养殖业发展整肃以新,保证了天湖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对于水产品的需求量也大幅增加。近年来,集约化的淡水养殖有效的满足了社会对于水产品的需求,但是也带来了一定的水环境污染。如何在扩大水产品养殖规模的基础上,改善水环境污染的问题,是摆在淡水养殖行业面前的难题。本文对水产养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进行研究,分析环境影响识别方法,提出环境影响评价举措。

[1]罗国芝.水产养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同济大学,2007.

[2]罗国芝,朱泽闻,包存宽.中国水产养殖规划现状分析与对策[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02:87-89.

[3]罗国芝,包存宽,陆雍森.水产养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关键指标的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07:78-81.

猜你喜欢

太湖环境影响水产
《太湖冬景》
太湖茭白
搞养殖,我们都看《当代水产》
加油!水产人!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环境影响评价》征稿订阅及广告征集启事
“三线一单”与环境影响评价衔接研析
大咖点评:2020年水产动保谁主沉浮?
读懂“水产人十二时辰”,你就懂了水产人的一天
2017中国太湖百合花节 花开园博 春满太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