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

2016-02-07王锡政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6年2期
关键词:整理环境保护景观

王锡政

(开江县国土资源局四川达州636250)

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

王锡政

(开江县国土资源局四川达州636250)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土地整理对于土地资源长效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是就我国目前的土地整理现状看来,由于没有给予生态环境保护足够的关注度,加上缺乏完整的生态绩效评价模式与方法这就使得土地整理为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本文将适当阐释土地生态的内涵并进一步揭示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

土地整理;生态环境保护;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土地整理是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对土地进行总体规划并在调研的基础上,对土地的结构,土地的用途进行分区,综合经济、法律、行政等多种手段,对土地进行综合整治,以实现提高土地效益的最终目的。作为一种管理土地资源行之有效的方法与途径,土地整理正在大范围的推广,但随着而来的,土地资源也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1当前土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

土地整理综合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农地整理和非农地整理。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战略的必然趋势,土地整理能够对耕地进行适当补充,有效的提升土地的生产能力。但是不合理的土地整理很容易带来土地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等诸多问题。

1.1分析评价论证不足

(1)在进行土地整理项目规划时,由于没有对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深入的考察,没有针对一些不利的自然环境进行细致的论证,这就使得很多生物的栖息场所受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2)土地整理在后期需要这套生态绩效评价,这套生态绩效绩效评价将直接关系到土地分区间的动态平衡与当地环境的总体协调性。但是由于缺少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很多评价都没有得到细化,这就使得很多评价人员在评级时过分注重土地的数量,忽视土地的质量与土地整理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消极影响。

1.2单一的作物单体植被群落

在土地整理中实现耕地面积增加的方法大致有三种,大面积平整土地,改造空闲土地、挖低丘陵。但是这样的方法往往会导致原有、次生甚至人工的植被大量的减少和退化,而原本种类丰富的植被被单一的农作物所取代,生态平衡难以维持,病虫害大规模爆发,很多物种资源的生存也会受到影响。

1.3生态系统结构趋于简化

在进行沟渠前期建设中,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往往对沟渠进行截弯取直。同时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进行农地整理设计时更倾向铺设更多的混凝土路面与沟渠。但是,从实际的反映来看,沟渠无法涵养水分,加上笔直的渠道会使得水流的流速加快,无论是地表水还是雨水都很难被储存,水体在较短时间内难以发挥其自净功能。同时,由于大量砂石混凝土等材料的使用,区域内的生态系统趋于简化,整个生态系统较为脆弱,当地生态环境很难得到长期稳定发展。

2解决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的对策

2.1关注土地整理中“质”与“量”

土地整理的目的不仅在于对现有土地进行适当补充,更在于优化土地的利用结构,提高耕地的质量进而提高土地的生产力。新的时期,需要处理好土地中“质”与“量”的关系。这就需要相关人员在土地整理时充分考量土地内整体生态系统内的生物构成与能源流动,将土地作为环境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关注土地与各个生态要素间的关系,以提升环境容纳能力的原则来积极落实土地整理。

2.2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保持生物多样性与区域内的生态平衡能够起到防止土地受到侵蚀,加快养分的循环与交换,净化环境污染的积极作用。在进行土地整理规划时要更加注重对关键性物种,敏感性物种栖息地的保护。而站在遗传多样性的角度上来看,还应该对濒临灭绝的生物给予特殊性的保护。

2.3实施景观生态规划,完善景观整体布局

客观来说,每一片土地都是一个景观单元,在进行土地整理中应该对土地进行景观上的生态规划,使其符合景观生态学的丰富度、均匀度、连接度等多种指标。现阶段的土地整理大多数只是为了实现简单的地块合并与调整,忽视景观生态学的指导与融入。

2.4构建科学评价体系

有效的土地整理离不开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对其进行综合的评估与优化,有关部门应该对现存的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对其中的一些关键性问题进行细化。(1)要将生态系统中的各个评价指标进行量化,明确土地整理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具体影响。(2)还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从经济、行政、法律等多个方面入手,保障环境保护计划的有效推进。当然,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并不简单,需要时间进行不断的摸索与探讨。相关部门与工作者需要紧紧抓住土地整理实际,完善土地整理的评价体系。

3结语

土地整理需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理念,从全局出发,从整体着眼,充分考量系统内的各个要素间的联系。在土地整理中,要尽可能的减少土地调整对当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不良影响,仅仅关注到土地规模数量上的扩大是极为不明智,在土地整理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实现土地结构,土地利用方式的优化,要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共赢。

[1]魏秀菊,胡振琪,何蔓.土地整理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宏观管理对策[J].农业工程学报,2005,S1:127-130.

[2]张培明.河南省南乐县张果屯乡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9.

[3]李子青,刘平.农村土地整理中的生态环境保护价值与意义[J].亚热带水土保持,2007,03:25-26+47.

王锡政(1973—)男,汉族,大专,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国土工程。

猜你喜欢

整理环境保护景观
环境保护
景观别墅
环境保护中水污染治理措施探讨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国内外环境保护的经验、做法以及给我国的启示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房间”