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环境监测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

2016-02-07陈鹏飞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年2期
关键词:监测站环境监测环境保护

陈鹏飞

(河南省灵宝市环境监测站河南灵宝472500)

我国环境监测现状分析及发展策略

陈鹏飞

(河南省灵宝市环境监测站河南灵宝472500)

环境监测是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政策里最为基本的工作,在整个环境保护系统中有着不可比拟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阐述我国环境监测现状以及在实施的同时带来的不可避免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出现问题的根源所在,并且对此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方案,为以后的发展提供理论和经验来源。

环境监测;现状分析;发展策略

环境监测是指人们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对影响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控和测量的活动。以某些代表值对环境质量进行监测,从而分析判断出环境质量的优良。环境监测是环保中必不可缺的基础性操作,是环境科研的居中环节之一。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环境质量状况、环境质量评价,相关部门的管理规定,执行各项环境保护法规政策的依据等,都是在环境监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可以说,环境监测是整个环境保护系统的根本支柱,没有环境监测,环保工作将会像无水之鱼。曾经的伟人曾说过有调查才有发言权。在这里,环境监测就是环保的先锋。在“十一五”期间,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在污染防治、总量控制、生态保护等方而取得了重要成果,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经过多次研究和资料的分析收集,下面本文将从以下一个方面阐述我国环境监测的目前发展状况以及对此提出的发展建议。

1我国环境监测发展现状

相较于发达的工业国家悠久的环境监测历史,长达50多年之久,环境监测的发展历史大体上有典型污染事故调查监测、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和环境质量监测为代表性的三个阶段。而在我国,环境监测起步的较为晚,经过党的正确的领导和国家和人民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的环境监测发展较为迅速。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仍应清楚的意识到,相较于西方很多发达的工业国家,我国当前的环境监测系统不足之处肯定是存在的。

1.1我国环境监测发展成果

1.1.1环境监测任务的完成满足了环境管理体系的需要

早前,我国已经完成了国家和地方环境监测网络的覆盖,水质自动监测站、空气背景站、农村区域站、温室气体监测站也相继投入建设。在2005年,我国开始对重点企业进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在2009对数据进行监督审核,并要求有关部门对污染物总量减排检测体系进行年度考核。全国环境监测系统的大大加强,解决应急突发能力的大大加强,使得我国圆满的完成了重大自然灾害、突发环境事件和国家重大活动的环境监测工作。

1.1.2监测队伍发展迅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慢慢的开始注重科教兴国,科学技术在我国大大的发展。与此同时,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更新进一步提升了环境的自动检测能力。在我国80余城市,大气自动监测系统已经得到了设立和发展应用;通过对环境保护的卫星通讯运作,监测信息系统和水质自动监测站也在我国充分得到开发和建设;同时面对我国众多的污染区,污染现场的自动检测试点工作也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展开。

更重要的是,环境监测科研也同时得到迅速的发展。数多的知名专家和技术人员对有关环境容量、排污许可、水污染预测预报技术等课题展开研究,并且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为环境监测实践工作大大的增加了基础保证。

2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以及分析

2.1环境监测存在问题

2.1.1我国环境监测实施队伍的整体素质良莠不齐

人才的培养、管理与引进等缺少有效的竞争秩序机制,从而出现了我国环境监测机构人员的配置不合理,人员的知识储备更新不及时,特别是缺乏高素质全面的高级知识分子。但是对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新的污染源的不断出现,紧迫的形势和繁重的任务却是愈加严重,不断地提高对监测人员的素质要求,从而出现了我们的环境监测数据不全面,数据分析不具体等,也就直接导致我国的其他基础性研究无法及时展开。

2.1.2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环境监测当然也需要监测的仪器和设备。但是可悲的是,纵使工作人员勤恳认真的监测,但是没有先进的仪器和设备一切都是难以达到我们想要的目标,难以完成国家预期要求的任务。总的来说,在这一问题可以分为两个方面:(1)我国对环境监测的资金投入不足,公共基础设施配套不全面;(2)存在多种方面的额制度建设不完善,如资源配置手续等。特别是一些基层监测站,采购制度的不完善导致仅凭管理者的纸上谈兵,而难以实现实习操作人员的意见的采纳。

2.2环境监测问题的分析

2.2.1对环境监测不够重视

目前我国的环境保护政策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利用。但是不得不承认现实,我国的环境管理工作仍是不能达到预测的程度。只是哪里发生了污染事件,监测才到那里。总的来说,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只有发生了污染事件才会去调查,缺乏主动的环境监测预测技术和机制支持。同时,由于我国长久以来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的思想灌入,环境保护在国家和人民大众的心目中的重要程度自然就靠后,因此而产生很多环保机构和环境管理部门对环境执法力度的不够重视,往往忽视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中具有深刻意义的作用。

2.2.2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不够

仍是上文提及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口号的先入为主观念,优先发展经济的想法已经被各个地方政府牢牢的铭记。并且,目前GDP仍是我国的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有专家指出,GDP也是一个导致对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的错误认识的重要原因。我国的科研院估计,每年计算因为生态遭受破坏而导致的经济效益的损失,竟然达到当年GPD的80%。换一种表达就是,我国每年的GDP应该的增长率应该下调1%~2%。但是有些地方政府为了粉饰太平,往往忽略这一现实。从而从我国的GDP上看,总给我们一个错觉,就是我们国家发展的很好,民族昌盛,但是现实并不如此,看似乐观的GDP背后充满着生态环境对我们的强烈的控诉。

3对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发展的建议

3.1加强对基层监测站的建设

目前,全国应该足够重视环境监测这一重要而严峻的现实问题,以及其深刻的意义。对此,我国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环境监测的资金投入,重点是对其监测能力的建设,如监测仪器和设施的配置,监测人员的素质和质量的把关加严。同时还应保证环境监测的资金运行经费的充足。此外,还应该加强监测实施队伍的选拔和培养,把其编入体制内,增加专业对口的技术人员。环境监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可以结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双项培训,尤其是在监测样品采集分析等方面加强后备人才的培养。

3.2完善环境监测体制

我国环境监测存在问题的有体质机制的不完善。如果这一问题不及时得到解决,环境监测发展可能在很久的一段时间内将会原地不动。对此有以下几点建议:(1)统一进行对环境监测的管理,从源头上解决各行业环境监测结构的多重领导,以及各自为政的局面。统一环境监测的程序、方法、要求和标准。同时确定统一的部门发布环境监测的消息结果,增强其权威性。(2)参照我国税收管理制度和海关管理制度,对于环境监测的管理可以实行中央或者省级垂直领导制度。直接有上级环境监测管理部门对下级环境监测管理部门进行管理,这样能防止许多地方政府的不正当干涉。

4结语

我国环境监测系统在过去的发展中有重大发展,但是也存在度过经验教训。对于环境监测问题的解决我们任重而道远。对于不断出现的新的挑战,我们应该不断的加强完善自身的技术能力和水平,以充分的面对更高要求的问题的解决。

[1]邹昶.我国环境监测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探析[J].民营科技, 2015,05:241.

[2]刘洪君.我国环境监测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J].信息化建设, 2015,06:117.

[3]潘永江,荣少鹏,孙亚兵.我国环境监测现状及其发展对策研究[J].广州化工,2013,05:158-160.

[4]李东阳.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环境与生活, 2014,04:20+22.

猜你喜欢

监测站环境监测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县级环境监测站发展的困难与对策研究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中国环境监测第33卷(2017)总目次
守护绿色陶都的“幕后英雄”——走进江苏省宜兴市环保局环境监测站
人贵有恒,业贵以专——记河南省济源市环境监测站总工程师卫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